假如一棵树在森林里倒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森林里的一棵加州红木

假如一棵树在森林里倒下而没有人在附近听见,它有没有发出声音?”("If a tree falls in a forest and no one is around to hear it, does it make a sound?")是一个哲学思考实验,提出关于观察现实知识的问题。

历史[编辑]

哲学家乔治·贝克莱在1710年的《论人类知识的原则》中提出:“可是你问,对我来说肯定没有什么比想起树木更容易,举个例子,在一个公园里……而没有任何人在附近感知它们……意识里头的东西只会在被感知的时候存在;所以树木在公园里……的时间不会比有人在附近感知它们的时间长[1]。”不过,事实上贝克莱从没有就“假如一棵树在森林里倒下”的问句写过片言只字。

二十年后,威廉·福塞特在思考意义的出现时提到贝克莱的例子:“扯开(自然世界的)纱线,布上的图案样式就会消失。设计其实是在于裁缝如何安排纱线的排列:这样放那样摆,依照着当下时尚的要求。……说某些东西是有意义的,就等于说我们做的安排就是那么样;我们把它怎么理解,以及我和你理解出什么来,可能,举个例子,跟一只猫的有所不同。假如一棵树在公园里倒下而没有人在旁边,它就是无声的、不可见的、没有名字的。要是我们都会消失,世上就不再有树;所有的意义都会跟我们一起消失。除了猫儿们的,当然[2]。”

好些年以后,出现了一个类似的问句,但不清楚是否来自贝克莱;1883年6月的《The Chautauquan》杂志这样问:“假如一棵树在一个没有人的岛上倒下,那里会不会有任何声音呢?”他们接着回答说:“不会。声音是一种当空气或其他物件移动导致耳朵受到刺激而产生的感应[3]。”以上说法似乎暗示了这个问题本身是从纯粹科学角度出发,而非哲学性的。一年之后,《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进一步证实这个问题的技术性,其哲学部分仍未被留意。该杂志将用词稍作修改,问道:“假如一棵树在一个无人居住的岛上倒下,那里会不会有任何声音呢?”然后给出一个更技术性的答案:“声音是震荡,通过耳朵的机制传达到我们的感官,在我们的神经中枢里才被感应为声音。树的倒下和任何其他骚动都会产生空气震荡。假若没有耳朵在听见,那儿就没有声音儿[4]。”

这个问题现有的措辞似乎是源自1910年由Charles Riborg MannGeorge Ransom Twiss撰写的《物理》一书。书中问道:“当一棵树在一个孤寂的森林里倒下,没有动物在附近听见,它有没有发出声音 ?为什么?”连同著其他各式各样的问题,这问句其实是为了测试读者对一个章节的理解而提出的,所以,是纯粹从物理学角度出发的[5]

形而上学[编辑]

不被感知地存在的可能性[编辑]

“有没有些什么可以不被感知地存在?”Pamela Jackson如此问道,即是例如:“是不是只有当有人听见的时候,声音才是声音?”

“假如一棵树在森林里倒下”这个谜团所带出的哲学议题,是关于那棵树(以及它产生的声音)在人类感官以外的存在。如果一棵树没有被人看见,听见,触碰到或嗅到,凭什么说它是存在呢?当我们根本不知道它的存在,去说它存在是什么一回事?当然,从科学角度,它是存在的[6]。是人类有能力去察觉它[6]。乔治·贝克莱在18世纪发展出主观唯心主义,一套回应前述一类问题的形而上学理论,被总结为著名的“存在就是被察觉到。”不过,今天的形而上学家的意见有分歧。根据物质理论,一种物质跟它的性质是有区别的;根据捆束理论,则一件物件只是它的感官资讯。声音的定义,简单来说,是听得到的噪音。而即使是没有人听见的时候,树木也会发出声音。定义说明了声音是可以听见的噪音。所以树木根本是可以被听见,尽管没有人在附近这样做。

对无法观察的世界的认识[编辑]

“我们是否可以假设未被观察的世界跟有被观察的世界是没有两样地运作?”例如:“观察这个行为本身会不会影响结果?”

有一个相类似的疑问,但它并没有考虑到如果一件事件并没有被观察到的话,是否会“如预期”般,跟有被观察到的时候一样地发生。这是提出仅仅是一个观察者的存在本身,就会对被观察的事件带来影响。不过,多数人,连同科学家,都假设了有否观察者在附近,都不会影响到树木倒下时所发出的声音;不过,这个假设亦不可能被证实。不过,很多科学家会如此提出“真正没有被观察到的事件,是不会对任何东西(例如人、录音机、或者石头等等)带来任何影响(包括没有传递任何信息),亦因而不会对物质世界的现在和未来造成任何后果。因此,没有被观察到的事件可能会被视为绝对地跟完全没有发生过的事件一模一样。”当然,从问句中我们知道那棵树木已经从“耸立”的状态转变为“倒下”,暗示了这个事件是有被观察到的,哪怕观察者是聋的。对于这个谜团,以发展出批判性现实主义而著名的英国科学哲学家Roy Bhaskar提出:

假设人类不再存在,声音会继续传播,重的物件仍然会以同一方式往地面掉下,只是按照假设,没有人会知道。[7]

未被观察到的现实的存在是Bhaskar主张的一套本体论的组成部分,这套理论跟20世纪在自然和社会科学中为主流的各个实证主义分支相反,主张“真正的东西的存在与事情的实际发生模式并无关连并往往不同步。”[8] 在社会科学当中,这主张令整套理论在当代马克思主义者间受到欢迎-尤其是阿列克斯·卡利尼科斯-他们推测,真正存在的社会力量和结构并不必然可以被观察得到[9][10][11]

感知和现实的差异[编辑]

“一件事物‘是什么’和它‘看起来是什么’有什么区别?”--例如:“声音是以波浪形态透过其他物质传播的一种压强上的变化。”

或许整个谜团带出最重要的主题是,对一件事物的感知和那件事物的实在之间的分野。如果一棵树存在于我们的感知以外,我们其实无从知道那棵树到底是否存在,如此说来,“存在”的意思是什么?我可以说迪士尼动画世界是真实存在的,那怕我们从来没有见过、听过、嗅到或者通过任何感官系统感知过它,也从没有在里面生活过和经历过,但我“知道”它的存在因为我听过有关它的传说、童话、故事,那么迪士尼动画世界不就存在于我的记忆、感知和思想里吗?就如任何其他的一些记忆存在于我的思想当中那样吗?那么感知和真实的差异到底在哪?同时有人会说,常识告诉我们,就是那棵树存在于我们的感知以外,它也是有可能会发出声波的,不过,这些“声波”并不是“声音”。物理定义里的声音的确有发生,不过要通过刺激人类感官系统而产生的,亦即是感知上的声音,就没有发生。可是,如果声音没有被感知到(听到),那么我们又怎么知道“物理定义里的声音”真的会发生?

整个谜团描绘出约翰·洛克所提出的,主要性质次要性质之间的差异:即是一个物件本身,它不辩自明的内在性质,和外来的、由别人所赋予的性质之间的区分。意思是,红色的物件并非真是红色的(因为“红色”是一个次要性质),甜的食物并非真是甜的,声音也没有乐韵和话语之别,不过圆形的物件是圆的。

视觉,嗅觉,听觉,真实的状态。所以观看者,也是一种假设性出来的。[需要解释]

量子力学的比较[编辑]

参考[编辑]

  1. ^ A Treatise Concerning the Principles of Human Knowledge, 1734. section 45.
  2. ^ Fossett, W. (1754) Natural States, R. & J. Dodsley, Pall Mall. London
  3. ^ The Chautauquan, June 1883, Volume 3, Issue 9, pg. 543
  4. ^ Scientific American, Apr 5, 1884, pg 218.
  5. ^ Mann, Charles Riborg and George Ransom Twiss. Physics. Scott, Foresman and Co., 1910, pg. 235.
  6. ^ 6.0 6.1 "What is Philosophy? - Analysis", Plymouth State University, Philosophy Department. [2012-05-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21). 
  7. ^ Bhaskar, R. (2008[1975]), A Realist Theory of Science, London: Verso, p.21.
  8. ^ Bhaskar, R. (2008[1975]), A Realist Theory of Science, London: Verso, p.13.
  9. ^ Marsh, D. (2002), “Marxism”, in Marsh D. Stoker, G. (Eds.), Theory and Methods in Political Science,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p.159.
  10. ^ Marsh, D, & Furlong, P. (2002), “Ontology and Epistemology in Political Science”, in Marsh D. Stoker, G. (Eds.), Theory and Methods in Political Science,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p.31.
  11. ^ Callinicos, A. (2006), The Resources of Critique, Cambridge: Polity, pp.155-158.

请参阅[编辑]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