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亚
此条目或其章节极大或完全地依赖于某个单一的来源。 (2023年5月22日) |
张秀亚 | |
---|---|
出生 | 1919年9月16日 中华民国直隶省沧县 |
逝世 | 2001年6月29日 美国 | (81岁)
国籍 | 中华民国 |
职业 | 作家 |
张秀亚(1919年9月16日—2001年6月29日),台湾知名女作家,河北沧县人,圣名则济利亚(Cecilia),笔名陈蓝、张亚蓝、心井等,北平辅仁大学西洋语文系学士、历史研究所硕士。曾任静宜大学、辅仁大学研究所教授。天主教南京教区主教于斌枢机之弟妹。创作风格新颖清丽,意境深远,著作有诗、散文、小说、翻译、艺术史等八十余种,诗人痖弦誉其为“美文大家”。[1]著作本身以散文最为著称,其作品曾被译为韩、法及英文,并有多篇散文获选编入国高中及大学补充教材中。[2]作品曾获台湾首届中山文艺奖、中国文艺协会首届文艺章、亚洲文学基金会文学贡献奖等多种奖项等。[3]文学社团的参与上,张秀亚是“中国妇女写作协会”及“青年写作协会”的重要会员,2001年因其作品对东西文化交流之贡献,其生平列入美国会纪录。2005年中华民国文建会国立台湾文学馆发行《张秀亚全集》,全集共15册,依文类分卷,依序为诗卷1册,散文卷8册,小说卷5册,翻译卷5册,艺术史卷4册,资料卷5册,收录张秀亚自1934年开始创作以来六十八年间的作品,包括已出版的六十三本及未结集之作。
生平
[编辑]1919年出生于河北省沧县,父张里鹏 (字云鹏),母陈芹,排名幺女。7岁随全家迁居天津,入天津天主教贞淑小学,是张秀亚接近文学的开始。[4]9岁开始于报纸之儿童周刊发表作品。12岁考入河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院(今天津艺术学院),同窗有日后的女作家罗兰、王怡之。15岁在《益世报》的文学周刊分别发表诗作〈夏天的晚上〉、〈秋之夜〉。发表文章时,以“陈蓝”的名字写散文,以“张亚蓝”的名字写小说同书评,用本名“张秀亚”写些小诗,经常发表园地有《益世报》、《国闻周报》、《大公报》。[5]17岁第一本短篇小说集《大龙河畔》于天津海风社出版,不数年便赢得“北方最年轻女作家”的美誉。[1]19岁考入北平辅仁大学中国文学系,次年转入西洋语文学系,毕业后考入辅大研究所史学组,后任英文系讲师。1943年,到四川重庆任《益世报》文艺副刊“语林”主编,同年和天主教南京教区于斌主教之弟于犂伯在重庆真原天主堂结婚。1944年第一个儿子于若瑟出生即夭折。1945年,儿子于金山出生。1946年,回北京辅仁大学任教。1947年,女儿于德兰出生,同年由新闻记者公会选为行宪后首届中华民国国民大会代表。1948年,来到台湾。来台后不再以陈蓝、张亚蓝两个笔名,但以“心井”在中央日报发表文章。[6]1949年,她的长诗〈她呵,我们的好母亲〉获妇联会新诗首奖。1952年,以本名张秀亚出版在台湾第一本散文集《三色堇》。[1]1958年任台中静宜英专(今静宜大学)教授,讲授翻译课程。1965年,辅仁大学在台复校后,回辅大任研究所教授讲授英美文学与写作。1973年受邀在美国新泽西州西东大学担任讲座。2001年6月29日在美国去世。[3]
创作经历与著作
[编辑]张秀亚早期诗、散文、小说三种文类并进,文风梦幻。四〇年代末来台后,人生历练导致创作题材转变,散文以婚姻与忆旧为创作主题,如《三色堇》、《牧羊女》、《凡妮的手册》等。1957出版《湖上》时,张秀亚自言创作风格已有所转变,五〇年代末期开始写田园生活,以及种种质朴的人物素描,以平凡生活、琐碎题材入文。七〇年代,由于经常应邀报章杂志书写专栏,抒情味稍转淡,其散文加重了哲理性沉思、文学艺术评论及读书心得,《人生小景》等内容夹叙夹议,展现其晚年人生哲学。八〇年代后因病痛及生活不便所苦,创作锐减。[7]张瑞芬将1973年出版的《水仙辞》、1979年出版的《湖水・秋橙》与六〇年代的《北窗下》并列为张氏散文技艺的三个高峰。[8]
而诗歌主题则大多歌咏自然,描写花草风露、季节递擅。对于大学时代写的散文诗,张秀亚亦自评其创作初期风格是“多幻想,缺少著乐观的情调以及现实主义的色彩”。[9]在小说创作上,短篇小说集〈在大龙河眸〉,在艺术上承袭京派的文学风格,以诗化的写实技巧,描写平民百姓的生活与北方风情。来台后受吴尔芙等女性作家影响,《女儿行》等作品开始具实验性的尝试。[6]痖弦在张秀亚全集总论中提到张秀亚的小说“小说是‘静剧式’的,重视氛围的‘诗的小说’”。[1]
张秀亚自1934年起近七十年的创作生涯中,著作涵盖论述、诗集、小说、散文、合集、全集、翻译等,共计八十余本。《张秀亚全集》于2005年,由国家台湾文学馆出版,共十五册。
论述
[编辑]- 《西洋艺术史纲》(11册)雷文炳、张秀亚撰,台中光启出版社,(11册)邮购出版社出版,1964年[注 1]
- 《给年青人》,香港山边社,1981年11月
诗集
[编辑]- 《青苔诗集》,天津出版,1937年
- 《水上琴声》,彰化乐天出版社 1956年12月
- 《我的水墨小品》,台北道声出版社 1978年6月
- 《爱的又一日》,台北光复书局 1987年4月
小说
[编辑]- 《在大龙河畔》,天津天津北方文化流通社(海风丛书),1936年12月
- 《皈依》,山东保禄印书馆,1941年1月
- 《幸福的泉源》,山东保禄印书馆,1941年10月
- 《珂萝佐女神》,重庆红蓝出版社,1944年10月
- 《寻梦草》,台湾商务印书馆,1953年9月
- 《七弦琴》,高雄大业书店,1954年1月
- 《感情的花朵》,台北文坛社,1956年1月
- 《女儿行》,台中光启出版社,1958年8月
- 《那飘去的云》,台北三民书局,1969年7月
散文
[编辑]- 《三色堇》,台北重光文艺出版社,1952年6月
- 《牧羊女》,台北虹桥书店,1953年8月
- 《凡妮的手册》,高雄大业书店,1955年3月
- 《怀念》,高雄大业书店,1955年10月
- 《湖上》,台中光启出版社,1957年3月
- 《爱琳的日记》,台北三民书局,1958年5月
- 《少女的书》,台北妇女月刊社,1961年8月
- 《两个圣诞节》,台中光启出版社,1961年10月
- 《北窗下》,台中光启出版社,1962年5月
- 《张秀亚散文集》,高雄大业书店,1964年
- 《张秀亚选集》,高雄大业书店,1964年8月
- 《曼陀罗》,台中光启出版社,1965年5月
- 《我与文学》,台北三民书局,1966年12月
- 《心寄何处》,台中光启出版社,1969年9月
- 《书房一角》,台中光启出版社,1970年6月
- 《水仙辞》,台北三民书局,1973年2月
- 《天香庭院》,台北先知出版社,1973年7月
- 《人生小景》,台北水芙蓉出版社,1978年6月
- 《写作是艺术》,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78年8月
- 《诗人的小木屋》,台中光启出版社,1978年9月
- 《湖水.秋灯》,台北九歌出版社,1979年7月
- 《石竹花的沈思》,台北道声出版社,1979年8月
- 《白鸽.紫丁花》,台北九歌出版社,1981年7月
- 《海棠树下小窗前》,香港星岛出版社,1984年6月
- 《月依依》,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6年10月
- 《张秀亚人生情感散文》,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9月
- 《与紫丁香有约》,台北九歌出版社,2002年3月
合集
[编辑]- 《张秀亚自选集》,台北皇冠出版社,1971年11月
- 《秀亚自选集》,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75年1月
- 《张秀亚选集》,香港文学研究社,1978年
- 《张秀亚作品选》,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6月
- 《杏黄月》,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10月
- 《荷塘之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5月
翻译
[编辑]- 《圣女之歌》(德)韦非尔撰,张秀亚译,香港新生出版,1952年[注 2]
- 《心曲笛韵》郝思兰撰,张秀亚译,台中光启出版社,1959年[注 3]
- 《恨与爱》莫瑞亚珂撰,张秀亚译,台中光启出版社,1960年[注 4]
- 《回忆录》德兰撰,张秀亚译,台中光启出版社,1962年[注 5]
- 《改造世界》凯乐撰,张秀亚译,台中光启出版社,1962年[注 6]
- 《在华五十年》(陶明修女的传记)巴任撰,张秀亚译,台中光启出版社,1971年[注 7]
- 《论艺术》凯瑟等撰,张秀亚译,台北大地出版社,1972年
- 《自己的屋子》吴尔芙撰,张秀亚译,台北纯文学出版社,1973年[注 8]
全集
[编辑]- 《张秀亚全集1诗卷》,国家台湾文学馆,2005年3月
- 《张秀亚全集2散文卷一》,国家台湾文学馆,2005年3月
- 《张秀亚全集3散文卷二》,国家台湾文学馆,2005年3月
- 《张秀亚全集4散文卷三》,国家台湾文学馆,2005年3月
- 《张秀亚全集5散文卷四》,国家台湾文学馆,2005年3月
- 《张秀亚全集6散文卷五》,国家台湾文学馆,2005年3月
- 《张秀亚全集7散文卷六》,国家台湾文学馆,2005年3月
- 《张秀亚全集8散文卷七》,国家台湾文学馆,2005年3月
- 《张秀亚全集9散文卷八》,国家台湾文学馆,2005年3月
- 《张秀亚全集10小说卷一》,国家台湾文学馆,2005年3月
- 《张秀亚全集11小说卷二》,张秀亚 国家台湾文学馆,2005年3月
- 《张秀亚全集12翻译卷一》,国家台湾文学馆,2005年3月
- 《张秀亚全集13翻译卷二》,国家台湾文学馆,2005年3月
- 《张秀亚全集14艺术卷》,国家台湾文学馆,2005年3月
- 《张秀亚全集15资料卷》,国家台湾文学馆,2005年3月 全集
评价及影响
[编辑]文学评论者对张秀雅的评价,除了她作为女性文学的重要推手外,常以美文与富含乡土色彩谈论其作品,例如诗人痖弦称其为“美文大师”,在《张秀雅全集》的总论中提到:“张秀亚在无意识下所反映出的女性心灵世界,在今天看来特别具有前瞻意义,这样的探索,不但使在一个女性较多的环境中成长的她,找到属于自己艺术的驱动力,而写女性、表现女性、创造女性文学,也成为她一生的抱负与职志。”并提及“在台湾妇女写作运动中,张秀亚无疑是一位重要的燃灯者。她的写作活动,一直与妇女文运的脉搏紧密相扣,起著导引与示范的作用。”[1]同时痖弦认为张秀亚是一位充满乡土色彩的艺术家:“为农业时期与工业时期交替的台湾,画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像。那是台湾的黄金时代,如果有人问我们台湾的社会还没变复杂、混乱之前,台湾人想些什么,它们的梦是什么颜色,读一读张秀亚的散文就知道了。⋯⋯张秀亚作品体现了那个时代,她的散文,是台湾永远的田园诗歌。”[3]
傅如绢在其硕论中引用痖弦评价,并指出张秀亚的作品展现简净、韵致、想像等特质,是现代文学中“美文的传承者与发扬者”,继承并发扬中华女性文学“温柔敦厚的传统”。[6]
陈芳明则指出“(张秀亚)她的创作技巧值得注意的地方,并不是在地化,而是对于想像的不懈追求。她在五〇年代出版的五本散文集《三色堇》、《牧羊女》、《凡妮的手册》、《怀念》、《湖上》,相当出色的展现了文字的音乐性。⋯⋯这种审美原则,其实与现代主义的美学思维完全吻合。这是女性散文书写的一个重要突破。⋯⋯她的抒情、颂赞、哀伤、喟叹,可以说都是来自内心的呼唤,而张秀亚认为,这些都是现实事物‘更完全、更微妙、更根本的事实’。”[10] 而在诗坛影响上,陈芳明亦指出张秀亚最早的诗集代表作《水上琴声》具文学史意义:“在现代派诗人纷纷发声之际,她的诗集无疑是一九五〇年代稀罕的独唱者。⋯⋯由于她的诗集诞生最早,自有文学史的特殊意义,几乎后人讨论五〇年代诗坛时,张秀亚是不容缺席的。她使用诗的语言,仍然不脱五四白话诗传统的余绪,然而,在反共时期战斗诗与政治诗非常泛滥时,她的抒情姿态大约已预告了诗的另一种可能发展。”[11]
张秀亚的文友王怡之曾经说过:“在写实主义和口语文学风行的今天,张秀亚却兀自摇著唯美的象征之笔,默默地写她的微妙的诗情、凄迷的幻梦,使作品达到了清空灵妙的境界。”[12]
注释
[编辑]- ^ 《西洋艺术史纲》:(第1册,史前的艺术,近东的艺术,克里特的艺术--第2册,埃及艺术--第3册,希腊的艺术--第4册,罗马文化前的欧洲艺术,伊特鲁安的艺术--第5册,罗马的艺术--第6册,基督文化的初期艺术--第7册,拜占庭艺术--第8册,波斯的艺术,回教的艺术--第9册,北蛮的艺术中古前期的艺术--第11册,哥特艺术--第10册,罗曼尼斯克艺术
- ^ The song of Bernadette
- ^ The reed of God
- ^ Vipers tangle 法文原名: Le Noeud de Viperes
- ^ Autobiography of St.Therese of Lisieux, 据诺克斯(Ronald Knox)的英译本转译
- ^ You can change the world
- ^ Fifty years in China
- ^ A room of one’s own
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1.2 1.3 1.4 张, 秀亚; 痖, 弦. 〈張秀亞,台灣婦女寫作的燃燈人──從早期學私生活的發韌到「美文」創作版圖的完成〉《張秀亞全集1・總論》. 国家台湾文学馆. 2005: 5–26.
- ^ 封, 德屏. 〈全集,作家的文學生命〉《永不凋謝的三色堇——張秀亞文學研討會論文集》. 国家台湾文学馆. 2005: 5–7.
- ^ 3.0 3.1 3.2 于德兰 (编). 〈張秀亞女士生平傳略〉. 《甜蜜的星光──憶念張秀亞女士的文學與生活》. 台湾: 光启文化公司. 2003-09. ISBN 9789575464752 (中文(台湾)).
- ^ 张, 秀亚. 〈苦奈樹——我的生活及文藝道路〉《三色堇》. 尔雅. 1981: 133–150.
- ^ 张, 秀亚. 〈我與文學〉《我與文學》. 三民书局. 2006: 161–166.
- ^ 6.0 6.1 6.2 傅, 如绢. 《張秀亞散文研究》. 国立政治大学. 2005: 33–38、196–200.
- ^ 石, 晓枫. 〈作家的「隱性宣言」——張秀亞散文創作理論及其實踐〉《永不凋謝的三色堇——張秀雅文學研討會論文集》. 国家台湾文学馆. 2005: 207–211.
- ^ 张, 秀亚; 张, 瑞芬. 〈張秀亞的散文美學及其文學史意義〉《張秀亞全集2・導讀》. 国家台湾文学馆. 2005: 42–43.
- ^ 张, 秀亚. 〈艾琳的日記——寫作經驗二十年〉《張秀亞全集3》. 国家台湾文学馆. 2005: 170.
- ^ 陈, 芳明. 《霜後的燦爛——林海音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在母性與女性之間〉. 国立文化资产保存研究中心. 2003: 300.
- ^ 陈, 芳明. 《台灣新文學史・下》. 2021年12月二版. 联经. 2021: 452–455;467–469.
- ^ 夏, 祖丽. 〈張秀亞在享受人生〉《她們的世界》. 纯文学. 1973: 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