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雷学校
电雷学校,建立于1932年,创办者为欧阳格,为中华民国海军的训练学校。它不归于海军部管辖,而是直属中央陆军参谋本部,其中的人员也多由黄埔军校转任,因此当时风评或是自称都自命为“海军中的黄埔军校”。此校的毕业生被称为“电雷系”,是中华民国海军早期人事四大派系之一,著名的毕业生有黎玉玺、崔之道、胡敬端、齐鸿章、胡嘉衡等人。
为中华民国海军官校的前身。
历史
[编辑]在民国18年(1929)4月国民政府海军局改组为中华民国海军部,缺乏政治与军事实力的海军局代局长欧阳格被排挤出海军部。蒋中正资助欧阳格至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深造学习海军战术,在进行1年半的深造后,欧阳格在九一八事变后决心返国抗日,直到东北抗日联军兵败后才返回南京。
欧阳格返回南京后,向蒋介石提出建议,建立一支以鱼雷快艇为主的海军部队,希望能以小胜大,击败日本海军的侵略。
民国21年(1932)7月,蒋中正批准在江苏省镇江北固山甘露寺成立电雷学校,由欧阳格任校长、烟台海校毕业的萨福畴担任教育长,开始向外界招生,命名为“电雷”,是指采用电器施放水雷与鱼雷。该地邻近江阴要塞,驻守着由国民政府参谋本部直辖的江阴电雷大队(清朝时代即成立的江阴水雷营),在电雷学校建校时,军事委员会将电雷大队的器材与编制转让给电雷学校使用,在训政时期的制度来说,电雷学校是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第一厅管理,而非第二厅(管理陆、海、空军事务的总理部门),自然也独立在海军部的管理范畴之外。海军部对于军事委员会在其体系之外成立其它海军大加反弹,并以各种途径抵制电雷学校的运作。包括不承认欧阳格在海军的军阶、不授与电雷学校学生海军学籍资格,并宣告不授发该校毕业生海军军阶、不提供军舰供电雷学校实习。
军事委员会反制海军的斗争手段则是运用陆军的力量反制。欧阳格的军阶问题后来以改授陆军少校,并升任海军中将(后在海军部的对抗下以少将授阶)、带队干部最初由黄埔军校毕业生负责,后招募被福建人排挤的黄埔海军学校、吴淞海军学校、烟台海军学校等地之毕业生解决教育能量的不足、实习船只则是欧阳格运用私人交情向浙江内河水上警察厅商借炮艇“海静舰”进行,后来军事委员会亦调拨其控制的策电号炮舰给电雷学校改善教具,但建校初期仍缺乏大型新式舰艇。直到民国24年(1935)向江南造船厂购置同心、同德、自由中国等三艘训练舰后,电雷学校才建置完整的水上实习能量。
在海军部与军事委员会的斗争中,电雷学校逐渐排除建校的阻碍,并在民国22年(1933)1月开学。电雷学校第一期招考航海班学生50人、学兵300人,这批人员在民国23年(1934)12月毕业。电雷学校的第一期生毕业,军事委员会此时已排除海军部的反对意见,并让该校毕业军官以海军少尉授阶。
由于电雷学校的经营陆续上轨道,且军政部在与各地军阀交战的过程中逐渐收回以前被其它军阀控制的军舰,对于非闽系控制的海军官兵的需求日续增长,电雷学校的课程也不再只能缩限在布放水雷鱼雷,而需要更完整的海军教育。
民国25年(1936),电雷学校迁校至江阴黄山港,更名为“军政部电雷学校”,隶属于行政院下,校长蒋中正、教育长(实际校务营运者)欧阳格。由于校地位置迁入江阴要塞区,负担首都防务之责,电雷学校趁此大规模扩张,除了向英国、德国采购鱼雷快艇,也雇用外籍顾问改善教育品质。同年11月,已完成学业的马尾海军学校轮机班第四期学官,在毕业典礼前因一次早点名为阴雨天气,大部分学官并未到操场点名,这30人遭到教育长周宪章以“严重违反纪律”之罪名开除。欧阳格从被开除的30位学官招收了12位非福建省籍学生转入电雷学校,并以“电雷学校轮机班第一期”生授阶毕业。这12人中后来晋升将官者包括王先登、袁铁忱、杨珍等人。
1937年,军事委员会下令由电雷学校直属部队与江阴要塞等防卫武力组成江阴江防司令部,下辖鱼雷快艇大队与一批练习舰艇。曾发动夜袭日本海军第三舰队旗舰出云号,但失败。12月,电雷学校后撤至江西省星子县,后撤入四川省。1938年6月28日欧阳格以贪污、作战不力的罪名遭逮捕,电雷学校奉命解散,学生并入青岛海军学校,而舰艇则合并到海军总司令部。
评价
[编辑]电雷学校毕业生虽自称其为“海军的黄埔军校”,但由于电雷学校的学制与在学时间远短于传统海军教育,且学校几乎没有淘汰学生的机制,初期毕业生学习的科目也不完整,因此其它海军学校毕业的海军将官皆看轻电雷学校毕业生的素质与能力,认为他们的教育水准远无法承担海军需求。
陈绍宽所领导的海军部对于电雷学校分食了海军资源非常不满,却不愿意和南京国民政府翻脸,在行政层面上仍持续干预电雷学校运作,亦不允许电雷学校师生在公开场合穿着海军制服。此外海军部也整修翻新了海军水鱼雷营,并自行招募官兵训练自己的鱼雷与水雷战力,作为对电雷学校的反制措施。
毕业期别
[编辑]电雷学校共收四期学生,但只有第一期与第二期学生毕业,第三期与第四期学生在毕业前被并入青岛海校:
- 第一期(1932年7月招考,1933年1月开学,1934年12月毕业):航海班学生50人、学兵300人
- 第二期(1935年1月开学-1938年毕业):航海班学生55人、学兵300人
- 第三期(1936年6月招考,1936年底入学):航海班学生132人、学兵400人
- 第四期(1936年年底入学):航海班学生134人、学兵4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