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山林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雪山林场,全名是大雪山示范林区大雪山林场,是早期台湾的林场之一,位于台中市和平区,在战后才有开采纪录,但因为台湾林业没落,而转型为现在的大雪山国家森林游乐区

大雪山林场亦是台湾第一个完全使用林道运输的林场,改变了以往以铁路、索道为主的运输型态。

设立沿革[编辑]

战后政府积极开发台湾之林业,开发具有潜力的林地,大雪山森林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却一直没有付诸行动加以开发。直至1953年全省林务会议时,决定将大雪山的开发,交由林产管理局专案办理。1955年成立大雪山开发专案小组,开始对大雪山进行一连串的专案调查,1956年台湾省政府将大雪山林区做为一个示范林区,并将原属林务局之八仙山事业区与大甲溪事业区辖内所属之117个林班地,划归为大雪山示范林区,并于1958年11月17日正式成立“台湾大雪山林业股份有限公司”(后简称大雪山林业公司)专责经营。[1]

大雪山林业公司[编辑]

大雪山林业公司是一个专属之单位,不同于当时林业主管机关(林产管理局与林务局)。[2]。政府设立大雪山林业公司,主要的资本与技术皆是在美国的援助下,当时整个园区共有500余公顷,其中50公顷做为大型森林工业厂区,并设置锯木厂、木材防腐工厂、针叶树木干燥室、阔叶树干馏厂等。大雪山林业公司的设立,代表台湾林业经济的转型,由单纯的伐木转变成工业化与企业化的具体象征。[3],原属于台湾省政府之营业机构,于1959年5月开始营业,1969年开始受到林务局监督,1974年归并于大雪山示范林区管理处,直至1986年结束营业,期间共生产原木2,472,506立方米。[4]

大雪山制材厂[编辑]

为因应从大雪山林区大量砍伐的原木,大雪山林业公司于1964年设立专属之制材厂,厂内之设计与机械采用美国系统,与过去传统的日式风格不同,花费大量经费引进最新的技术,似乎是要摆脱过去日本在台湾林业所造成的影响。制材厂在加工处理木材时,不论是链锯伐木造材、高曳集材、联车运材、批量制材等,皆采用机械化操作。当时制材厂年锯原木有十万立方米,厂房几乎是没有休息的机会。然而风光的时间总是特别快,大雪山制材厂运转十年,期间产生许多问题,如上游产业与下游产业无法结合,美式机械制材作业产生的废材量太大,以及制材厂本身的经营管理问题,种种因素使得制材厂于1973年划下句点,转型为“东势林业文化园区”。[5]

影响[编辑]

“东势林业文化园区”生态池

大雪山林业公司原本期望变成台湾林业之领导者,并投入大量资金,希望将林业做一个转型,并且将台中市东势区变成一个林业重镇,在设计初期原本认为大雪山的森林资源可开采七十至八十年,却因砍伐过快,只花了二十年就已经枯竭。虽然大雪山林业没落的速度相当快,但民国五十至六十年代,大雪山林业公司营运期间,却创造许多就业机会,吸引本地的客家原住民族群就业,外地来的闽南人亦为数不少,然而大雪山林业公司与大雪山制材厂里的重要干部,许多是由退辅会转任而来,形成一个退役军人主导的组织。对于人员的任用以及公司的经营,不同族群往往有着不同意见,许多福利被少数人把持在当时亦引起许多非议。然经过时代变迁,当地的林业已经没落,转变成一个以休闲旅游为主的观光化的森林游乐区,原本远离家乡前往大雪山工作的游子,不少已经落地生根,成为当地的住民,不同族群聚集在一起所成形的文化,亦是大雪山林业发展所遗留的历史之一。

参见[编辑]

注释[编辑]

  1. ^ 台湾大雪山林业股份有限公司编,《大雪山林区森林资源调查报告》(台中:台湾大雪山林业股份有限公司,1959),页11。
  2. ^ 姚鹤年编,《台湾林务局局志》(台北:农林厅林务局,1997),页57。
  3. ^ 武陵,〈台湾林业沧桑史-东势大雪山制材厂〉,《文化生活》34期,2003年10月,页73。
  4. ^ 姚鹤年,《台湾的林业》(台北:远足,2006),页114。
  5. ^ 武陵,〈台湾林业沧桑史-东势大雪山制材厂〉,《文化生活》,页73-74。

参考书目[编辑]

  • 台湾大雪山林业股份有限公司编,《大雪山林区森林资源调查报告》(台中:台湾大雪山林业股份有限公司,1959)。
  • 武陵,〈台湾林业沧桑史-东势大雪山制材厂〉,《文化生活》34期,2003年10月。
  • 张赐福、张伟祐,〈大雪山林业公司及其制材厂历史回顾〉,《台湾林业》28卷4期,2002年8月。
  • 姚鹤年,《台湾的林业》(台北:远足,2006)。
  • 张赐福编,《大雪山林业史话》(台北:农委会林务局,2005)。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