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多布兰迪尼婚礼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壁画原件
彼得罗·桑蒂·巴托利英语Pietro Santi Bartoli的摹本
戴面纱的新娘(细节)。

阿尔多布兰迪尼婚礼(Nozze Aldobrandini)是一幅颇具影响力的古罗马壁画,创作于公元前一世纪下半叶,目前陈列于梵蒂冈博物馆。该壁画描绘了一场婚礼和几名神话人物。

历史[编辑]

这幅壁画在公元1600年左右于埃斯奎利诺山加里恩努斯拱门附近的一座房屋的砖石结构中发现,一直由阿尔多布兰迪尼家族英语Aldobrandini family所持有,直到1818年梵蒂冈当局将其买下。这幅壁画直到19世纪都是关于古罗马帝国前期的为数不多、最具影响力的画作之一,引发了大量的关注和学术研究,其中包括彼得罗·桑蒂·巴托利英语Pietro Santi Bartoli(Pietro Santi Bartoli)的雕版印刷品,以及温克尔曼卡尔·伯蒂格英语Karl Böttiger(Karl Böttiger)等人的关注。对于画面的场景目前已提出多种不同解释。[1][2][3]

描述、解释和风格[编辑]

这幅画的两端已残缺,是第三庞贝风格檐壁饰带的一部分,用于装饰埃斯奎利诺山多姆斯。它不位于装饰的中央,而是位于所画墙壁的顶部。

画中出现了十个人,分三组,室内和室外都有情节。左边和中间的部分,背景的墙壁显示人物处于室内,而右边部分的背景是天空,表示事件发生在同一住户的室外。房子的门槛出现在场景之间,位于中间下方。

在左边场景中,女仆似乎正将水倒入由底座支撑的小型洗涤净化台,底座上挂着一条毛巾,有位身着白斗篷、头戴面纱、手持扇子的罗马妇女则像是在测试水温。在背景中,一个人拿着一个细长的不明物体,可能是一张凳子。柱状底座的下方放着一块板状物体。

在中间场景中,一根柱子将两堵左边的墙和右边的房屋门槛隔开,一名穿着凉鞋、双腿交叉的女人(可能是美惠三女神之一的卡里斯,或者更可能是劝诱女神珀托)靠在一根柱子上。柱子,并将雪花瓶英语Alabastron(Alabastron)的精油倒在她左手托著的贝壳上。盖着布的床上坐着新娘,头戴面纱,穿着白色大衣和黄色鞋子。另一位女性人物(维纳斯)赤裸上身,穿着凉鞋,亲切地拥抱新娘,并将手举到新娘的脸上。床脚下有个年轻的半裸男子(海曼,婚姻之神),腰间缠着斗篷,头上缠着常春藤,坐在门口的台阶上,观察著在他右边的场景所发生的事。

在最右边的户外场景中,有三名年轻女子站在由三角架支撑的香炉周围。其中一名女子戴着头饰,从奠酒碗英语Patera(Patera)中倒出酒,第二名女子戴着放射状的叶冠,转向拿着七弦里拉琴拨片的第三名女子。这三名女子可能代表三位缪斯

研究古典时代的学者温克尔曼对这件作品的经典解读是,该场景描绘的是英雄阿基里斯的父母佩琉斯忒提斯的婚礼。第二种假设是由路易吉·杜腾斯(Luigi Dutens)在18世纪提出的,他认为该场景是亚历山大大帝罗克珊娜的婚礼。这些解释一直占主导地位,直到1994年,弗兰克·穆勒(Frank Müller)提出对该壁画的新解读,认为该场景属于欧里庇得斯的戏剧《希波吕托斯》当中的一幕。另外也有人提出用《阿尔克斯提斯英语Alcestis (play)》的一些段落来定义这个场景。

姑且不论对这些神话文学的解读,画面中的角色显然与一场婚礼有关,重点是年轻新娘在维纳斯的安慰和支持下所经历的普遍焦虑,正等待见新郎并失去童贞。两个侧面场景有助于整合这种解读;左边的场景,控制盆中水温的女管家可能暗指在丈夫家接纳新娘的仪式“aqua et igni accipi”(意思是接受水和火),这是根据罗马的传统“deductio in domum mariti”(意思婚礼在新娘家开始,随后游行到新郎家”;右边的场景被解释为祈福祭祀,可能是在婚礼之神海曼在场的情况下,而七弦琴演奏婚礼歌曲,伴着新娘进入新家。

该壁画的正式语言和风格显示其可追溯至奥古斯都时代早期。

参考文献[编辑]

延伸阅读[编辑]

  • Frank G. J. M. Müller: The So-Called Aldobrandini Wedding. Research from the Years 1990 to 2016. (2019. FM Art Publications) ISBN 9789088907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