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网络公审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网络公审是指自网络资讯工具,如智能电话流通后,不少民众当看见社会不公事情时,都会拍照或用文字描述放上各大社交网站任由网民评论是与非,在无形中对被公审者施加舆论压力。[1]就如交通工具上饮食、优先席等等。不少网民认为,拍照人亦应有责任去阻止或劝说而不是只顾拍照;亦有网民认为能够让各大市民因害怕被公审而注重自己言行,达成了监督社会风气之效。[2]

然而,网络公审却不一定能够公正处理事情,由于不少网民滥用公审,期望能够借着公审他人站于道德高地英语Moral high ground上,因而经常产生不少误会。例如大众运输在车厢设置优先席,纯属优先让有需要的人坐,却有不少网民误会为“专利座”[3]。当看见青年就座时便会拍照放上网络公审,导致经常出现“有位无人坐,有人无位坐”的情况。但网络公审的行为不仅没有正式的司法效力,若稍有不慎,甚至可能触犯法律。如网络上对于他人恣意谩骂、批评,就有可能构成诽谤侮辱等违法行为。

网络公审处理手法

[编辑]

当中不少手法含有网络欺凌成分,例如起底、改图、文字辱骂等等,对受害人造成不少心理创伤及压力,甚至导致受害人自杀[4]而网络公审往往只凭批评者个人的主观喜恶,亦只依靠拍摄者的片面之词去判断,不像法庭判案般有客观而清晰的依据。香港理工大学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在2015年中进行调查,有近6成受访者表示不认同“公审”的做法,情况犹如网络欺凌,所以一般也较为反对这行为。[5]

例子

[编辑]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杨伊湄 (前媒体工作者). 先PO先贏的網路公審. 苹果日报 (台湾). 壹传媒. 2015-04-01 [2019-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4) (中文(繁体)). 每当具有话题性的议题散布开来,往往真相未明就开始出现“先审后判”的评论,众人在网络上你一言我一语,在虚拟ID后动动手指便能大逞口舌之快;而匿名爆料社团也因此大兴其道,打着正义之名,张贴一则又一则似假还真的劲爆八卦。 
  2. ^ 網絡公審 - www.LiberalStudies.hk 香港電台「通識網」. www.liberalstudies.hk. [2015-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04). 
  3. ^  . 誰坐博愛座/台灣讓座文化變調?來看看各國怎麼做. Line Today . 2016年9月15日 [2019年12月3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12月31日) (中文). 
  4. ^ 自由娱乐. 網路公審很殘酷 呂秋遠:匿名就變嗜血鯊魚 - 自由娛樂. ent.ltn.com.tw. [2015-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0). 
  5. ^ 調查指低頭族不讓座 6成人不認同網絡公審 - 獨媒報導. 香港独立媒体网. [2019-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7). 
  6. ^ 苗博雅要公務員大聲唸「呵呵」推文 四叉貓:簡直公開處刑. 三立新闻网SETN.com. 2022-06-13 [2022-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5). 
  7. ^ 徐巧芯追查PTT挺綠ID「布萊恩」 直言不打算公審公務員「我沒那麼沒品」. 民众新闻. 2022-06-16 [2022-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1).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