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陈虚谷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传记专题 (获评未知重要度
这个条目属于传记专题的一部分,用于整理和撰写维基百科中的人物条目。欢迎任何感兴趣的参与者加入这个专题参与讨论
 未评级未评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尚未接受评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尚未接受评级。
台湾专题 (获评未知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台湾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台湾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未评级未评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尚未接受评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尚未接受评级。

相关研究[编辑]

自内文移动,提供有兴趣的读者深入研究。默然留言2021年2月1日 (一) 13:39 (UTC)[回复]

博硕士论文[编辑]

使用“台湾博硕士论文知识加值系统”查询,到2014年10月24日为止,以作家生平事迹及其作品为研究对象的文章有:

  • 王秀凤,〈陈虚谷诗歌研究--以传统诗为研究对象〉,彰化师范大学国文学系硕士论文,2005年。
  • 吴淑馨,〈陈虚谷及其文学研究〉,云林科技大学汉学资料整理研究所硕士论文,2007年。
  • 陈绿曼,〈陈虚谷的小说及其新旧诗词的研究〉,佛光大学文学系硕士论文,2009年。

其他的相关研究--日治时期彰化地区文学、应社方面的研究:

  • 吴奕苍,〈日治时期鹿港地区新文学研究〉,辅仁大学中国文学系硕士论文,1996年。
  • 陈芳萍,〈彰化应社及其诗作研究〉,淸华大学中国文学系硕士论文,2001年。
  • 陈健珍,〈日据时期台湾新诗中的反抗与耽美意识〉,佛光人文社会学院文学系硕士论文,2005年。

论文集论文[编辑]

  • 吕兴昌,〈他年但愿多情热˙来作台湾革命家-论陈虚谷的新旧体诗〉,《台湾诗人研究论文集》,页13-50。

期刊论文[编辑]

  • 陈逸雄,〈陈虚谷生平杂忆〉,1985年3月《台湾文艺》。
  • 施懿琳,〈从“应社诗荟”看日据中晚期彰化诗人的时代关怀〉,1993年3月《中国学术年刊》。
  • 许俊雅,〈日据时期台湾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以女性、知识分子、农民为探讨对象〉,1993年3月《思与言》。
  • 施懿琳,〈台湾诗人陈虚谷的创作理念及其实践〉,1997年12月《中正大学中国学术年刊》。
  • 廖振富,〈台湾中部地区的古典诗人及其作品〉(上)(下),2001年1、2月《国文天地》。
  • 薛顺雄,〈论陈虚谷汉语旧诗中的情与义〉,2004年6月《国文学志》。
  • 郑仁佳、林铭章,〈陈虚谷(1896~1965)〉,2010年1月《传记文学》。
  • 杨乃雯,〈日据时代台湾小说中留日知识分子的归乡书写--以陈虚谷〈荣归〉、王昶雄〈奔流〉为观察中心〉,2013年9月《人文社会学报》。
  • 顾敏耀,〈台湾日治时期小说之写实性与象征性考察——陈虚谷作品之文本细读与微观分析〉,《远东通识学报》,第十二卷第一期,页75-103。(论文全文)

报纸[编辑]

  • 贺静萍,〈值得感念的台湾早期文学家--陈虚谷〉,1992年12月27日《自由时报》。
  • 陈千武,〈陈虚谷的诗〉,1993年1月17日《民众日报》。
  • 吕兴昌,〈论陈虚谷的旧体诗〉,1993年1月17日《民众日报》。
  • 锺肇政,〈如此江山付与 ─ 纪念台湾作家陈虚谷〉,1993年1月17日《中国时报》。
  • 李文森,〈纪念文学家陈虚谷 省磺溪学会办系列活动〉,1993年1月8日《自由时报》。
  • 何深溪,〈周清玉公私两面均感谢陈虚谷〉1993年1月17日《自立早报》。
  • 林政华,〈台湾首位田园诗人--陈虚谷〉,2002年9月10日《台湾新闻报》。

专书[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