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唐式镇墓兽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三彩加蓝人面镇墓兽 唐 河南洛阳出土 藏于国立历史博物馆

唐式镇墓兽是流行于隋唐时期墓葬的镇墓兽,是受胡汉融合下的产物,其形象由多种形象(动物)组成,又称复合式镇墓兽,取其融合之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镇墓人俑,也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人面跟兽面之分;而隋唐时期则以蹲踞式为主,面目狰狞、冷酷。兽面的形象丰富。除了有北朝时期就有的狮面外,还出现了虎的造型。《葬书》有云:“𫖯者,低头府状之义,言柔顺而无蹲踞之凶也。”。唐代镇墓兽是继楚式镇墓兽之后另一个发展高峰[1][2]

唐代镇墓兽除了历代镇墓兽驱鬼避邪以安抚死者亡魂外,更有恫吓盗墓、守卫墓葬的功能。这与当时的厚葬风,与其所造成的猖獗的盗墓现象有关。

中国文化深受儒家影响,在儒家经典《中庸》有云:“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生,孝之至也。”这种观念在《荀子・礼论》亦有论述。深受这种价值观影响,人们把“养生”与“送死”看得等同重要,并将“送死”视为衡量孝道很重要的一个标准,这对中国数千年来的丧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世人以丧葬的厚薄衡量孝道,葬风遂兴,尤以唐代为最。墓葬中大量的宝物,提供盗墓者丰富的资源,盗墓之风亦随之盛行。而盗墓现象,又反过来影响了中国古代的丧葬制度与丧葬习俗。

唐代的狗面镇墓兽即为这种风气下的产物。《说文解字》曰:“狗,叩也,叩气吠以首。”《风俗通义・礼典》也说:“俗说狗别宾主,善守卫,故著四门,以辟盗贼也。”在墓葬中出现,乃取狗平时可以可以看家护院,期望能守卫墓主人及其财产。[3]

造型内涵

[编辑]

历代镇墓兽的相貌,多元于当时的民间信仰传说,也有外来文化造成的影响。

唐代,镇墓兽不是真正存在的动物,而是多种动物特征的组合体,其每个局部都有其造型与意义。古人根据优势集中的原则,综合多种动物特征,以达到镇墓效果。唐代的样式很多,经历了从兽面到人面和从受刑到人形(有人称之为天王俑武士俑)的发展过程,唯独不变的是其威严严肃的表情、头顶的犄角翅膀

唐代神狮崇拜

[编辑]

中国最早的狮子,是在汉代时期做为礼品从西域运来,当时汉人富有尚武的精神,他们崇拜刚健勇猛,因此非常欣赏狮子。与此同时,佛教也传入中国,佛教认为狮子是维护佛法的神兽。在古印度等地,常借由狮子表示佛的威严与佛教徒的勇猛。随着汉代佛教的广泛传播,对于狮子的崇拜逐渐形成。在唐代,尚武精神与佛教大为流行,因此神狮崇拜,也成为镇墓兽造形的来源。

虎为百兽之王

[编辑]

在盛唐时期,狮的样貌为主流,但是已演变成头部生角,口长尖牙的怪兽。虎具有压胜避邪的功能,在《后汉书・礼仪志》中刘向注引的轶闻中就有相关的纪载。在《述异记》中有云:“汉中山有虎生角。道家云:虎千年则牙锐而角生。”可见镇墓兽在此时被赋予的形象更为神武、神性也更浓厚。其形体也较先前高大许多,俨然在墓葬俑群中有主体的地位。

面部一般多是狮面或虎面,以达到更好的威吓盗墓者的作用。不尽是因其威仪的外表,更因狮子与佛教的关系,虎为百兽之王。

犄角特征

[编辑]

头顶的犄角,继承了楚式镇墓兽的鹿角造型。鹿在古代一直被认为可以带来吉祥的动物,取鹿角以代表鹿。另有一说,鹿能吃,因此以鹿身上最有灵气的鹿角作装饰以避毒避邪。

翅膀特征

[编辑]

翅膀的特征与的形象相关。与楚式镇墓兽中,引魂升天的义涵类似,加上翅膀,期望给死者一个安宁的着落之所。另一种说法则是,镇墓兽的翅膀与的翼形状相似。鹰为空中最强的禽类,与狮身作结合,诚如如“狮”添翼般,可以强化镇墓的功能。这种造形可能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而产生。

“抓蛇”、“吃蛇”貌

[编辑]

盛唐晚唐的墓葬出土的镇墓兽往往手中抓蛇。蛇生活于地洞或墓葬中,对死者尸体或陪葬物造成损害,对死者亡灵造成打扰与威胁。因此有抓蛇或吃蛇的造形设计,有警示与预防危害的功能。[3][4]

使用制度

[编辑]

墓主阶级

[编辑]

有镇墓兽出土的墓,大部分的墓主身份显赫,但是这并不能说明镇墓兽仅为统治阶级和上流社会所独享的陪葬品。

丧葬僭越历代都有,以富商居多,倚仗其财势,抬高社会地位,丧葬之举也逾越法律所限。在唐高宗时期,商人丧葬的僭越就已存在。根据目前的考古资料,镇墓兽的僭用则出现于唐玄宗时期。

随着时间的推移,镇墓兽的使用,从仅限于统治阶层,逐渐开放,到了唐代中期,甚至扩展至庶民阶层。这与唐代庶民生活富庶及厚葬风相关。

镇墓兽的摆放位置

[编辑]

唐代多单室墓,有土洞和砖砌两种,墓室及甬道多呈刀把形。对目前的出土墓葬进行分析,可以将镇墓兽的摆放位置分为三类:

一、置于墓室口内,朝向墓门而立 
二、置于墓室口,相互或与武士俑面对面朝向甬道而立 
三、至于甬道的龛内,朝向甬道而立

其中,第一种最为常见,尤以李唐王朝的统治中心――陕西河南出土最多,应该是最常用的摆放方式。伴随一对镇墓兽出土的,通常是一对武士俑或一对天王俑,但是两者之间的摆放位置关系并不固定。[3]

演变

[编辑]

唐朝初期具有雄伟的气势,唐中期则华丽而写实,至后期生动质朴。制作手法从陶上彩绘,到唐三彩,至素胎陶制,显现了其墓葬地位的演变。在形象塑造方面,继承了前朝的雕刻技法并吸收当时的绘画技巧,整体艺术形象更为华丽。

初唐时期

[编辑]

镇墓兽多有铠甲,兽头上均有或长或短的独角或弯曲双角,身姿挺拔,肩部均有捏塑的扇形翼,背部有鬃毛,前足直立,后足弯曲作蹲踞状,尾贴身上翘。均为兽身,大多为狮面,有的则四虎面,面容君凶猛恐怖。

厚葬风盛行,注重陪葬品。镇墓兽多成对,且伴随武士俑出现。造型简洁,多为陶质,大部分以黑色粉彩描绘眉、眼、鼻、嘴和胸毛,或周身会红色粉彩。没有过多细节的刻画,仅简要制作五官和形式化的犄角和翅膀。细节层次,一般以线刻为主。表现了庄严的气势与肃穆的墓葬精神。

盛唐时期

[编辑]

由于厚葬风的盛行与三彩工艺的出现,上层阶级的墓主墓葬出现的镇墓兽多躯体高大,著作精美,装饰华丽,诱彩鲜丽。高宗时期,镇墓天王俑,逐渐取代武士俑。

镇墓兽制作的鼎盛期,作工精细、形象写实。武士俑基本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成对的天王俑。人面头上独角增高,双耳增大,脸部装饰增多,面目狰狞,背部饰有鬃毛,肩负双翼,形像凶猛;兽面头上双角增长,角端分叉,背部竖毛增多,爪状足。孝文帝的措施加速了外来胡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交流,这也体现在丧葬方面。渐渐地,胡人面的镇墓俑取代了狮面镇墓俑。这也可能与胡人给人的印象都是威猛彪悍有关。

此时期的镇墓兽都是用三彩陶釉烧制而成,制作精巧,釉彩华丽,尺寸较大。多先用模印,在进行细节的雕刻与捏塑。兽面的双角增长,角端分叉,爪状足

中唐时期

[编辑]

外貌仍保持传统特征,但有明显衰落的迹象,盛唐高大精美的镇墓兽已不复见。

丧葬仪式的变革,使得镇墓兽的制作出现衰落退化的现象,多已不施釉彩、制作简陋、躯体矮小、造形简单,大多不成对出现,与天王俑一同置于墓门附近。简单肃静给人更为朴实生动的感觉。

晚唐时期

[编辑]

安史之乱影响,藩镇割据,政权以平息叛乱为主,无暇顾及经济文化发展,丧葬制度也受影响,随葬镇墓兽的风俗也随之消失。[5]

唐代镇墓兽存在的意义

[编辑]

唐代镇墓兽存在于初唐至中唐,是唐代义降在吸收汉代辟邪兽特点的基础,综合多种动物形象而创造出来的怪兽。显示了唐代匠师丰富的想像力,并反映了唐代的厚葬之风与习俗的变化,体现唐代陶俑的陶瓷制造水平与雕刻、绘画技术。[5]

转变与式微

[编辑]

唐朝后期丧葬仪式的改变

[编辑]

唐朝后期的丧葬仪式多以地面上为主,以人们看的见的方式炫耀自己的财富与地位,此乃是丧葬仪式的一大变革。对于地面上丧葬仪式的重视逐渐增加,相反的,对于陪葬品的关注也就下降了,使得镇墓兽的制作逐渐衰落。

安史之乱的影响

[编辑]

在安史之乱后,国家战争频繁,社会动荡不安,人民把求死后的安宁转为希望现实生活的幸福与富足。丧葬习俗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用来威吓盗墓人的镇墓兽已经被陶与陶牲畜俑取代。这一时期的墓室样式、随葬品的选择、墓地的位置,多是根据当时割据地区内各自的风水制度来安排,并与死者后裔的兴衰相关。镇墓兽作为墓葬重要冥器也随丧葬习俗改变而衰败。

外来文化的影响

[编辑]

除了兽面之外,也有人面兽身的造型。其中,人面的五官的胡人特征,显示了当时文化交流的情形

镇墓兽造型虽与埃及的狮身人面像相似,但两者却是自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及生活习俗皆不相同的两个民族创造的。两者之间,是否有继承或相互影响的关系,尚不能确认。[3][4]

参考文献

[编辑]
  1. ^ 王诗涵. 從長沙地區戰國早,中期帶鎮墓獸楚墓看葬俗的傳播與轉換. 早期中国史研究: 89-117. 
  2. ^ 张成. 魏晉鎮墓獸俑分期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务论文. 2010年5月: 1-78. 
  3. ^ 3.0 3.1 3.2 3.3 杨学晨. 唐代鎮墓獸二題. 跨世纪. 2009, 十七 (一): 158-159. 
  4. ^ 4.0 4.1 李峰、陈涛吉. 盛唐“鎮墓獸”形象內涵解讀──兼談鎮墓獸所體現的中西文化交流問題.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1月, 二十四 (一): 48~53. 
  5. ^ 5.0 5.1 陈丽萍、朱伟. 美術大觀"藝術理論". : 70~71.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