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戴文采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戴文采
出生 (1956-03-26) 1956年3月26日68岁)
 中华民国台湾省苗栗县
职业作家
国籍 中华民国
体裁新诗散文戏剧小说评论编纂
代表作《天才书》、《哲雁》、《女人啊女人》、《那一夜在香港》、《我最深爱的人》、《蝴蝶之恋》、《在陌生的城市》、《我的邻居张爱玲》、《梦与智的旅程》、《今日菖蒲花》
奖项联合报小说奖梁实秋文学奖

戴文采(1956年3月26日—2020年8月1日),台湾苗栗人,原籍辽北西安。台湾作家。出版有小说、散文、评论、剧本、新诗等。[1]苗栗大同国小国立台中女中东海大学中文系毕业。

生平

[编辑]

中学开始创作,曾发表于新生报等。大学作品获复兴文艺营小说奖,获选中华文艺之三十四颗星光。大学毕业曾任教国中,新闻媒体编辑。1983年底出国前,小说《昔人已杳》曾进入时报文学奖决选前三名;此小说书写中华民国国军老兵渴望返乡,遭蒋经国阻拦不准许发表,故而摘除奖项。《昔人已杳》等早期作品,后由洪范书店结集出版为戴文采第一本小说集《哲雁》。

1983年底赴美,后进入洛杉矶美洲中报,打开对古典文学原乡中国书写的激情,陆续出版作品《天才书》、《我最深爱的人》、《蝴蝶之恋》、《女人啊女人》、《那一夜在香港》、《在陌生的城市》。

2009年开始,旅居香港及广东等地,于2013年在中国大陆出版散文集《我的邻居张爱玲》、散文集《今日菖蒲花》、小说集《梦与智的旅程》。

另有多部长篇作品于新浪博客发表,备受网民期待,惜因病沉重未能完成。

戴文采业余爱好声乐,在网络上有若干演唱音频。 [2]

作品

[编辑]

哲雁 中短篇小说集 洪范书店,1989

女人啊,女人 散文集 圆神出版社,1989

蝴蝶之恋 中短篇小说集 圆神出版社,1991

那一夜在香港 散文集 中华日报出版部,1991;九歌出版社, 2006

天才书 散文集 九歌出版社,1994

在陌生的城市 长篇小说 九歌出版社,2001

我最深爱的人 散文及短篇小说集 九歌出版社,2001

我的邻居张爱玲 散文集 九州出版社,2013

梦与智的旅程 散文及短篇小说集 九州出版社,2013

今日菖蒲花 散文集 九州出版社,2013

未出版遗作:

小说《银红刺桐》;译作《春雪》;译作《源氏物语》前八帖;小说《啼笑因缘》;评论集《红楼未完之钗黛合一》;及大量散文、诗歌

评价

[编辑]

戴文采在两岸文坛以文字鲜活、意象跌宕、哲思幽微,写人状物富有独创性驰名。她的散文尤长于白描及意象。

作家张晓风

“有一双鹰眼,一颗庙前石狮子阅尽世态冷而慈悲的心,一枝弋箭般的笔,能射出又能收回。”[3]

作家李劼

“她的文字根底和人文素养远在张爱玲之上。她的才学足以睥睨制造了张爱玲神话的夏志清。”

“戴文采的文字,珠圆玉润,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笔锋所至,点铁成金。”

“戴文采通常能将最难名状的诸如无声时刻、空气光线之类,刻画得轮廓分明,生趣盎然。”

“自由,对于张爱玲来说是一个特定的年代一个特定的城市。但对于戴文采来说,自由,闪现在她任何一段年龄,倘佯在她所居住过的任何一个城市,任何一方土地。张爱玲是尘世的,世故的,她决绝而去,却又无法淋漓尽致。门第身份之类通常会让人作茧自缚。相反,戴文采则秉赋天真,不谙世故,故而得以时不时地文采飞扬。”

“戴文采总是像个小姑娘一般的好动,灵气十足;同时又乐善好施,逢到任何一个求教者,全都悉心相授,且诲人不倦。她不懂如何求取功名,一如她从来不知回报。文学写作在她不过爱好而已,就像她喜欢美声唱法。可能正是这样的天然,她可以随便进出任何一部在世人看来难以企及的文学经典。”

“戴文采的雪花品性,不是白茫茫的,而是星星点点、一片一片的。她不擅长讲一个完整的故事,一如她不知道如何度过今生今世。她仿佛一出生就是不完整的,更不用说此后被命运碾作一块块碎片。那一片片的晶莹,或许就是她留给人世的一份馈赠。”

[4]

学者张瑞芬

“自东海中文系毕业的戴文采,文字鲜活,意象跌宕。”

“戴文采学张入手,其散文的直观敏悟,与近似神经质的感受能力,似乎比小说更贴近张爱玲,也更加成功。”

“柔情百转,旁征博引,娓娓抒发情感与哲思。”

“戴文采的散文,十数年来,方成三册,产量委实不多。然而她慧黠不可捉摸,精彩处力追张爱玲。”

[5]

争议

[编辑]

1988年4月,戴文采应《联合报》编辑苏伟贞之邀,采访张爱玲未果而转为侧写,完成散文《我的邻居张爱玲》并于1988年5月发表于洛杉矶《美洲中报》,因详细描写张爱玲的私人物品,在台湾文坛引起巨大争议。持负面态度者认为,侧写张爱玲的垃圾超越尺度,违背写作规范。持正面态度者则认为,戴文采落笔并无出格之处,文中所写的张爱玲,落寞与凄凉中依旧透出那一股尊严;且其行文风格恰是张爱玲惯常的色调。[6]

“张爱玲垃圾事件”发生十五年之后,戴文采首次在《劳动报》透露了事件始末,指出侧写稿原稿当年曾寄张爱玲读过,且被张爱玲以挂号信退回。[7]

参考资料

[编辑]
  1. ^ 戴文采的百度百科
  2. ^ 戴文采的演唱音頻. [2020-0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3. ^ 《那一夜在香港》頒獎致辭. [2019-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11). 
  4. ^ 李劼:《戴文采的水晶雪花》. [2019-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7). 
  5. ^ 張瑞芬:《華麗緣起——論戴文采的散文》. [2019-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9). 
  6. ^ 《「潛伏」與「蝸居」-也為戴文采說一句話》. [2019-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7). 
  7. ^ 台湾女作家还原“侧写”始末——张爱玲曾挂号信退回稿件. [2019-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