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隆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果勇壮毅侯 和隆武
清代三等果勇壮毅侯爵
巴图鲁、赏戴双眼花翎图形紫光阁
前任:一等武烈伯爵 和起
继任:三等果勇侯爵 和双额
清代吉林将军
国家清朝
时代清代
主君清高宗
和隆武
封爵袭一等子爵(1756年
三等果勇侯爵1776年
族裔满洲
旗籍镶蓝旗
正黄旗1776年
氏族马佳氏
出生?
逝世清朝高宗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
谥号壮毅
袭一等子爵位(1756年)
正四品·三等侍卫(1756年)
乾清门侍卫
正四品·佐领(1771年)
正二品·镶蓝旗蒙古副都统(1773年)
正二品·署理湖南古州镇总兵(1774年)
从一品·都统(1774年)
从一品·正蓝旗蒙古都统、御前侍卫上行走(1775年)
三等果勇侯、领队大臣(1776年)
从一品·宁夏将军(1778年)
从一品·吉林将军(1778年)
吉林将军任上过世(1782年)

和隆武(?—1782年),清朝中期将领,马佳氏,原满洲镶蓝旗人,后因功抬入满洲正黄旗,官至从一品吉林将军,承袭其父宁夏将军和起一等子爵位,后又因第二次金川之战中立功,被乾隆帝加封三等果勇侯,谥号为壮毅。受到的封赏有“图形紫光阁”、“赏戴双眼孔雀翎”、“巴图鲁名号”。因没有后嗣,所以三等果勇侯爵位改为其弟和双额承袭。

生平[编辑]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十二月十九日,其父宁夏将军和起因战死沙场,被乾隆帝下令加赠一等伯。谥号武烈。并且入祀贤良、昭忠二祠。而作为继承人的和隆武也承袭了父亲的一等子爵位,并且在之后被任命为正四品三等侍卫[1]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承袭正四品佐领一职。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二月二十一日,身为乾清门侍卫的和隆武与吉图、德赫布、百灵阿、蒙固尔等一众侍卫,被乾隆皇帝命令前往金川军营参战(第二次金川之战)。[2]七月,定西将军阿桂下令和隆武协同副将军明亮,从墨垄沟进攻甲尔木山梁,并成功攻克。到了十二月,清军攻打美都喇嘛寺时,和隆武以领队侍卫的身份,沿河夹击敌军,并成功击溃,随后将其尽数歼灭。[3]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正月,和隆武被派遣进攻纳围正面山梁。六月二十三日,海兰察在簇拉角克进攻金川军,和隆武率兵前去接应。[4]八月四日,三等侍卫和隆武被升任正二品镶蓝旗蒙古副都统[5]十一月,跟随明亮攻克了僧格宗(今四川省小金县)。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正月,跟随参赞大臣富德攻克绒布寨北沃什山、摩格、孟格、里格、穆图德宗,并且进攻卡卡角。而就在同一个月,和隆武被命令去署理湖南古州镇总兵[6]三月,和镶红旗汉军都统奎林一同进攻斯第,金川军迎战,两方激战后,清军成功击败对方。和隆武与麾下士卒力战到箭矢射完后,又以矛枪格斗,在战斗中受了伤。乾隆闻讯后,下令嘉奖,奎林、和隆武二人,各被赏了玉韘一枚。小荷包三个,其余诸将,也各有封赏。[7]而根据资料可以知道其受伤乃是被长枪所伤两处。[8]六月,被调去随军征战正地。进攻木克什克第一碉,赐皮马褂。十一月,大军开始进攻日旁,和隆武率军从周叟绕到金川军的身后,随后率军突入,碉寨的金川军猝不及防之下军溃,在短刃相搏之下,清军沿山不停进攻,连克十余座战碉、二百余座平碉,成功尽数歼灭了日旁的金川军。

乾隆皇帝听闻此次胜利的消息后,说道:“此次明亮等人率军攻克日旁的大小碉寨,在探路筹画等方面都是十分到位的,而越过险地杀敌则全是和隆武之功,他的父亲和起为国尽节捐躯,他能有这个儿子甚是令我欣慰,因此授予和隆武都统品级以示嘉奖,和隆武在之后要继续与珠勒格德等人一同进剿谷尔堤一带的碉寨,并将其尽数攻克。”[9]

乾隆四十年(1775年)正月十一日,和隆武从镶蓝旗蒙古副都统升任为从一品正蓝旗蒙古都统。[10]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正月七日,和隆武因平定金川的功劳,与左都御史阿思哈、副都统和珅被乾隆皇帝下令三人的家族从满洲镶蓝旗,抬入满洲正黄旗[11]同时,和隆武因此次功劳,被乾隆皇帝从子爵的爵位晋封为三等果勇侯。与丰昇额、明亮、海兰察、奎林等人又被赏了双眼孔雀翎[12]且乾隆皇帝还赏给他御用鞍辔马一头和银币,让其图形紫光阁,御制赞曰:“袭父恤职,少年老成。囊锥脱颖,竟善用兵。掠日旁寨,独擅伟勋。楚材继出,既怅以欣。”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三月,和隆武出任宁夏将军一职。十一月,调任为吉林将军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在军营过世。谥号壮毅

延伸阅读[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清史稿/卷331》,出自赵尔巽清史稿

参考文献[编辑]

  • 《国史大臣列传正编·卷一百四十三·和起附和隆武列传》
  1. ^ 《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二十九》:“予故宁夏将军和起、祭葬如例。加赠一等伯。谥武烈。入祀贤良、昭忠、二祠。以其子和隆武、承袭一等子。”
  2. ^ 《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之九百三》:“谕、著派乾清门侍卫音吉图、德赫布、百灵阿、蒙固尔、和隆武、乌尔图纳逊、巴雅尔、阿尔都、及健锐营副前锋参领图钦保、二等侍卫额林普尔、三等侍卫华善、伊尔苏拉、宁珠布、蓝翎侍卫拉汉保、副护军参领西兰保、额尔金、均令护军统领明亮、带往四川军营。分带官兵进剿。”
  3. ^ 《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之九百二十二》:“又谕曰、温福一路。派福兴、常保住、巴朗、额森特、阿尔苏纳、为领队大臣。德尔森保、赓音素、普尔普、巴雅尔、为领队侍卫。阿桂一路。派兴兆、奎林、齐哩克齐、明亮、华山、书景阿、音吉图、为领队大臣。三宝、蒙固勒、和隆武、乌尔图纳逊、为领队侍卫。丰昇额一路。派董天弼、福康安、百灵阿、永平、伊常阿、德赫布、为领队大臣。彰霭、阿尔都、明仁、为领队侍卫。其余提、镇、侍卫、章京等、著温福等公议分领。若止分两路进兵。其丰昇额队内人员。著归温福一路行走。”
  4. ^ 《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之九百三十七》:“谕军机大臣等、阿桂等奏、接到刘秉恬信。知海兰察已至簇拉角克地方。剿击贼匪。并派和隆武等、前往接应。”
  5. ^ 《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之九百四十》:“以三等侍卫和隆武、为镶蓝旗蒙古副都统。”
  6. ^ 《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之九百五十二》:“以镶蓝旗蒙古副都统和隆武、署理湖南永州镇总兵。”
  7. ^ 《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之九百五十五》:“谕军机大臣等、明亮等奏称、攻取喀咱普等处。奎林、和隆武、奋战受伤。阿尔都、珠尔格德、超众出力等语。……奎林、和隆武、带领官兵鏖战。杀贼受伤。洵因感激朕恩。黾勉出力。深堪嘉尚奎林、和隆武、各赏玉韘一枚。小荷包三个。……”
  8. ^ 《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之九百五十六》:“和隆武、得有枪伤两处。奎林、背亦受伤。深为系念。”
  9. ^ 《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之九百七十》:“谕曰、和隆武、自抵四川军营。凡遇攻取。勇往向前。竭力奋勉。此次与贼接战。不避险阻。带兵直出日旁之后。夺取碉卡。痛剿贼众。实属奋勉可嘉。和隆武、著加恩授为都统。又谕曰、明亮等奏攻克日旁碉卡寨落、杀贼甚多一折。据称、周叟官寨对面贼山。即系日旁分支。有路可绕。随派和隆武等、督兵密为攀越。并令奎林等、各带兵分两翼并进。据和隆武、于十九日四鼓。领兵绕至日旁山后。奋力抢碉杀贼。将战碉十余座。平碉二百余间。全行攻夺。歼戮贼番。滚崖落涧。无一得脱者。割献首级三十余颗。活捉数人。抢获枪炮马骡牛羊口粮等物甚多。距阿桂军营、止隔一河。直望勒乌围、约不过二十里等语。览奏欣悦。此次明亮等、探路筹画。均合机宜。而越险攻碉杀贼。全系和隆武功绩。伊父和起、尽节捐躯。应有是子。深为嘉慰。另降清字谕旨、将和隆武、授为都统示奖矣。所有调度有方之将军、参赞、及在事出力之将佐弁兵。着明亮等查明。即行咨部议叙。”
  10. ^ 《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之九百七十四》:“以镶蓝旗蒙古副都统和隆武、为正蓝旗蒙古都统。”
  11. ^ 《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之一千》:“又谕曰、都统和隆武、左都御史阿思哈、副都统和珅、著加恩将其一族、由各该旗抬入正黄旗满洲。”
  12. ^ 《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之一千》:“参赞大臣额森特、领队大臣奎林、和隆武、福康安、普尔普、均各奋勇出力。茂著勤劳。……和隆武、本系子爵。著晋封三等果勇侯。……丰昇额、明亮、海兰察、奎林、和隆武、仍各赏戴双眼孔雀翎。共昭荣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