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宪封禁古令埔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坐标22°37′55″N 120°35′52″E / 22.631876°N 120.597893°E / 22.631876; 120.597893 奉宪封禁古令埔碑台湾客家语四县腔:fung hianˋfungˊgim guˋlin puˊpiˊ [1]),又名民蕃境界古令埔碑,原址位于台湾屏东县内埔乡老埤村,内容为台湾府知府汪楠明令禁止福佬人客家人开垦马卡道原住民的土地。

林杞生在老埤五谷庙重建的封禁古令埔碑。

历史[编辑]

古令埔,位于今日的屏东县万峦乡五沟水庄东北方,大武山脚下的河川冲积地,范围为万峦乡成德村、赤山村、万金村、内埔乡老埤村、中林村东方地带,以及东港溪上游牛角湾溪一带约20平方公里,为平埔族所住[2]

台湾清治时期,嘉庆年间时,凤山福佬人伍和裕曾向官府申请开垦此地,此事引起锺麟江为首的内埔客家人抗拒,发生冲突。经四年缠讼,于嘉庆二十年(1815年)凤山县府才结案公告立此碑。内文严禁闽、粤人占垦古令埔地,亦不许屯办、通事、土目按地私抽等,以维该地出入有门,然准熟番自行垦耕。[1][2][3]

碑体高一点六七米、宽一米、厚十三公分[2][4]。原位于阿马湾溪南边保安林,1899年改移到今老埤村东北方的土地公庙旁,后再移到老埤[4]。这碑的命令让平埔族得以长期开垦安居于此,没有被闽、粤居民占领[2]台湾日治时期伊能嘉矩来到老埤村,发现该村九成还是为平埔族的马卡道族[3]。1935年12月,日本政府将此碑依《史迹名胜天然纪念物保存法》列为国指定史迹及天然物保存名单,加以保护,称为“民蕃境界古令埔碑”[4][5]。日本政府并把古令埔在成德村牛角湾一带划为保安林,直到台湾战后时期树林才被砍伐,土地转给退伍军人与转卖附近居民[2]

该碑在今日老埤村福泰路上的一棵大榕树下时,因后来大榕树被砍伐,碑体被压坏成数块,移到老埤村活动中心旁的五谷宫的金亭附近。据老埤村民潘兴旺所言,石碑之前在大树旁时还曾作猎人磨弓箭的磨刀石。1970年代,内埔乡公所所长林杞生,请内埔当地的刻石师父重新打造一块新碑,质地大理石,字漆金漆,背面还有“中华民国六十四年八月内埔乡长林杞生重建”的金字。依1992年的采访,当时老埤村没有人知道石碑的由来,误会是出自嘉庆帝,把碑作为嘉庆君游台湾的证明,还有民众在二十多年前盖间祭拜嘉庆帝的庙宇——嘉龙宫。 [2]

除此外,六堆天后宫庙方也在于天后宫靠昌黎祠的墙壁,重刻一仿古新刻碑石[1][2][3],但略去题捐且有误谬之处[4]。并撰文解释当初他们客家人担心伍和裕等闽人占据山脚会让水源被断,以及指责闽人“屡次谋反”、“蹂躏府县”、“生灵荼毒”,担忧闽人造反时他们不能“勤王奉公”,经“慎思熟虑”后当时才会在夜半纵火烧光闽人的草寮。[6]

嘉龙宫

碑文[编辑]

正文[编辑]

题捐[编辑]

老埤五谷庙与此碑

注释[编辑]

  1. ^ 即台湾府知府汪楠。
  2. ^ 按察使衔分巡台湾兵备道糜奇瑜

参考[编辑]

  1. ^ 1.0 1.1 1.2 奉憲封禁古令埔碑. 台湾客庄文化数位典藏网站. 中华民国客家委员会. [2016-05-10] (中文(台湾)). [永久失效链接]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郑慧玟. 〈封禁古令埔碑落難老埤〉. 《六堆风云》 (六堆风云杂志社). 1992-09, (第39期) (中文(台湾)). 
  3. ^ 3.0 3.1 3.2 曾喜城. 老埤阿立祖祠. 《台湾时报》. 2011-01-06 (中文(台湾)). 
  4. ^ 4.0 4.1 4.2 4.3 4.4 吴永华. 〈民蕃境界古令埔碑〉. 《台灣歷史紀念物:日治時期台灣史蹟名勝與天然紀念物的故事》. 晨星出版社. 2000-05-30. ISBN 9575838602 (中文(台湾)). 
  5. ^ 李汾阳. 〈日治時期的文化資產保存及法規〉. 《文化資產概論》. 秀威资讯. 2010-07-01. ISBN 9789862215258 (中文(台湾)). 
  6. ^ 刘正一. 〈【六堆珍貴文獻】六十庄民共襄盛舉合建六堆內埔天后宮 頭擺人蓋團結真係冇滑虛〉. 《六堆风云》 (六堆风云杂志社). 1992-05, (第35期) (中文(台湾)). 
  7. ^ 7.0 7.1 奉憲封禁古令埔碑. 台湾记忆. 中华民国国家图书馆. [2016-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03)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