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戏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清平戏院正门
清平戏院横门,可见“清平戏院”大字,已改建为停车场

清平戏院澳门一所已结业的戏院,位于澳门内港清平直街23号,为港澳地区最早开办的戏院[1]。“清平”之名寓意娱乐升平[2],落成于1875年(清同治十四年),清平直街清平街亦因戏院而起名[3]。该戏院曾经是粤剧表演的一个重要场地,后来则兼放电影,但随着1990年代澳门戏院业的市道不佳,清平戏院在1992年歇业。

历史沿革[编辑]

兴建[编辑]

清平戏院所在地原为澳门内港一段湿地,在同治年间获澳门总督批地指明兴建戏院[4]。1866年(清同治五年)由澳门富绅王禄、王棣父子集资填海开辟街区[2]。戏院于1870年10月动工,至1872年初步竣工并进行装修[5]。建筑内格调仿古剧院,设计为圆桶形,一方为戏台,三方为座椅[6]。1875年(清同治十四年)正式落成启用,专供上演粤剧。开业当日正值王禄寿辰,儿子王棣为父亲安排广州永丰年第一班上演首场《香花山大贺寿》[7],还在戏院大排筵席。

沧桑[编辑]

自戏院开业后,清平戏院成为粤剧戏班的演出重地[8]。由於戏院为该区最具规模的戏院[3],与福隆新街一带组成澳门昔日最繁盛的商业地区和烟花场所。1925年,王氏子孙成立和合公司并添置了电影放映设备[5],上演粤剧为主兼放电影,上映的第一部电影是默片《白姊妹》[5]。澳门富商何贤曾分别在1958年和1960年邀请广东粤剧院第一团到澳门演出,而1960年春节更一连演出10天,诸如白驹荣罗品超楚岫云罗家宝少昆伦等当代粤剧名伶均云集在此[8]。在粤剧及电影业的兴盛时期,不少粤剧名伶都曾此演出,清平戏院曾是澳门九间放映大电影的戏院之一。

后来戏院业权辗转落到在1957年成立的成利娱乐公司手中,1970年代曾进行过改建,自此后20年间都未曾进行过大装修[9]。随时代变迁,戏院曾改装戏台,而上演粤剧随之而减少,其后更沦为上映旧片及色情片[10]。终于在1992年8月21日,清平戏院正式结业[9]

歇业后[编辑]

清平戏院结业后,原址曾用作货仓,之后便一直丢空,甚至曾被贼人利用凿墙爆窃旁边的商铺[11]。2000年时附近街坊曾建议把戏院拆卸并改为大笪地[12],2003年澳门历史文物关注协会则建议把戏院改建为粤剧博物馆[13],但最终皆未能成事。而又因为建筑物楼龄高,曾经出现石屎剥落,业权人及政府仍关注戏院的外墙维修[14],在2005年至2006年这两年间就修葺过三次[15]。2007年时被改装为停车场。至今,其外墙可见“清平戏院”四个大字作为历史见证。

参考资料[编辑]

  1. ^ 文化教育與社會生活. 人民日报. [2008-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12-01). 
  2. ^ 2.0 2.1 唐思. 清平直街清平戲院. 澳門風物誌 1998年. 中国友谊出版社. ISBN 7-5057-1421-X. [永久失效链接]
  3. ^ 3.0 3.1 福隆新街青楼史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澳门-城市心脏,香港电台
  4. ^ 澳门街道与建筑[永久失效链接],国家数字文化网
  5. ^ 5.0 5.1 5.2 李鹏翥. 清平戲院歷史悠. 澳門古今 1986年11月香港第一版. 三联书店(香港)、澳门星光出版社. : 第169至170页. ISBN 962-04-0527-7. 
  6. ^ “清平街与清平直街”,澳门街道的故事,澳门培道中学历史学会,2004年,ISBN 99937-710-6-6
  7. ^ 广东戏曲七十年叙略:1912—1982,棹红船粤剧网络──粤曲杂谈
  8. ^ 8.0 8.1 陈琼粤曲情缘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叶丽琴,搜狐新闻引自《机遇》,2007年02月27日
  9. ^ 9.0 9.1 物換星移 環境變遷. 澳门日报. 1992年8月25日. 
  10. ^ 黄夏柏. 清平戲院 橫跨三世紀. 澳门戏院. 戏院志. 2006-10-02 [2012-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08). 
  11. ^ 鑿牆黨借空置戲院連環爆格. 澳门日报. 2001年1月30日. 
  12. ^ 清平戲院擬做大笪地. 澳门日报. 2000年10月23日. 
  13. ^ 「澳門歷史建築群」申報世遺獲受理. 华侨报. 2003年7月20日. 
  14. ^ 工务局正积极跟进清平戏院外墙维修工作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澳门新闻局,2006年8月11日
  15. ^ 工務局回應外牆剝落影響附近居民安全反映 對清平戲院已限期維修. 澳门日报. 2006年8月12日. 

相关条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