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太子宾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太子宾客简称宾客,是一种中国古代官职,由唐代开始。

春秋战国时代已有宾客之名,当时是指食客门客使者[1]。《论语·公冶长》:“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邢昺疏:“可使与邻国之大宾小客言语应对也。”汉代的贵族、豪强都喜欢眷养宾客,太子也有宾客,西汉时宾客成为一重家兵、部曲,具有军事能力,能起兵作战。戾太子刘据自杀后,太子宾客多人亦被捕杀。《后汉书·马援传》载:“援 以三辅地旷土沃,而所将宾客猥多,乃上书求屯田上林苑中,帝许之。”

唐代正式设置太子宾客,正三品[2]刘禹锡就担任过太子宾客,故称“刘宾客”。由于太子宾客属于散官(爽缺),清代废除。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刘师培《〈文章学史〉序》:“今考《周礼·秋官》,凡奉使典谒之职,主于大小行人、司仪、象胥诸官,皆典谒四方之宾客者也。”
  2. ^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己丑,诏以长孙无忌为太子太师……谏议大夫褚遂良为宾客。”胡三省注:“太子宾客,正三品,古无此官,唐始置。掌侍从规谏,赞相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