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雾山城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雾山城
霧山城きりやまじょう Kiriyamajō
多气城
多气城下绘图(江户时代)
位置 日本三重县
坐标34°31′23.5″N 136°17′21.7″E / 34.523194°N 136.289361°E / 34.523194; 136.289361
建立者北畠显能日语北畠顕能
建成时间兴国3年或康永元年(1342年)
兴国4年或康永2年(1343年)
主要城主北畠氏
建筑风格城郭构造:山城日语山城
废城时间天正4年(1576年)
现状现存遗迹:护城河
土垒日语土塁
指定文化财:日本史迹(多气北畠氏城馆迹的一部分)

雾山城(日语:霧山城きりやまじょう Kiriyamajō),又称多气城(日语:多気城たげじょう Tagejō),是日本南北朝时代伊势国一志郡多气(现三重县津市美杉町上多气和下多气[1])曾经存在的一座山城日语山城。城池是伊势国司,后来成为战国大名北畠氏的根据地[1],规模可容纳16,000人的军队[2]。最初,城池是北畠氏用作支援南朝对抗北朝的地方,及后随着南北朝统一,城主北畠氏亦臣服于足利幕府。进入战国时代后,雾山城被织田信长的军队攻陷,北畠氏在此达240年的统治亦告终。城迹现在以多气北畠氏城馆迹的名义获指定为日本史迹[3]

概要

[编辑]

城池位处的多气是连结伊势与大和之间的初濑街道日语初瀬街道中的交通要点,同时通往该处的七条道路均需要越过鞍部,因此城池四周均有天然屏障保护[2],并且覆盖城郭以外山麓的城下町等地,形同一座大型要塞[4],而在城下町居住的约3,500户中,其中约700人至1,000人是北畠氏家臣[5]。城池的西南边16里处是南朝的据点吉野,东南边12里处则是伊势神宫,因此无论哪一处有突发事件,也可以在一天内到达[2],而且位置上有利于向南朝运送米和海产等资源[6],加上比较接近北朝的首都京都,也是城池的优势之一[2]

按《三国地志》和《势阳五铃遗响日语勢陽五鈴遺響》记载,过去曾经以雾山城或多气城来称呼城池[1]。城池作为北畠氏的根据地,达240年未曾遭到攻占,最终被织田信长攻陷[7]

城郭构造

[编辑]

城池建于多气盆地以西,高约560米,东南边约1.1公里处的山麓则是多气御所(国司之馆)[1]。陡峭的山脊[注 1]中设有两条护城河,而在长120米乘以阔30米的范围内建有东北郭和西南郭,总共两个城郭[9],其中东北郭三面建有土垒,西南郭位处的地方则高于东北郭,而且四面均由土垒包围[10]。因此,推测城池以西南郭为中心[4],而在本丸附近则设有钟楼[2]

无论古今,登上雾山城绝非易事,因此北畠氏平时居于多气御所,有需要时才前往雾山城[11]。雾山城的四周建有支城以及保佑城池的经冢屋敷[12]

津市美杉町丹生俣的杉峠和松阪市饭高町赤桶的章路越的隘口处设有砦,而松阪市饭南町上仁柿的柜坂峠和津市美杉町奥津的饲坂峠则设有关隘,另外松阪市嬉野上小川町的白口峠和津市美杉町下之川日语美杉町下之川的樱峠以及津市美杉町八知日语美杉町八知比津峠日语比津峠和漆峠则设有监所,这些隘口建筑作为外郭发挥保护城池的作用[4]

城下町构造

[编辑]

总共约有3,500户居住于城下町[13]。根据现存的纪录显示,城池尚存的时候,多气仍然是偏远之地[14]天保10年(1839年),按斋藤正谦所写的《伊势国司纪略》记载,国司馆(多气御所)以南1、以东5町和以北10町均是家臣的屋敷,而有力家臣的藤力屋敷则占地半町四方(约900坪)[14]。镇福利院等约20座寺院则散落在东边和北边的屋敷外围,神社数量则相对地较少[15]

按多本史书记载,居住于雾山城下的家臣为数约700人至1,000人,占北畠氏全部家臣15,000人中约20分之1至15分之1[16]。多气御所的左右两侧是御犬马场、御的场、御米土藏、重臣和家中众人的屋敷,总共大约200栋建筑物[14],亦设有市场和御用主屋铺等设施,吸引不少商人和工匠聚集于此[17]。按《多气分野图》记载,虽然城下町中武士庶民未有分开居住,但是按照现存的地名来说,推测庶民多数居于南或东边[18]

天正4年(1576年),雾山城陷落后城下町亦自然消灭[19],后来在江户时代伊势参拜日语お蔭参り的信众开始以当地为宿场而重生[20]。21世纪初期,该处成为位于深山中的悠闲村落,到处都是旧式建筑[6]

历史

[编辑]

前期

[编辑]

北畠氏9代共240年,均以雾山城为根据地[20]

南北朝时代初期,北畠氏的根据地是位于南势依平地而建的田丸城[20],后来遭到攻占。兴国3年(康永元年,1342年)或兴国4年(康永2年,1343年),北畠显能为了建造能够长期作战的城池,计划于一志郡多气筑城[2]。当时17歳的显能认为多气位于交通要点,便选择了此地[2]。在南北朝时期的数十次大小战事中,北畠军从未在雾山城出征过[13]。其后,北畠氏将出阵的据点移至阿坂城[13]

吉野

正平年间(1346至1355年),南朝势力的军队只残余北畠氏和楠木氏[13]。正平3年或贞和4年1月5日(1348年2月4日),楠木正行四条畷之战中战死,北朝高师直长驱直进攻入吉野,并且在皇居放火[13]。显能接报后率领500名骑兵赶至,最终足利氏撤退[21]弘和3年或永德3年7月28日(1383年8月27日),58岁的显能死于多气山庄[22][注 2]

元中9年闰10月5日或明德3年闰10月5日(1392年11月19日),随着明德和约成立,南北朝统一[23]。然而,称光天皇即位后违犯明德和约中订明的两统迭立,促使北畠满雅在应永22年(1415年)春天于阿坂城举兵[24]。这时有关雾山城的纪录只有正长元年7月(1428年8月),小仓宫圣承日语小倉宮聖承从京都嵯峨逃亡,及后在同年7月16日(同年8月26日)被室町幕府发现身处于多气附近后,在7月19日(8月29日)或至少在7月10日(8月20日)再逃亡至比多气还要偏远的兴津(现津市美杉町奥津)[25]。小仓宫在正长2年3月(1429年4月)为止均藏身于雾山城,其后失踪[25]

后期

[编辑]

北畠氏直至满雅一代为止仍然与北朝和室町幕府为敌,后来北畠教具杀死策划嘉吉之乱赤松教康,从而向幕府表示效忠,其后在文明16年4月(1484年4月),第9任将军足利义尚前往参拜伊势神宫的途中,曾经在雾山城停留[26]明应8年(1499年),雾山城焚毁,后来在永正3年(1506年)重建[14]大永2年7月和10月(1522年7月和10月),连歌师宗硕日语宗碩宗长先后到访雾山城[14]

入夜后来到多艺(即多气,日文同音)。从那人处收到管领御文日语御文。翌日前往北畠少将家进行会面。然后赶快前往相可日语相可
(原文:夜になりて多芸へ行きつきぬ。かれへは管領の御文あればつけ侍りぬ。又のあした北畠の少将家に参る、御対面あり、それよりいそぎたちて相可といふ所に行ぬ)。
— 宗硕《横越佐野》

永禄(1558年 - 1570年)后期,织田信长进攻北势日语北勢,北畠氏便将根据地移师至另一要地大河内城日语大河内城[27]

雾山城则由城代北畠政成日语北畠政成防守[27]。永禄12年5月(1569年5月),木造城主木造具政背叛北畠本家,并且在同年8月让信长进入木造城[28]。其后,北畠和织田的战斗从阿坂城及其支城高城,延伸至船江城,并且在8月28日(1569年10月8日)蔓燃至大河内城,大河内城之战爆发[28],在历时约50日的攻城战后,最终织田氏让信长之子织田信雄成为北畠具房的养子等条件而和解[29]

天正3年(1575年),信长让具房隐居,并且让继承的信雄从大河内城移师至田丸城[19]。翌年,信雄奉命进攻多气郡的三濑御所,并且杀害北畠具教等北畠一族共13人,将北畠氏消灭[19]。其后[8]羽柴秀吉神户信孝关盛信等人率兵攻打雾山城,城代政成未能抵挡织田军的攻势,最终烧毁城馆并且自尽,是为三濑之变[19]

近况

[编辑]

1936年,城迹以“雾山城迹”之名获指定为日本史迹,而位于山麓的北畠神社内的庭园亦以“北畠氏馆迹庭园”之名获指定为日本名胜及史迹[30]。市町村合并前,美杉村日语美杉村教育委员会曾经在1996年至2005年于北畠氏馆迹(多气御所)进行考古工作。2005年5月19日,文化审议会日语文化審議会文部科学大臣提出整合“雾山城迹”、“北畠氏馆迹庭园”及指定地域,更名为“多气北畠氏城馆迹”[31]。整合后,史迹总面积达268,906.91平方米,其中城迹占地为15,000平方米[30]。津市教育委员会在津市埋藏文化中心设立多气北畠氏遗迹调查分室,并且在平成18年(2006年)再次进行考古工作[32]

城迹的日常管理,由获得津市授权的雾山城迹保存会负责[33]。城迹剩下护城河和土垒,良好地保存中世时山城的景观[8]。从城迹以西可以隔着云出川日语雲出川远眺伊贺奈良县的山群,东面则以看到多气的村落和局岳日语局ヶ岳,尽头处则是伊势平野日语伊勢平野[34]。另外,本丸东南200米处称为钟撞堂,该处残留护城河的台状地[10],台状地的外形则呈不规则状,西南边可以看见规模细小的土垒[4]

沿北畠神社背面的山脊可以抵达位于山顶的雾山城[8],距离约两公里[35]。距离城迹最接近的车站是JR东海名松线伊势奥津站,徒步约一小时才可到达[34]。北畠神社内是多气御所的遗迹,在北畠氏灭亡后改建为真善院,其后在明治时代成为多气小学校[注 3]。具备昔日风味的池泉式回游庭园(北畠氏馆迹庭园)仍然保存下来[4]

另外,在八手俣川对岸的美杉町下多气小字六田,称为东御所(东御所金吾城)的居馆迹,馆迹范围内建有土垒和护城河[4]。经过考古调查发现,馆迹分为15世纪初期和16世纪前后两种建筑,其中在前者发现的石墙等,在日本历史上属于较为古旧的[30]

参考资料

[编辑]
注解
  1. ^ 城迹位处的山顶两旁相当陡斜,从而形成一座天然要塞[8]
  2. ^ 有关显能之死,众说纷纭[22]
  3. ^ 现在是建筑用地[4]
参考
  1. ^ 1.0 1.1 1.2 1.3 “角川日本地名大辞典”编纂委员会 编(1983):第418页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美杉村史编集委员会(1981):第213页
  3. ^ 国指定文化財等データベース:主情報詳細/多気北畠氏城館跡 北畠氏館跡 霧山城跡. 文化厅. 2006-07-28 [2015-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6). 
  4. ^ 4.0 4.1 4.2 4.3 4.4 4.5 4.6 村田 编(1987):第253页
  5. ^ 美杉村史编集委员会(1981):第214、259和260页
  6. ^ 6.0 6.1 みえ历史街道构想津安芸久居一志地域推进协议会(2002):第70页
  7. ^ みえ历史街道构想津安芸久居一志地域推进协议会(2002):第70至72页
  8. ^ 8.0 8.1 8.2 8.3 平凡社(1983):第474页
  9. ^ “角川日本地名大辞典”编纂委员会 编(1983):第417至418页
  10. ^ 10.0 10.1 “角川日本地名大辞典”编纂委员会 编(1983):第418页
  11. ^ 美杉村史编集委员会(1981):第238至239页
  12. ^ 美杉村史编集委员会(1981):第257至259页
  13. ^ 13.0 13.1 13.2 13.3 13.4 美杉村史编集委员会(1981):第214页
  14. ^ 14.0 14.1 14.2 14.3 14.4 美杉村史编集委员会(1981):第257页
  15. ^ 美杉村史编集委员会(1981):第257至259、265页
  16. ^ 美杉村史编集委员会(1981):第259至260页
  17. ^ 美杉村史编集委员会(1981):第265至266页
  18. ^ 美杉村史编集委员会(1981):第259页
  19. ^ 19.0 19.1 19.2 19.3 美杉村史编集委员会(1981):第269页
  20. ^ 20.0 20.1 20.2 みえ历史街道构想津安芸久居一志地域推进协议会(2002):第71页
  21. ^ 美杉村史编集委员会(1981):第214至215页
  22. ^ 22.0 22.1 美杉村史编集委员会(1981):第221页
  23. ^ 美杉村史编集委员会(1981):第222至223页
  24. ^ 西垣・松岛(1974):第81页
  25. ^ 25.0 25.1 美杉村史编集委员会(1981):第238页
  26. ^ 美杉村史编集委员会(1981):第240和257页
  27. ^ 27.0 27.1 27.2 美杉村史编集委员会(1981):第267页
  28. ^ 28.0 28.1 美杉村史编集委员会(1981):第268页
  29. ^ 美杉村史编集委员会(1981):第268至269页
  30. ^ 30.0 30.1 30.2 津市教育委员会 编(2008):第2页
  31. ^ 国の史跡、名勝の新指定、並びに史跡の統合・追加指定・名称変更の答申. 三重县. 2005-05-22 [2015-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6). 
  32. ^ 津市教育委员会 编(2008):第1和23页
  33. ^ 津市教育委员会 编(2008):第12页
  34. ^ 34.0 34.1 ワークス 编(1997):第43页
  35. ^ ワークス 编(1997):第42至43页

参考文献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