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贲 (社会学家)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徐贲(1950年),男,江苏苏州人,中国社会学家。美国马萨诸塞大学英语文学博士,美国加州圣玛利学院英文系教授,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兼职教授[1]

生平[编辑]

毕业于复旦大学,获马萨诸塞大学文学博士。曾任教于苏州大学外文系,现任美国加州圣玛利学院英文系教授。[2]

观点[编辑]

提倡民主、法制、公民教育。曾经多年在《南方周末》的自由谈等栏目发表文章,评论新闻及公共议题,推广普世价值及自由民主。截至2017年3月30日,其在南方周末的文章均已删除。

现时常在端传媒发表文章。他说我们需要避免用浪漫情调的群体亲密感、或者血缘感去设想群体的认同。现代中国成员的身份应当是中国公民,不是新浪漫主义的老百姓,也不是炎黄子孙。现代政治文化参与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使人们建立一种公民之间的文化开明(civility)和团结(solidaridy)观念。在《论黑暗时期的人性》一文中,阿伦特说:寻找亲密和亲情,这是被排斥在公共领域之外的群体的特征,对于纳粹统治下的犹太人,这种亲密性的代价是世界的失落(worldlessness),而这种表现是“因为共同可见世界的失落而寻找的心理补偿。亲情至密不是政治性的人际观系,也不是政治性联系的扭带。真正的政治扭带只能是公民友谊和休戚与共的团结,诉诸家人、血缘情谊,说明群体缺乏基础公民友谊和团结,群体成员也会丧失公众价值判断的独立”。

著作[编辑]

著作包括Situational Tensions of Critic-Intellectuals(1992)、Disenchanted Democracy(1999)、《走向后现代和后殖民》(1996)、《文化批评往何处去》(1998)、《知识分子和公共政治》、《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2008)、《统治与教育:从国民到公民》(牛津大学出版社,2012)等。[3]

著作列表[编辑]

  • 《走向后现代和后殖民》(1996)
  • 《文化批评往何处去:八十年代末后的中国文化讨论》(1998, 2011)
  • 《知识分子:我的思想和我们的行为》(2005)
  • 《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2008)
  • 《通往尊严的公共生活:全球正义和公民认同》(2009)
  • 《在傻子和英雄之间:群众社会的两张面孔》(2010)
  • 《什么是好的公共生活》(2011)
  • 《统治与教育:从国民到公民》(牛津大学出版社,2012)
  • 《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2013)
  • 《政治是每个人的副业》(2013)
  • 《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十八讲》(2014)
  • 《阅读经典:美国大学的人文教育》(2015)
  • 《经典之外的阅读》(2018)
  • 《暴政史:二十世纪的权力与民众》(2020)[4]
  • 《与时俱进的启蒙》(2021)
  • 《批判性思维的认知与伦理》(2021)
  • 《人文启蒙的知识传播原理》(2022)
  • 《西方人文经典讲演录》(2024)

参考资料[编辑]

  1. ^ 徐学勤. 徐贲 要让今天的人们恢复对启蒙的信心. 新京报. 2019-02-16 [2022-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1). 
  2. ^ 观点中国网 徐贲. [2013-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7). 
  3. ^ 爱思想网 徐贲. [2013-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06). 
  4. ^ 徐贲. 暴政史:二十世紀的權力與民眾. 香港: 牛津大学出版社. ISBN 9780190989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