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台湾的剪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台湾语言写法及拼音
汉字剪黏
台语罗马字tsián-liâm

台湾的剪黏起源自中国福建、广东一地,但“剪黏”一词为台湾本地称呼,闽粤少用,如广东称为“嵌瓷[1],此外还有聚饶、贴饶、扣饶等称呼[2]:25。剪黏为一种建筑装饰技术,多用于寺庙、屋宅的屋顶主脊或水车堵上[1]

剪黏是由“剪”与“黏”两个动作组成的名词,“剪”指的是裁剪陶瓷片、玻璃片成为需要的样子,“黏”则是指将这些处理过的材料黏在已有雏形的泥灰表面上[2]:22。由于剪黏相比交趾陶便宜,且保存期限久,制作相对简便等因素,传入台湾后广为接受[2]:28

历史

[编辑]

台湾汉人移民来台初期,因经济能力有限,只能使用价格较低廉的灰塑装饰屋顶[2]:27。随着社会发展,在清康熙年间已能招募唐山匠师渡海来台,如黄叔璥台海使槎录》已记载水仙宫屋顶精美的装饰出自潮州工匠之手[注 1][2]:27。而到清道光中期后,因为社会变迁,宫庙建筑规模也受到了影响[2]:30。清光绪时期,宜兰已有兼作瓦作、土木的剪黏师傅,如杨阿庆、阿元师、土水龙等人[3]:20

台湾日治时期,1910年已有唐山匠师柯训前来台湾工作[3]:20。据姚自来(匠师洪坤福弟子)的说法,在柯训来台前,台湾没有专业的剪黏师傅,是由土木师傅兼职[3]:20。日治时期中期的1930年代,是台湾剪黏发展高峰期,此时来台的剪黏匠师,以“南何北洪”的何金龙洪坤福为代表[2]:32。此外这时期也有活跃的台湾本土的匠师,如台北的陈豆生、台南安平的洪华等等[2]:33。然而随着后来皇民化运动的开始,台湾传统宗教受到打压,一些寺庙建筑也到破坏[2]:34。除了唐山匠师离开,台湾匠师也受到波及,暂时改行[2]:34

二次大战结束,民间经济逐渐恢复后,信徒们开始有余力重建暂时受损的寺庙[2]:34。而由于有着大量的需求,促进台湾剪黏行业的荣景[2]:34。而后由于淋搪材料(预先制好的瓷质组装部件)的出现,使得剪黏匠师出现了分工,分成工厂设计者与现场拼贴者[2]:43。然而也导致传统剪黏中“剪”的部分消失,1980年代之后入行的业者,大多不懂以前的剪裁、拼贴技巧,只懂得使用淋搪材料来组装[2]:44

材料变迁

[编辑]

最初剪黏所使用材料是瓷杯碗,早期多由唐山进口而来,而到了日治时期则变成使用来自日本的瓷器、咖啡杯[2]:37。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因物资缺乏,匠师们只能到瓦砾堆与垃圾场找破瓷器或性质相近的材料使用[2]:38。台南佳里的匠师王石发曾经在下营茅港尾观音寺工作时,直接拿玻璃瓶上色后打碎使用来替代[2]:38

在传统材料不敷使用的情况下,剪黏匠师开始与玻璃业者合作,请玻璃业者制作专门用于剪黏的彩色玻璃球来使用[2]:38。由于玻璃较传统瓷片容易施工等因素,很快就成为剪黏匠师们爱用的材料[2]:38。例如1956年王石发、王保原父子要仿作、修护佳里金唐殿何金龙的剪黏作品时,就曾前往艋舺清光玻璃工厂订购玻璃球[注 2][3]:23。然而由于玻璃材质的剪黏虽然美观,却不耐日晒雨淋,容易断裂脱落,且随着人力成本提升,最后使得淋搪出现取代了玻璃[2]:39。所谓淋搪,指的是预先烧制的剪黏部件,在施工现场匠师不用裁剪,直接组装即可[2]:41。跟交趾陶之间的差异在釉药不同,淋搪的釉药耐高温,通常只要进窑烧制一次即可[2]:41

1970年代到1980年代期间,淋搪大多出现在北部庙宇,南部地区还是使用玻璃材质,后来逐渐扩大使用范围[2]:42。由于淋搪有耐久、耐高温、色泽鲜艳、施工快速等优势,被匠师大量采用[2]:42。但是淋搪的出现,也使得剪黏中“剪”的部分消失,故学界对于淋搪带来影响以负面居多[2]:44

而在随着台湾社会对于古迹修复逐渐重视,一些古迹庙宇的修复被要求以传统技法施作,而有供剪黏用的“仿古瓷碗”出现[2]:45。仿古瓷碗有多种色彩,且厚薄一致,利于裁剪[2]:45

匠师传承

[编辑]

何金龙系统

[编辑]

何金龙被归类为“潮州派”的匠师,作品多在台南地区,授徒不多[2]:173。其徒弟包含二个儿子何海洲、何海瑶,还有陈子秋、王维单、杨清泉、周俊兴、陈如逊、王石发等人,其中只有王石发是台湾人[2]:189

王石发虽然收过多名徒弟,但因其教学严格、脾气不好,最后只有长子王保原传承其技艺[2]:191。王保原则先后收有9名徒弟,分别是蔡根富、吕兴贵、杨胜波、黄幸雄、刘水藤、苏荣忠、吴益[注 3]、苏金亭[注 4]、蔡贤瑞[注 5][2]:201,但因为各种因素,其弟子虽各有所长但已不像传统匠师全能[注 6]。这几名弟子传承情形如下[2]:209、210

  • 蔡根富[注 7]:传授纪正燿
  • 吕兴贵[注 8]:传授吕明鑫、吕明山
  • 杨胜波[注 9]:传授杨铨光、杨铨展
  • 黄幸雄[注 10]:传授林宏兴、黄万宝
  • 刘水藤[注 11]:传授颜基村
  • 苏荣忠[注 12]:传授苏荣进、林志明、林志凤、陈学士、苏荣国、姚永丰

而在王保原的再传弟子中,以黄万宝成就最为出色,曾与郑胜台、陈朝钟被赞誉为台湾剪黏界青壮派三大名师[2]:211。但在2011年4月病逝,得年50岁[3]:69。而在逝世前,曾收有5名徒弟[2]:210、211

洪坤福系统

[编辑]

洪坤福被归类为“泉州派”的匠师,作品多出现在台湾中北部,传徒多人[2]:173。洪坤福是柯训的弟子,并随他于1908年来台,参与北港朝天宫及朴子配天宫的工作[2]:225。1918年洪坤福再次来台参与大龙峒保安宫的工作,在这次工程中他以东山门“甘露寺”作品与台湾匠师陈豆生的西山门“凤仪亭”对场作一事声名大噪[2]:225。洪坤福的弟子有所谓的“五虎将”,分别是陈天乞张添发陈专友姚自来江清露,此外还有刘藤、梅菁云等人[2]:227-230。其中洪坤福在台湾的首位弟子是梅菁云,在台湾最后的弟子是江清露[2]:229、231

洪坤福的再传弟子如下:

  • 陈天乞:陈清富、邱重义、陈世仁、杨瑞西[2]:227
  • 张添发:张福良、李天禄、何茂桐、杨金盾等人[2]:227
  • 陈专友:黄生传、陈义雄、林金瑞、黄英坤、李世逸等[2]:228、233
  • 姚自来:姚荣次、徐俊三、徐明河、张水龙、沈石友、谢振发、张宝国、李东模、沈金城等[2]:229
  • 江清露:江益聪、江益察、江益照、江益时、江学博、江嘉雄、许哲彦、陈炳存、邱耀赐、郑盛宏等[2]:230
  • 刘藤:詹敏山、刘小野、刘振成、刘国显[2]:230
  • 梅菁云:石连池、石金和、林万有[2]:231。石连池与林万有对嘉义新港剪黏界影响巨大[2]:231

洪坤福第四代弟子中,林再兴(石连池弟子)曾获选国家重要民族艺师[2]:231。陈三火(李世逸弟子)则是洪坤福系统在台南地区的重要传人[2]:233

洪华、叶鬃系统

[编辑]

叶鬃是台南安定港口人,为洪华弟子,其成就后来甚至取代师父,成为台南剪黏匠师中的重要人物[2]:263。洪华是清末安平人,师承不明,正式的弟子有叶海风、叶鬃、洪顺发三人[2]:261。洪顺发所传弟子有黄顺安、潘英章、蔡广、洪英杰(洪顺发子)[2]:262

叶鬃传徒有儿子叶进益叶进禄,此外还有叶进财、叶进汉、叶进丁、陈国璋、王炳坤、王万得、洪振瑞、叶和元、刘和川、李柏、王为等人[2]:268。其中李柏是叶鬃的连襟,他再传给儿子李文忠、李文定、李文庆,李文忠再传给李金章、戴明宗[2]:268

而在叶进益这边的传承,则有王朝富、洪石玉、廖再顺、李明春、姜庆福、王秋良、侯锦装、黄天化、李永栋、李春兴等[2]:271。其中王朝富再传给洪仓声、洪俊耀、张年昇、郭朝宗,而洪仓声再传给王国闵[2]:271。叶进益弟子洪石玉则传承给洪绍辉、洪新南、黄德耀[2]:272。叶进益弟子廖再顺则传承给洪瑞福、洪玉寅、黄信凯[2]:272

叶进禄这边的传承,则有儿子叶明山、叶明吉,还有黄春泰、江春祥、周枝勇、刘文通、潘丰富、潘枝来、潘顺松、陈玉新等人[2]:283

周老全系统

[编辑]

周老全为清末安平人,师承不明[2]:301。其弟子除儿子周国材、周金皮、周阿川外,还有陈清山、王海风、王海绽等人[2]:301。王海风、王海绽兄弟所传的弟子有郑得兴、王明城[2]:301

注释

[编辑]
  1. ^ 《台海使槎录‧卷二》:“水仙宫并祀禹王、伍员、屈原、项羽,兼列奡,谓其能荡舟也。庙中亭脊,雕镂人物、花草,备极精巧,皆潮州工匠为之。”
  2. ^ 台北市万华区当时是全台美术灯制作工厂的集中地[3]:23
  3. ^ 云林北港人[2]:201
  4. ^ 高雄人[2]:201
  5. ^ 新竹人[2]:201
  6. ^ 传统匠师除剪黏本身以外,对于泥塑、堆花、交趾陶、彩绘、书法也要掌握[2]:210
  7. ^ 台南佳里人[2]:201
  8. ^ 台南官田人[2]:201
  9. ^ 台南佳里人[2]:201
  10. ^ 台南佳里人[2]:201
  11. ^ 台南新营人[2]:201
  12. ^ 云林北港人[2]:201

参考来源

[编辑]
  1. ^ 1.0 1.1 李干朗. 《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 远流. 2003-07-01: 131. ISBN 957-32-4957-X.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陈丁林. 《臺南剪黏工藝研究》.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6-05: 174–189. ISBN 978-986-04-8648-3. 
  3. ^ 3.0 3.1 3.2 3.3 3.4 3.5 黄秀蕙. 《巧手天成──剪黏大師王保原的尪仔人生》.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1-11. ISBN 978-986-02-99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