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常伯夫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常伯夫(?—?),辽西郡肥如县(今河北省迁安市)人[1],祖籍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2]常太后的堂兄弟[1],北魏官员。

生平[编辑]

太安初年,常伯夫官至散骑常侍选部尚书[3][4]和平二年,魏文成帝拓跋濬南巡,从定州前往邺城,三月丁巳朔(461年3月27日),魏文成帝在灵丘亲自射箭越过山峰,平东将军、选部尚书、阳乐侯常伯夫跟随参与了这次南巡[5]天安年间,常伯夫爵位进为范阳公[6],后官至洛州刺史,因为贪污和欺骗,被征召回京,在京城斩首[7][8]

三字石经[编辑]

当时洛阳虽然经过破坏和战乱,但是三字石经屡次经过丧乱没有损失,冯熙和常伯夫相继担任洛州刺史时,毁坏三字石经修建佛寺,三字石经才大部分残破败坏[9][10][11]

家庭[编辑]

父亲[编辑]

  • 常䜣,北魏使持节、安东将军、幽州刺史、广宁公[1]

兄弟[编辑]

  • 常员,北魏金部尚书

子女[编辑]

  • 常禽可
  • 常敬兰,第三女,嫁李缅[1]

参考资料[编辑]

  1. ^ 1.0 1.1 1.2 1.3 王连龙著. 《新见北朝墓志集释》. 北京: 中国书籍出版社. 2013年7月: 114–119. ISBN 978-7-5068-3445-2 (中文(中国大陆)). 
  2. ^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魏故齐郡王妃常氏墓志铭”妃讳季繁,侍中太宰辽西献王澄之曾孙,辽西公冏之季女。其先河”内温人。永嘉之末,乃祖避地,遂居辽西郡之肥如县焉。初照皇太”后籍圣善之德,正坤元之位,阿保”高宗,母仪天下,惠训迈于当时,洪勋济于来世。朝廷式稽旧章,褒崇”懿戚,是以王爵加隆于父兄,世禄广贻于子侄。虽丁傅扬光于盛汉,”羊庾振赫于有晋,无以过也。妃生禀淑灵之气,弱表柔敏之姿,怀琬”琰而发晖光,蹈肃雍以穆贞懿。故明慧之鉴,允昭于载卞之春,恭顺”之规,克懋于未笄之日。实所谓四训凝湛,七行昭宣,蕈葛伦功,流淇”比德矣。年廿五,作嫔故龙骧将军通直散骑常侍齐郡王祐。所奉大”太妃即妃之从姑也。永平之季,齐王出为持节督泾州诸军事征虏”将军泾州刺史,薨,赠平东将军冀州刺史,谥曰敬。妃祗事慈姑,缉釐”阴教,夙夜无违于妇道,终始不愆于礼度。是使柔政光被于远迩,美”化洋溢于邦国者,诚由厥姑严诲之有经,抑亦妃赞谐之所致也。暨”妃姑薨殒,齐王徂弃,遗胤藐孤,负荷危缀。妃内抚惸弱,外穆亲宗,理”物必究其诚,推心每极其恕。不以浮华妨女功之用,不以私恩害家”道之正,恂恂如,肃肃如,实可以踵烈樊孟,系美妫任者已。方享远期,”以融至善,而闵天不吊,凶祸荐臻,遘疾未旬,大渐惟棘。正光三年岁”次壬寅正月十九日薨于洛阳照洛里第,年卌有三。粤四年二月戊”午朔廿七日甲申启齐王之墓而合葬焉。以陵谷有移,乃作铭志之。”其词曰:”濬源澄澈,曾构丰崇,庆昭阴德,功烈柔风。联华戚闬,郁美公宫,粹仪”惟远,淑问载融。黄鸟集灌,毖水流淇,结襟辽馆,释憬蕃闱。祗勗恭懿,”肃事宣慈,循图习礼,顾史陈诗。举言贻范,率行成则,政立闺阃,化形”邦国。与仁芒昧,报善冥默,飞辔晨驱,游尘夜塞。玄房洞启,素柳禁欑,”环珮辍响,黼帐栖寒。高松煜煜,厚穸曼曼,有镌金石,肃绝椒兰。
  3. ^ 《魏书·卷八十三上·列传外戚第七十一上》:太安初,英为侍中、征东大将军、太宰,进爵为王。喜,左光禄大夫,改封燕郡。从兄泰为安东将军、朝鲜侯。欣子伯夫,散骑常侍、选部尚书;次子员,金部尚书;喜子振,太子庶子。
  4. ^ 《北史·卷八十·列传第六十八》:太安初,英为侍中、征东大将军、太宰,进爵为王;喜左光禄大夫,改封燕郡;从兄泰为安东将军、朝鲜侯;子伯夫,散骑常侍、选部尚书;次子员,金部尚书;喜子振,太子庶子。
  5. ^ 《山西灵丘北魏文成帝〈南巡碑〉》, 《文物》 (12期), 1997年, (12期): 70–79 [2020-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5) 
  6. ^ 《魏书·卷八十三上·列传外戚第七十一上》:天安中,英为平州刺史,欣为幽州刺史,伯夫进爵范阳公。
  7. ^ 《魏书·卷八十三上·列传外戚第七十一上》:诸常自兴公及至是,皆以亲疏受爵赐田宅,时为隆盛。后伯夫为洛州刺史,以赃污欺妄征斩于京师。
  8. ^ 《北史·卷八十·列传第六十八》:天安中,英为平州刺史,为幽州刺史,伯夫进爵范阳公。英浊货,徙敦煌。诸常自兴公及至是,皆以亲疏受爵赐田宅,时为隆盛。后伯夫为洛州刺史,以脏污欺妄,征斩于京师。
  9. ^ 《魏书·卷八十三上·列传外戚第七十一上》:洛阳虽经破乱,而旧《三字石经》宛然犹在,至熙与常伯夫相继为州,废毁分用,大至颓落。
  10. ^ 《北史·卷八十·列传第六十八》:洛阳虽经破乱,而旧《三字石经》宛然犹在。至熙与常伯夫相继为州,废毁分用,大至颓落。
  11. ^ 《资治通鉴·卷一百四十八》:初,洛阳有汉所立《三字石经》,虽屡经丧乱而初无损失。及魏冯熙、常伯夫相继为洛州刺史,毁取以建浮图精舍,遂大致颓落,所存者委于榛莽,道俗随意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