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魏廷鹤[编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魏廷鹤近照

魏廷鹤(1901年—?年),字寅轩,四川省大邑县上安镇人,后迁居大邑县城东街,曾任立法院立法委员

  • 幼时家贫,家里以打布壳子为生。
  • 民国10年(1921年),毕业于邛州联合中学,继入上海中法国立工业专科学校。
  • 民国15年(1926年),入陆军军官学校第四期政治科。
  • 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宣传大队长、团政治训导员,师政治部副主任。
  • 民国16年(1927年)秋,广州政府选送100人去日本学习时,魏廷鹤入选,入日本东京明治大学政治经济科。
  • 中国国民党驻日本总支部暨办事处执行委员。
  • 明治大学毕业回国后,任中国国民党浙江省党务特派员、政治监察员兼嘉兴县县长。
  • 民国16年(1927年)5月,中国国民党浙江省嘉属党务特派员。[4]
  • 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训育干事
  • 中国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政训处主任秘书处长
  • 中国国民党军事委员会西安分会供职
  • 民国17年(1928年)11月,黄埔同学会日本直属第七分会改组委员[5]
  • 民国20年(1931年)初,中国国民党东京直属支部成立,为执行委员及常务委员[6]
  • 1931年,国民会议侨民代表(日本),外交审查委员会委员[7]
  • 中国国民党四川省党部特派员[8]、执行委员。
  • 民国24年(1935年)11月,出席中国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 1937年7月22日,大邑县选举国民大会代表,魏廷鹤、牟允文当选,后因抗战,会延开。[9]
  • 中国国民党四川省党政军联合特别党部办公室少将主任。
  •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川康绥靖公署少将政治特派员,国民政府成都行辕政治部中将主任兼特别党部书记长、中央训练团政训班训育干事,四川省战时服务团团长,省训团指导员。
  • 中国国民党川康绥靖公署特别党部书记长兼指导委员、政治部主任。
  • 1940年,任四川省党政军干部联席会(特别委员会)审讯组长[10]
  • 1945年,四川省参议会参议员[11]
  • 1946年7月退役,11月任制宪国民大会代表,
  • 1947年9月30日,聘任国民大会宪政实施促进委员会研究委员会委员。
  • 1948年,当选四川省第二选区立法委员。竞选中,倡导修建玉玺河水利工程,
  • 民国38年(1949年)10月,魏廷鹤的襟兄王安懋被扣捕,关在邛崃县监狱。他在成都为营救王安懋奔走,事情未果。
  • 成都解放前夕,魏廷鹤和友人冯家邦,各准备一件和尚衣,说要出家当和尚。他俩先到彭县,后又向茂汶方向出走。
  • 1952年,在雅江县被捕。[12][13]
  • 中国文化建设协会四川省分会筹备委员会委员[14]

出席立法院会期委员会

[编辑]

第一届第一会期

  • 农林及水利委员会
  • 经济及资源委员会
  • 国防委员会

相关条目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魏廷鹤传”,四川省大邑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大邑县志续编’.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第597页
  2. ^ 陈予欢编著.‘黄埔军校将帅录’.广州出版社,1998.第1709页
  3. ^ 刘国铭主编.‘中国国民党百年人物全书’(下).团结出版社,2005.12.第2460页
  4. ^ 吴洪生主编;中共嘉兴市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编. ‘中共嘉兴党史纪事’ 1919-1949. 浙江大学出版社, 1991.02.第44页
  5. ^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史稿’ 第四章 人事
  6. ^ 杨颖奇,张万栋著. ‘二号嫡系-一个中统大特务的自述’.青岛出版社,1999.第77页
  7. ^ 朱汇森主编.‘中华民国史事纪要’(初稿),中华民国二十年四至六月.1986.06.第684页
  8. ^ 张梓生 孙怀仁 章倬汉主编.‘申报年鉴’ 1933.美华书馆,1933.04.第167页
  9. ^ 四川省大邑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大邑县志’.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2.02.第249页
  10. ^ 张金峰编著.‘金陵残梦’上.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10.第92页
  11. ^ ‘四川文史资料选辑’ 第27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10.第59页
  12. ^ “西康军区司令部一九五二年清匪工作总结”,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 ‘剿匪斗争·西南地区’. 解放军出版社, 2002.第578页
  13. ^ 在雅江县几位上层人士和基本群众共同协助公安机关将潜逃两年之久的国民党中央立法委员魏廷鹤等7人追捕归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孜藏族自治州委员会.‘甘孜州文史资料’ 第17辑 庆祝建国五十周年专辑.1999.09.第29页
  14. ^ 宋小庆,梁丽萍著.‘关于中国本位文化问题的讨论’.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第7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