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傅縡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傅縡(530年代—580年代),宜事北地灵州[1][2]南陈官员。

傅縡父亲傅彝是南梁临沂令,他幼年聪明,七岁就能背诵古诗共十多万字。长大后的他好学,能写文章。太清末年,傅縡携同母亲南奔避难,之后母亲逝世,在兵乱中亦尽礼守丧,悲伤到身体消瘦,士友都称赞他。其后他依附湘州刺史萧循,萧循好士,广集书籍,他不停阅读,因而学识渊博;王琳听闻傅縡的学识,就招引担任府记室,王琳失败后,傅縡跟随王琳部将孙玚建康。当时陈文帝派颜晃赏赐孙玚杂物,孙玚委托傅縡致谢,他的词理卓越,不须修改,颜晃对陈文帝说明后就被征召为撰史学士,除授司空府记室参军,迁任骠骑将军、安成王陈顼的中记室,继续撰史。傅縡笃信佛教,从兴皇惠朗法师接受三论;其时有大心暠法师编著无诤论毁谤,他为说明道论撰写文章解释[1][2]

不久他以本官兼任通直散骑侍郎出使北齐,回来后获授散骑侍郎、镇南将军始兴王陈叔陵的咨议参军,兼任东宫管记。傅縡历官太子庶子、仆,仍然兼管记如故。陈后主即位,迁任秘书监、右卫将军,兼中书通事舍人,掌管诏诰。他的文章华丽,思考敏捷,关于军国大事的文章下笔即成,不用起草,就算深思熟虑的人写的作品也不及他,获得陈后主重视。然而傅縡个性质直刚强,没有操守,恃才任性凌辱他物,朝中大臣都讨厌他。适逢施文庆沈客卿等人以善辩逢迎亲近陈后主,傅縡被疏远;他们收受高句丽使节金钱诬告傅縡,于是后主派人拘捕傅縡入狱。他一向个性刚强,因为痛恨而在狱中上书斥责后主;后主得知上书后十分生气。后来后主怒意缓和,派使者向傅縡说:“我可以赦免你,但你可以改过吗?”他回答:“我的心好像脸孔一样,如果脸孔可以改变,那么心可以改变。”结果后主更发怒,下令宦官李善庆彻查,被赐死狱中,虚岁五十五。有十卷文集传世[3][4]

引用[编辑]

  1. ^ 1.0 1.1 陈书·卷三十·列传第二十四》:傅縡字宜事,北地灵州人也。父彝,梁临沂令。縡幼聪敏,七岁诵古诗赋至十余万言。长好学,能属文。梁太清末,携母南奔避难,俄丁母忧,在兵乱之中,居丧尽礼,哀毁骨立,士友以此称之。后依湘州刺史萧循,循颇好士,广集坟籍,縡肆志寻阅,因博通群书。王琳闻其名,引为府记室。琳败,随琳将孙玚还都。时世祖使颜晃赐玚杂物,玚托縡启谢,词理优洽,文无加点,晃还言之世祖,寻召为撰史学士。除司空府记室参军,迁骠骑安成王中记室,撰史如故。縡笃信佛教,从兴皇惠朗法师受三论,尽通其学。时有大心暠法师著无诤论以诋之,縡乃为明道论,用释其难。
  2. ^ 2.0 2.1 南史·卷六十九·列传第五十九》:傅縡字宜事,北地灵州人也。父彝,梁临沂令。縡幼聪敏,七岁诵古诗赋至十余万言。长好学,能属文。太清末,丁母忧,在兵乱中,居丧尽礼,哀毁骨立,士友以此称之。后依湘州刺史萧循。循颇好士,广集坟籍,縡肆志寻阅,因博通群书。王琳闻其名,引为府记室。琳败,随琳将孙玚还都。时陈文帝使颜晃赐玚杂物,玚托縡启谢,词理周洽,文无加点。晃还言之文帝,召为撰史学士。再迁骠骑安成王中记室,撰史如故。縡笃信佛教,从兴皇寺慧朗法师受三论,尽通其学。
  3. ^ 《陈书·卷三十·列传第二十四》:寻以本官兼通直散骑侍郎使齐,还除散骑侍郎、镇南始兴王咨议参军,兼东宫管记。历太子庶子、仆,兼管记如故。后主即位,迁秘书监、右卫将军,兼中书通事舍人,掌诏诰。縡为文典丽,性又敏速,虽军国大事,下笔辄成,未尝起草,沉思者亦无以加焉,甚为后主所重。然性木彊,不持检操,负才使气,陵侮人物,朝士多衔之。会施文庆、沈客卿以便佞亲幸,专制衡轴,而縡益疏。文庆等因共谮縡受高骊使金,后主收縡下狱。縡素刚,因愤恚,乃于狱中上书曰:“夫君人者,恭事上帝,子爱下民,省嗜欲,远谄佞,未明求衣,日旰忘食,是以泽被区宇,庆流子孙。陛下顷来酒色过度,不虔郊庙之神,专媚淫昏之鬼;小人在侧,宦竖弄权,恶忠直若仇雠,视生民如草芥;后宫曳绮绣,厩马余菽粟,百姓流离,僵尸蔽野;货贿公行,帑藏损耗,神怒民怨,众叛亲离。恐东南王气,自斯而尽。”书奏,后主大怒。顷之,意稍解,遣使谓縡曰:“我欲赦卿,卿能改过不?”縡对曰:“臣心如面,臣面可改,则臣心可改。”后主于是益怒,令宦者李善庆穷治其事,遂赐死狱中,时年五十五。有集十卷行于世。
  4. ^ 《南史·卷六十九·列传第五十九》:寻以本官兼通直散骑侍郎使齐,还,累迁太子庶子、仆。后主即位,迁秘书监、右卫将军,兼中书通事舍人,掌诏诰。縡为文典丽,性又敏速,虽军国大事,下笔辄成,未尝起草,沈思者亦无以加,甚为后主所重。然性木强,不持检操,负才使气,陵侮人物,朝士多衔之。会施文庆、沈客卿以佞见幸,专制衡轴,而縡益疏。文庆等因共谮之,后主收縡下狱。縡素刚,因愤恚,于狱中上书曰:“夫人君者,恭事上帝,子爱黔黎,省嗜欲,远谄佞,未明求衣,日旰忘食,是以泽被区宇,庆流子孙。陛下顷来酒色过度,不虔郊庙之神,专媚淫昏之鬼。小人在侧,宦竖弄权,恶忠直若仇雠,视百姓如草芥。后宫曳绮绣,厩马余菽粟,兆庶流离,转尸蔽野,货贿公行,帑藏损耗,神怒人怨,众叛亲离。恐东南王气,自斯而尽。”书奏,后主大怒。顷之稍解,使谓曰:“我欲赦卿,卿能改过不?”縡对曰:“臣心如面,臣面可改,则臣心可改。”后主于是益怒,令宦者李善度穷其事,赐死狱中。有集十卷。

延伸阅读[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陈书/卷30》,出自姚思廉陈书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南史·卷69》,出自李延寿南史

参考文献[编辑]

  • 陈书》·卷三十·列传第二十四
  • 南史》·卷六十九·列传第五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