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凶记
狂凶记 Frenzy | |
---|---|
基本资料 | |
导演 | 亚弗列·希治阁 |
监制 | 亚弗列·希治阁 |
编剧 | 安东尼·谢弗 |
原著 | 亚瑟·拉·伯恩1966年的小说《再见皮卡迪利,告别莱斯特广场》 |
主演 | 乔恩·芬奇 亚历克·麦考文 伯纳德·克里宾斯 比利·怀特劳 安娜·梅西 芭芭拉·利·亨特 伯纳德·克里宾斯 |
配乐 | 朗·古德温 |
摄影 | 吉尔伯特·泰勒 莱昂纳德·J·南 |
剪辑 | 约翰·贾姆森 |
制片商 | 环球影业 |
片长 | 116分钟 |
产地 | 英国 |
语言 | 英语 |
上映及发行 | |
上映日期 |
|
发行商 | 环球影业 |
预算 | 200万美元[1] |
票房 | 1260万美元[2] |
《狂凶记》(英语:Frenzy)是一部1972年的英国惊悚电影,由亚弗列·希治阁执导。这是他漫长职业生涯中的倒数第二部长片。这部电影的剧本由安东尼·谢弗撰写,改编自亚瑟·拉·伯恩1966年的小说《再见皮卡迪利,告别莱斯特广场》。电影主演包括乔恩·芬奇、亚历克·麦考文和巴瑞·福斯特,并有比利·怀特劳、安娜·梅西、芭芭拉·利·亨特、伯纳德·克里宾斯和薇薇恩·默彻特出演。原创音乐由朗·古德温谱写。
这部电影的情节围绕当代伦敦的一名连环杀手和被牵连的前皇家空军军人展开。在影片的早期场景中,对话提到了两个真实的伦敦连环谋杀案件:1940年代至1950年代的约翰·克里斯蒂谋杀案和1888年的开膛手杰克谋杀案。巴瑞·福斯特表示,为了准备他的角色,希治阁要求他研究两本关于内维尔·希思的书,希思是一名经常冒充皇家空军军官的英国双重谋杀犯[3]。
《狂凶记》是希治阁自1939年搬到好莱坞后在英国制作的第三部也是最后一部电影。其他两部分别是1949年的《风流夜百合》和1950年的《欲海惊魂》。(1956年重拍的《擒凶记》也有一些内景和外景在伦敦拍摄。)他搬到美国前在英国制作的最后一部电影是1939年的《牙买加客栈》。在《狂凶记》初次上映时,这是唯一一部获得R级(即限制级)评级的希治阁电影。《狂凶记》曾在1972年康城影展上放映,但未进入主竞赛单元[4]。一些评论家,如雷蒙德·福里(《亚弗列·希治阁的狂凶记:最后的杰作》的作者)认为《狂凶记》是希治阁最后一部伟大的电影,是他在《谍魄》和《冲破铁幕》后的回归之作[5]。
剧情
[编辑]前皇家空军中队长理查德·布莱尼在柯芬园的一家酒吧工作时被解雇。在失业的阴影下,他与经营水果和蔬菜摊位的朋友鲍勃·拉斯克一起在酒吧中哀叹。拉斯克提供了一个即将到来的赛马小道消息来安慰布莱尼,然而,布莱尼却没有钱下注。
无助的布莱尼拜访了前妻布伦达,她是当地一家成功婚姻介绍所的经营者。在布莱尼大声抱怨他的困境后,他们短暂地争吵,但布伦达最终邀请他共进晚餐。然而,身无分文的布莱尼最终在救世军庇护所过夜,意外地在自己的外套口袋里发现了布伦达留下的钱。
次日,拉斯克因为其诡异的性癖好被婚姻介绍所的门槛拒之门外,他独自来到布伦达的办公室。他强奸并用领带勒死了她,显示出他就是报纸所称的“领带杀手”的连环杀手。当拉斯克离开后,布莱尼来到布伦达的办公室,想再次与她交谈,但发现办公室锁著。布莱尼被布伦达的秘书误见,当她从午餐回来时看到布莱尼离开。当谋杀案被发现时,布莱尼成为了主要嫌疑人。
布莱尼找到了他以前的酒吧同事巴布斯·米利根,并成功说服她相信自己的无辜。他们住在一家酒店,关系进展迅速,但随后仓皇地逃过了追捕他们的警察。他们向布莱尼的一个皇家空军朋友寻求庇护,但朋友的妻子拒绝收留逃犯。布莱尼说服巴布斯回到酒吧取回他的物品,以便他能逃走。在那里,巴布斯遇到了拉斯克,他提议让她晚上住在他的公寓。拉斯克带她回去后,对她进行了强奸和杀害。他把她的尸体装在一个袋子里,深夜藏在一辆装满马铃薯的卡车后面。回到房间后,拉斯克发现他独特的镶有宝石的领带别针(上面有字母R)不见了,意识到巴布斯在被勒死时可能把它扯掉了。知道领带别针会导致自己的定罪,拉斯克去取回它,但卡车在他还在里面时启程。尽管旅途颠簸,他还是从巴布斯的手中取回了别针。满身马铃薯尘的他在路边咖啡馆下车,然后回到柯芬园的公寓。当巴布斯的尸体被发现后,布莱尼再次被怀疑杀了她和布伦达。
布莱尼,不知道拉斯克是真正的凶手,向他寻求帮助。拉斯克提议藏匿布莱尼,然后向警察告密。在这种背叛面前,布莱尼开始意识到拉斯克必定是凶手。在审判中,陪审团判布莱尼有罪。总督察牛津在布莱尼大声抗议自己的无辜并指责拉斯克是真正的凶手的同时,重新考虑证据,悄悄调查拉斯克。他与妻子讨论此案,同时试图避免吃下她在“异国烹饪”课程中学到的难吃食物。
布莱尼现在身在监狱,发誓要逃跑并向拉斯克报仇。他故意弄伤自己,被送往医院,在那里他的囚犯同伴帮助他逃跑。他来到拉斯克的公寓,拉斯克不在,但布莱尼以为他在睡觉,便打了那人一拳。结果却发现那不是拉斯克,而是一个已经被勒死的女人。预料到布莱尼会去找拉斯克的牛津探长也来到了现场,发现布莱尼与死者在一起,布莱尼开始抗议自己的无辜。就在这时,他们听到楼梯间传来一阵响声。拉斯克进来,拖着一个大箱子,被布莱尼和牛津探长抓住。意识到自己的游戏结束了,拉斯克放下箱子,认输了。
演员
[编辑]- 乔恩·芬奇 饰 理查德·布莱尼
- 亚历克·麦考文 饰 总督察提摩西·牛津
- 巴瑞·福斯特 饰 鲍勃·拉斯克
- 比利·怀特劳 饰 赫蒂·波特
- 安娜·梅西 饰 巴布斯·米利根
- 芭芭拉·利·亨特 饰 布伦达·布莱尼
- 伯纳德·克里宾斯饰 菲利克斯·弗赛思
- 薇薇恩·默彻特 饰 牛津夫人
- 迈克尔·贝茨 饰 警官斯皮尔曼
- 珍·马什 饰 莫妮卡·巴林
- 克莱夫·斯威夫特 饰 强尼·波特
- 玛吉·莱恩 饰 戴维森夫人
- 埃尔西·兰道夫 饰 格莱迪斯
- 约翰·博克瑟 饰 乔治爵士
- 吉米·加德纳 饰 酒店门卫
- 杰拉尔德·希姆 饰 酒吧里的律师
- 诺埃尔·约翰逊 饰 酒吧里的医生
- 丽塔·韦伯 饰 拉斯克夫人(未署名)
- 迈克尔·希尔德 饰 吉姆,酒吧里的拉斯克朋友(未署名)
- 理查德·斯塔普利 饰 卡车司机(未署名)
- 苏珊·特拉弗斯 饰 拉斯克的最后一名受害者(未署名)
演员笔记
- 海伦·米兰,后来在电影《惊栗大师:希治阁》中饰演希治阁的妻子阿尔玛·雷维尔,曾与导演会面讨论饰演巴布斯·米利根的角色。米兰多年后说,“我不太喜欢希治阁,他也不太喜欢我……我并不是真的想参演这部电影。”[7]
制作
[编辑]开发
[编辑]在经历了两部描绘政治阴谋与间谍活动的电影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后,希治阁决定重回他擅长的谋杀题材,并通过这部作品再次证明自己的实力。影片中,他巧妙地融入了自己熟悉的主题,即无辜者因间接证据而被误认为罪犯。1968年3月,希治阁正式宣布了该项目[8]。
最初的剧本创作过程遭遇了一些波折,希治阁曾考虑邀请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担纲剧本创作,但由于纳博科夫当时忙于写作,最终婉拒了这份邀请。随后,希治阁选择了安东尼·谢弗作为剧本作者[9]。对于这部电影的风格,希治阁曾表示:“这将以喜剧的方式拍摄。”[10]
在演员选拔方面,希治阁选择了一群相对较新进的演员来担任主演,他解释道:“我更倾向于采用新面孔。”[11]
拍摄
[编辑]拍摄于1971年7月开始[12]。
希治阁在多年来制作美国电影后,将《狂凶记》设定并拍摄于伦敦。影片开场是一个沿着泰晤士河到塔桥的镜头,虽然内景是在松林制片厂拍摄,但很多外景拍摄是在柯芬园周围进行的,是对希治阁童年伦敦的致敬。希治阁本人是柯芬园一个商人的儿子,影片中展示了这个地区作为一个运作中的产品市场的几个关键场景。希治阁希望记录他记忆中的这个地区,因为他知道这个市场的日子不多了。根据DVD上的“拍摄花絮”,一位记得希治阁父亲在蔬菜市场做生意的老年人来到片场探访,并被导演请去吃午餐。[来源请求]
在《狂凶记》拍摄期间,希治阁的妻子兼长期合作者阿尔玛中风。结果,一些场景是在没有希治阁在场的情况下拍摄的,以便他能照顾妻子[13]。
这部电影是希治阁电影中首次出现裸体场景的电影(如果不算《惊魂记》中的浴室场景的话)。在露体场景中,芭芭拉·利·亨特和安娜·梅西用替身来代替。[14] 显示第一个受害者被强奸和勒死的裸体场景[15]被唐纳德·斯波托称为“电影史上最令人厌恶的详细谋杀例子之一”。[16] 影片中有许多经典的希治阁场景设计,尤其是巴布斯被杀害时的长镜头。摄影机沿楼梯移动,穿过门口(在摄影机离开门口后有一个非常巧妙的剪辑,标志着场景从工作室转移到外景拍摄),穿过街道,市场区的日常活动继续进行,顾客们并不知道建筑物内正在发生谋杀。另一个设置在满载马铃薯的运输卡车后部的场景增加了悬念,凶手拉斯克试图从巴布斯的尸体中取回他的领带别针。拉斯克与尸体的手搏斗,必须折断尸体的手指才能取回他的领带别针并试图不被发现地逃离卡车。[17]
电影中展示的伦敦部分大致保持完好,但水果和蔬菜市场不再在该地点运营,已于1974年搬迁。影片中的建筑现在被银行和律师事务所、餐厅和夜总会占据,如拉斯克住的亨利埃塔街(巴布斯在那里遇害)。牛津街的后巷(Dryden Chambers,现已拆除)通向布伦达的婚介所,是英国最繁忙的购物区。电影中医生和律师在酒吧公开讨论性杀手的场景仍然是一个繁荣的酒吧。影片中展示的商人和工人携带产品的巷子现在被游客和街头表演者占据。
1972年5月29日,小说家拉·伯恩给《泰晤士报》编辑的信中表示,他发现希治阁的制作和谢弗对他书的改编“令人震惊”,总结道:“最后,我希望与谢弗先生对苏格兰场办公室的怪诞误描划清界线。”[18]
配乐
[编辑]亨利·曼西尼最初被聘为电影作曲,他说:“如果这部电影是在十年前拍的,它的配乐会多一倍。”[19]
他的开场主题是为管风琴和一个弦乐和铜管乐队写的巴赫风格的行板,开头是D小调,旨在表达伦敦地标的形式感,但希治阁认为它听起来太像伯纳德·赫尔曼的配乐。据曼西尼说:“希治阁来到录音室,听了一会儿,说:‘看,如果我想要赫尔曼,我会找赫尔曼。’”。在幕后戏剧的过程中,曼西尼被解雇了。他从未理解这次经历,坚持认为他的配乐与赫尔曼的作品完全不同。曼西尼不得不自费支付所有交通和住宿费用。在他的自传中,曼西尼报告说,他和希治阁之间的讨论似乎很清楚,他以为自己明白了需要什么;但最终他被替换,并飞回好莱坞。讽刺的是,曼西尼被认为过于黑暗和交响化,而之前他被批评为过于轻快。曼西尼对《狂凶记》的经历在多年来一直是作曲家痛苦的话题。
希治阁后来聘请了作曲家朗·古德温来撰写配乐,因为他对古德温早些时候的一些作品印象深刻。他让古德温重新编写开场标题,像伦敦旅行指南一样,导演听过他为彼得·塞勒斯小品《巴勒姆,南方之门》的配乐。[20] 古德温的音乐在开场场景和伦敦风景的场景中具有轻快的基调,而在某些其他场景中则有较暗的基调。
2023年,Quartet Records发行了一张原声带专辑,其中包括古德温的配乐和未使用的曼西尼配乐。[21]
反响
[编辑]影评
[编辑]《狂凶记》获得了影评人的好评。《纽约时报》的文森特·坎比称它为“一部充满激情的娱乐电影”,拥有“一个极其有趣的剧本”和“一个出色的演员阵容”。[22] 他将其列入1972年十大最佳影片的年终榜单中。[23] 《综艺》也发表了一篇热情的评论,称“富有创意的新故事叙述方式,带有同样的顽皮、大胆和经常令人震惊的幽默与悬念混合,使这部环球发行的电影成为希治阁的一大成就。”[24] 罗杰·艾伯特给了这部电影四星的最高评价,称其为“悬念大师的回归,他的新形式让影评人喜欢,但观众不喜欢。这是希治阁在1940年代制作的那种惊悚片,充满了阴暗的细节,不协调的幽默,以及被误判为有罪的人的绝望。”[25] 《纽约客》的佩内洛普·吉利亚特写道,希治阁“我们几乎回到了他伟大的英国电影时代”,并补充说“他很幸运能够找到安东尼·谢弗来撰写《狂凶记》的狡猾剧本,更不用说一群在英格兰以外几乎不为人知的一流、相互熟悉的演员了,这样观众就没有关于谁是明星的先入之见,因此无法被杀死。”[26] 洛杉矶时报的凯文·托马斯称这部电影为“多年来亚弗列·希治阁最好的影片”,具有“所有一位大师在其工艺上的标志,并且在其最有把握的时候”。[27] 《时代》杂志对影片发表了非常正面的评论:“如果还有任何疑问,在《惊魂记》和《间谍网》的黑暗日子里,希治阁是这位老大师的学徒。”[28] 在2012年的评论中,《卫报》称《狂凶记》为“一部复杂且引人入胜的惊悚片”,称赞这部电影为“一幅富有悬念的丰富挂毯,一部杰作”。[29]
一些评论较为中立。《华盛顿邮报》的加里·阿诺德写道,这部电影“有一个令人期待的开场和一个有趣的结尾,然而中间的材料却明显平庸。那些称《狂凶记》为新经典和悬念大师回归的评论家们,姑且说,是在夸大其词......假如这部电影是由其他人制作的,它会被形容为一次模仿希治阁的小尝试。”[30] 《月刊电影通讯》对这部影片的看法不确定,指出它有一种“老派”的气息,似乎暗示希治阁回到英国“标志着一种几乎回到战前的电影制作风格”。它总结道:“尽管剧本和角色描写(尤其是乔恩·芬奇几乎无法处理谢弗苍白的英雄角色)显得笨拙,《狂凶记》中仍有足够的元素表明,在常规的批评被忽略后,它将值得认真评估。”[31]昆汀·塔伦提诺则称其为“一堆垃圾”。[32]
《狂凶记》在《综艺》1972年大租金电影榜单中排名第14位,在美国和加拿大的租金收入为630万美元。[33]这部电影是2012年雷蒙德·福里所著的《亚弗列·希治阁的狂凶记:最后的杰作》的主题。[34] 《狂凶记》在烂番茄上持有91%的评分,基于44条评论。评论共识写道:“标志着亚弗列·希治阁重返英国和首次进入血腥暴力,《狂凶记》显示悬念大师重新掌握了观众的脉搏——并让他们的血液冰冷。”[35] 在Metacritic上,该片基于15位评论家的评分加权平均得分为92分(满分100分),表示“普遍好评”。[36]
奖项
[编辑]奖项 | 类别 | 提名对象 | 结果 |
---|---|---|---|
金球奖 | 金球奖最佳戏剧类影片 | 亚弗列·希治阁 | 提名 |
金球奖最佳导演 | 提名 | ||
金球奖最佳剧本 | 安东尼·谢弗 | 提名 | |
金球奖最佳原创配乐 | 朗·古德温 | 提名 |
参考文献
[编辑]- ^ Nat Segaloff,《终极剪辑:50位伟大导演的最后影片》,Bear Manor Media 2013,第131页
- ^ 狂凶記,票房信息. The Numbers. [2012年5月2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9月10日).
- ^ Osteen, Mark; Williams, Tony. 希治閣與改編:在頁面和屏幕上. Rowman & Littlefield. 2014: 169 [2017年1月30日]. ISBN 9781442230880.
- ^ 康城影展:狂凶記. festival-cannes.com. [2009年4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月18日).
- ^ Foery, Raymond. 亞弗列·希治閣的狂凶記:最後的傑作. Scarecrow Press. 2012. ISBN 9780810877559.
- ^ Kyriazis, Stefan. 'Never spoke to me again' Alfred Hitchcock's fury at British star over 'disgusting' film. Express. 2022年10月7日 [2023年6月1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年9月25日).
- ^ Sacks, Ethan. Helen Mirren recalls the 'Frenzy' of auditioning as a young actress for the real 'Hitchcock'. New York Daily News. 2012年11月23日 [2023年6月1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年6月19日).
- ^ It's Psycho Time Again for Hitchcock. By A.H. Weiler. 《纽约时报》 March 31, 1968: D15.
- ^ THE EYEHOLE OF KNOWLEDGE. Appel, Alfred, Jr. Film Comment; New York Vol. 9, Iss. 3 (May/June 1973): 20-26.
- ^ "What's It All About, Alfie?" Champlin, Charles. '《洛杉矶时报》, June 2, 1971: f1.
- ^ 'I Tried to Be Discreet With That Nude Corpse'. By Guy Flatley. 《纽约时报》, June 18, 1972: D13.
- ^ "Beth Brickell in Star Role". Murphy, Mary. 洛杉矶时报, 1971年7月24日: a7.
- ^ McGilligan, Patrick. 亞弗列·希治閣:黑暗與光明中的生活. Regan Books. 2003年9月30日. ISBN 9780060393229.
- ^ Spoto 1999,第513–514页.
- ^ Evans 2004.
- ^ 狂凶記50周年:希治閣最暴力的電影. [2024-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23).
- ^ Wood, Robin,《希治阁的电影重访》。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2002
- ^ La Bern, Arthur. 希治閣的《狂凶記》. 读者来信. 《泰晤士报 ]》. 1972年5月29日 [2013年5月2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8月14日) –通过Hitchcockwiki.com.
- ^ "Henry Mancini: 'people who regard film composers as whores are merely snobs'". 《卫报 ]》, 1971年12月29日: 9.
- ^ Alexander Gleason. 訃告:朗·古德溫. 卫报. 2003年1月11日 [2018年3月6日].
- ^ Marchese, Joe. Quartet Records Is In a "Frenzy" With Mancini and Goodwin's Scores for Hitchcock Classic. The Second Disc. 2023年3月27日 [2023年6月1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年12月1日).
- ^ Canby, Vincent. '狂凶記',希治閣在驚人的形式中. 纽约时报. 1972年6月22日: 48.
- ^ Canby, Vincent. 影評人的選擇——1972年十大最佳影片. 纽约时报. 1972年12月31日: D1.
- ^ 狂凶記. 综艺. 1972年5月31日: 6.
- ^ Ebert, Roger. 狂凶記. RogerEbert.com. [2018年7月3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4月12日).
- ^ Gilliatt, Penelope. 當前影院. 纽约客. 1972年6月24日: 52.
- ^ Thomas, Kevin (1972年6月25日). "希治阁多年来最好的影片——《狂凶记》".《洛杉矶时报》. Calendar, p. 22.
- ^ 電影:仍然是大師. 时代. 1972年6月19日 [2024年8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2月25日).
- ^ 我最喜愛的希治閣電影:狂凶記. 卫报. 2012年8月17日.
- ^ Arnold, Gary. 《狂凶記》:驚悚消失了. 华盛顿邮报. 1972年6月23日: B1.
- ^ 狂凶記. 月刊电影通讯. 1972年6月, 39 (461): 113.
- ^ Tarantino, Quentin. 電影猜想. W&N. 2022: 188.
- ^ 1972年大租金電影. 综艺. 1973年1月3日: 7.
- ^ Foery, Raymond. 亞弗列·希治閣的狂凶記:最後的傑作. Scarecrow Press. 2012. ISBN 978-0-8108-7756-6.
- ^ 狂凶記 (1972). 烂番茄. [2024年1月2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1月30日).
- ^ 狂凶記. Metacritic. [2024-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9).
来源
[编辑]- Evans, Peter William. 希治閣, 阿爾弗雷德·約瑟夫. 《牛津国家人物传记大辞典》 线上版. 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4. doi:10.1093/ref:odnb/31239. 需要订阅或英国公共图书馆会员资格
- Spoto, Donald. 天才的黑暗面:希治閣的生活. 纽约: Da Capo Press. 1999. ISBN 978-0-306-809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