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太平洋台风季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975年太平洋台风季
气旋季总结图
气旋季长度
首个系统形成1975年1月21日
末个系统消散1975年12月29日
最强风暴
名称琴茵
 • 最高风速295 km/h(185 mph)
1分钟平均风速
 • 最低气压875 hPambar
气旋季统计
热带低压数39 (1非官方)
风暴数20
台风数14
超级台风数3
死亡人数>229,195(有史以来最致命的台风季
财产损失>$13.5亿(1975年年美元
太平洋台风季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5年太平洋台风季泛指在1975年全年内的任何时间,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西的太平洋水域,以及南中国海所产生的热带气旋。虽然有关方面并没有设下本台风季的指定期限,但大部分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通常都会于五月至十二月期间形成。

本条目的范围仅局限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西的太平洋及南中国海的水域。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东的太平洋水域产生的风暴则被称为飓风,并被列入1975年太平洋飓风季

以下各热带气旋资讯以热带气旋存在期间的最强形态为准。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等级
等级 风速
超级台风 ≥130
≥240公里每小时
台风 63–129节
118–239公里每小时
热带风暴 34–62节
63–117公里每小时
热带低压 22–33节
41–62公里每小时

已被国际命名的热带气旋[编辑]

台风露娜 (Lola)[编辑]

PAGASA:Auring

1级 台风(SSHWS
 
持续日期1975年1月21日-1975年1月28日
强度130 km/h(80 mph(一分钟) 
975 hPambar

热带风暴玛媚 (Mamie)[编辑]

热带风暴(SSHWS
 
持续日期1975年7月26日-1975年7月30日
强度75 km/h(45 mph(一分钟) 
992 hPambar

台风莲娜 (Nina)[编辑]

PAGASA:Bebeng

4级 超级 台风(SSHWS
 
持续日期1975年7月30日-1975年8月6日
强度250 km/h(155 mph(一分钟) 
900 hPambar

7月29日,一个热带扰动菲律宾海的一道槽线内生成,翌日即加强为热带低压04W和向西南移动。7月31日,该热带低压移动速度减慢,及后开始急剧增强为热带风暴和转向西北移动,获命名为“莲娜”。由于一个亚热带高压阻碍妮娜再往北转向,所以它在8月1日增强为台风后,便采取西北偏西继续移动。

莲娜于8月2日再作爆发性增强,侦察机报告表示莲娜的中心气压一日之内下降了65百帕斯卡;风力也从65(75英里每小时、120公里每小时)跃升至130节(150英里每小时、241公里每小时),晚上时分更达致巅峰强度135节(155英里每小时、250公里每小时)。[1]8月3日正午,它以100节(115英里每小时、185公里每小时)的风力在台湾花莲市附近登陆。

莲娜登陆后受中央山脉影响威力减弱,并于下午4时左右由台中港附近出海,进入台湾海峡。8月4日,莲娜在福建晋江登陆,[2]之后继续向西北方向前进,跨越江西湖南两省,翌日在湖南常德附近突然转向,北渡长江直入河南。往后三日,它先后经过泌阳驻马店等地。在这里受到南下的冷空气影响,加上河南山区的地形因素,冷空气与妮娜的水汽发生了剧烈的垂直运动,造成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3]最终引致板桥水库等62座水库溃坝。8月8日,莲娜转向西南移动,不久后消散。

台风奥娜 (Ora)[编辑]

PAGASA:Diding

1级 台风(SSHWS
 
持续日期1975年8月9日-1975年8月15日
强度120 km/h(75 mph(一分钟) 
970 hPambar

台风菲利斯 (Phyllis)[编辑]

PAGASA:Etang

4级 台风(SSHWS
 
持续日期1975年8月11日-1975年8月18日
强度220 km/h(140 mph(一分钟) 
920 hPambar

台风丽妲 (Rita)[编辑]

1级 台风(SSHWS
 
持续日期1975年8月17日-1975年8月24日
强度150 km/h(90 mph(一分钟) 
965 hPambar

热带风暴苏珊 (Susan)[编辑]

热带风暴(SSHWS
 
持续日期1975年8月25日-1975年9月3日
强度95 km/h(60 mph(一分钟) 
985 hPambar

台风戴丝 (Tess)[编辑]

2级 台风(SSHWS
 
持续日期1975年9月1日-1975年9月10日
强度175 km/h(110 mph(一分钟) 
945 hPambar

热带风暴维奥娜 (Viola)[编辑]

PAGASA:Gening

热带风暴(SSHWS
 
持续日期1975年9月4日-1975年9月8日
强度85 km/h(50 mph(一分钟) 
995 hPambar

台风云妮 (Winnie)[编辑]

1级 台风(SSHWS
 
持续日期1975年9月8日-1975年9月12日
强度120 km/h(75 mph(一分钟) 
980 hPambar

台风爱丽斯 (Alice)[编辑]

PAGASA:Herming

1级 台风(SSHWS
 
持续日期1975年9月15日-1975年9月21日
强度140 km/h(85 mph(一分钟) 
970 hPambar

台风比蒂 (Betty)[编辑]

PAGASA:Ising

2级 台风(SSHWS
 
持续日期1975年9月17日-1975年9月24日
强度175 km/h(110 mph(一分钟) 
950 hPambar

台风柯娜 (Cora)[编辑]

PAGASA:Luding

3级 台风(SSHWS
 
持续日期1975年9月30日-1975年10月9日
强度195 km/h(120 mph(一分钟) 
945 hPambar

热带风暴桃丽斯 (Doris)[编辑]

热带风暴(SSHWS
 
持续日期1975年10月2日-1975年10月7日
强度100 km/h(65 mph(一分钟) 
985 hPambar

台风爱茜 (Elsie)[编辑]

PAGASA:Mameng

4级 超级 台风(SSHWS
 
持续日期1975年10月8日-1975年10月15日
强度250 km/h(155 mph(一分钟) 
900 hPambar

1975年10月9日,一热带低压关岛西南偏西约740公里处形成,向西北偏西移动,并在10月10日加强为一强热带风暴,命名为爱茜。10月11日,爱茜加强成一台风,并在之后一天内爆发性加强,其中心风速气压在24小时内下降69百帕斯卡至900百帕斯卡;中心风速则增加至每小时约240公里。随后爱茜穿越巴士海峡进入南中国海。其强度有所减弱,最高风速约为每小时205公里,环流直为555公里。进入南中国海以后,爱茜受向西伸展之热带副高引导,转向较偏西方向移动,穿越南中国海北部。

台风霍萝茜 (Flossie)[编辑]

1级 台风(SSHWS
 
持续日期1975年10月19日-1975年10月23日
强度130 km/h(80 mph(一分钟) 
970 hPambar

热带风暴嘉丽丝 (Grace)[编辑]

PAGASA:Oniang

热带风暴(SSHWS
 
持续日期1975年10月24日-1975年11月4日
强度110 km/h(70 mph(一分钟) 
985 hPambar

热带风暴凯伦 (Helen)[编辑]

PAGASA:Pepang

热带风暴(SSHWS
 
持续日期1975年11月1日-1975年11月4日
强度85 km/h(50 mph(一分钟) 
1000 hPambar

台风艾黛 (Ida)[编辑]

2级 台风(SSHWS
 
持续日期1975年11月5日-1975年11月14日
强度155 km/h(100 mph(一分钟) 
950 hPambar

台风琴茵 (June)[编辑]

PAGASA:Rosing

5级 超级 台风(SSHWS
 
持续日期1975年11月15日-1975年11月24日
强度295 km/h(185 mph(一分钟) 
875 hPambar

未被国际命名的热带气旋[编辑]

除了被日本气象厅命名的热带气旋外,还有一些没被命名的热带低压和被联合台风警报中心认为是热带风暴的热带气旋。

热带低压02W[编辑]

热带低压(SSHWS
 
持续日期1975年4月22日-1975年4月28日
强度45 km/h(30 mph(一分钟) 
1005 hPambar

热带低压05W[编辑]

PAGASA:Katring

热带低压(SSHWS
 
持续日期1975年8月5日-1975年8月7日
强度55 km/h(35 mph(一分钟) 

热带低压[编辑]

8月10日凌晨5时于南中国海中部生成,香港天文台及澳门气象局先后升格为热带低压,后两度登陆海南岛南部,再于8月14日凌晨在香港西部。两地气象部门曾两度悬挂热带气旋警告信号。

热带低压(SSHWS
 
持续日期1975年8月10日-1975年8月14日
强度55 km/h(35 mph(一分钟) 

热带低压18W[编辑]

PAGASA:Neneng

热带低压(SSHWS
 
持续日期1975年10月15日-1975年10月17日
强度55 km/h(35 mph(一分钟) 
1002 hPambar

热带低压24W[编辑]

PAGASA:Sisang

热带低压(SSHWS
 
持续日期1975年12月26日-1975年12月30日
强度55 km/h(35 mph(一分钟) 

热带低压25W[编辑]

热带低压(SSHWS
 
持续日期1975年12月26日-1975年12月30日
强度55 km/h(35 mph(一分钟) 

热带气旋名单[编辑]

  • Agnes
  • Bonnie
  • Carmen
  • Della
  • Elaine
  • Faye
  • Gloria
  • Hester
  • Irma
  • Judy
  • Kit
  • Lola 1W
  • Mamie 3W
  • Nina 4W
  • Ora 6W
  • Phyllis 7Ws
  • Rita 8W
  • Susan 9W
  • Tess 10W
  • Viola 11W
  • Winnie 12W
  • Alice 13W
  • Betty 14W
  • Cora 15W
  • Doris 16W
  • Elsie 17W
  • Flossie 19W
  • Grace 20W
  • Helen 21W
  • Ida 22W
  • June 23W
  • Kathy
  • Lorna
  • Marie
  • Nancy
  • Olga
  • Pamela
  • Ruby
  • Sally
  • Therese
  • Violet
  • Wilda
  • Anita
  • Billie
  • Clara
  • Dot
  • Ellen
  • Fran
  • Georgia
  • Hope
  • Iris
  • Joan
  • Kate
  • Louise
  • Marge
  • Nora
  • Opal
  • Patsy
  • Ruth
  • Sarah
  • Thelma
  • Vera
  • Wanda
  • Amy
  • Babe
  • Carla
  • Dinah
  • Emma
  • Freda
  • Gilda
  • Harriet
  • Ivy
  • Jean
  • Kim
  • Lucy
  • Mary
  • Nadine
  • Olive
  • Polly
  • Rose
  • Shirley
  • Trix
  • Virginia
  • Wendy

参考资料[编辑]

  1. ^ 存档副本 (PDF). [2009-11-1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0-02-02).  JTWC's ATCR on the 1975 typhoon season
  2. ^ 存档副本. [2006-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3-13).  Pan Jiazheng, the progress of the 1975 flood
  3. ^ 江华、喻尘. 天水. 南方都市报. 2010年8月11日 [2012年8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2月13日). 

参见[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