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岔村
外观
陶岔村 | |
---|---|
村 | |
陶岔村在河南省的位置 | |
坐标:32°40′09″N 111°42′44″E / 32.6693°N 111.7123°E | |
国家 | 中国 |
县 | 淅川 |
邮编 | 474475 |
车牌 | 豫R |
陶岔村,原名陶家岔,[1]是中国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九重镇下辖的一个行政村。世界上最大的自流引水工程[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引水渠陶岔渠位于陶岔村,因此陶岔村有“渠首”之称。
地理环境
[编辑]陶岔村地处丹江口水库东岸,在汤山、禹山、杏山三山之间。从陶岔渠到陶岔村分布有两公里宽的生态林。陶岔的南部和西南部分别是湖北省老河口市和丹江口市。[2]
历史
[编辑]故事传说
[编辑]传说原古时期,陶岔一马山川,二郎神追太阳经过陶岔,并在此休憩,他放下担子,担子一头就成了汤山,另一头就成了禹山。他站起来松松腰带,抖抖裤管,抖出来的灰尘变成了杏山。然后他又喝了丹江水,磕了磕鞋子里的石头、沙粒,轻轻松松上路继续追太阳。二郎神走后,磕出的鞋灰,变成了一座“石盘岗”,就是现在的陶岔街。[3]
近代史
[编辑]1952年,时任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视察黄河提出“南水北调”的设想后,经过专家学者们的勘探调查,陶岔成为引水渠的首先地。1969年1月26日,陶岔渠在陶岔村石盘岗开工。
2009年12月28日,丹江口水库的副坝——陶岔渠首枢纽工程动工,工程建成后将成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标志性建筑,成为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新坐标。[4]
参看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2004从该村出土的《重建火德星君庙碑》载:“……陶家岔旧有行宫,考其碑碣……乾隆戊……近倾圮矣……廪生彭应纶撰文,贡生彭应轸书,化主陶敬先。”
- ^ 2.0 2.1 南水北调淅川县移民16万. 大河网. 2009年7月28日 [2010年2月2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2月3日) (中文(简体)).
- ^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陶岔. 淅川政府网. 2005-03-24 (中文(简体)).[永久失效链接]
- ^ 陶岔渠首——中线工程“水龙头”. 南阳日报. 2011-09-21 (中文(简体)).[永久失效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