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选此观看单页完整版本
‘单页版本’ 维基消息2014年国际维基年会讲题征选第十届国际维基年会将于2014年8月6至10日之间在伦敦举行,主要议程在8日开始。 2014国际维基年会的议程安排,目的在于创造能够让年会参与者得以跟会议主题、周遭环境,尤其是与会者之间积极互动的多元机会。伦敦在2014国际维基年会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作为主办城市,凝聚著政府、文化、媒体、以及学术等部门之间对于维基系列研讨会的共同利益, 为符合年会的目的与主题,本次议程将如传统研讨会的形式,提供诸如论文发表、沙龙座谈以及张贴海报等发表方法;此次年会也将提供沙发区和中场休息以利与会者能够交集讨论;同时也有一轨议程是以非会议(unconference)的形式进行,让参与者能够设计自己的讨论进程并让关切共同议题的朋友能相聚。呈交的议题将会事先由议程委员会先行阅览并选定。不论是否有通过议题征选,所有与会者在年会的开放空间一轨中发表你的议题。 2014年国际维基年会在伦敦将会是国际性年会的第十个年头,在这样独特的机会下,维基媒体社群以及维基人的专案能够聚在一起,分享共同目标,同时也发想国际间更好的合作方式。 不论你是维基媒体计划社群成员之一(像是维基百科、维基教科书、维基数据、维基文库、维基新闻、维基共享资源、维基词典、MediaWiki等),或者你是开放内容的创作者或使用者,都非常欢迎你在2014国际维基年会的议程提案。 “台湾大学校园文化资产诠释课”实习课结束由台北维基社群成员User:Supaplex等主办的“台湾大学校园文化资产诠释课”实习课,102 年第 1学期课程已于1月结束。本期课程以“台大校长”为主题,撰写台大历任校长的传记。 校园文化资产诠释课程长久以来一直关心台大的历史、人物、生态,透过学生主导开课,学生助教带领实习课,让修课同学不只是学习知识,透过动手做来学习。 利用维基百科在搜索引擎的高排名,让有关台大的内容受到更多关注,像是台大历史、台大生态、台大人在台大发生的事情,并探讨数位以及群众合作的网络社会,带给大学诠释的影响。 维基社群与该课程已进入第二学期的合作,课程教材全部以维基平台方式呈现,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训练学生编写条目的能力,并扩充台大相关的条目。该校改制为“国立台湾大学”后的 11任校长,均在本学期中得到扩充。 参见:Wikipedia:台湾教育专案/台大校园文化资产诠释2013实习课、来源
上海双周聚会与台中Wiki协作聚连线上海双周聚会是维基百科上海社群举办的常设定期聚会,在2014年2月15日举办第28期会,并且与同日在台中举行的Wiki互动学习及协作聚(简称Wiki协作聚)进行视讯连线,上海聚会由南瓜主持,而台中聚会由安可主持。 上海双周聚会上午是简单自我介绍,与会者介绍一下自己关于维基的情况,然后是组织者对维基百科简单介绍与讲解维基百科的一些入门注意事项等,最后进行意见总结,在上午结束之前简单讨论与会者对于聚会和上海社群的一些意见和建议。而下午就是与台中举行的Wiki互动学习及协作小聚进行视讯连线聚会。 参见来源 - Wikipedia:聚会/上海双周聚会- Wikipedia:聚会/Wiki协作聚(聚会纪录) 台湾维基人第一场花莲聚会顺利举办在2014年2月之前,维基百科尚未建立东部地区用户的社群与活动,因此在2013年台湾夏聚时,安可与即将前往花莲就学的User:Koala0090讨论在花莲建立社群的构想。维基伙伴终于2014年2月23日在花莲县吉安乡举办了第一场社群聚会,该场共有6人参加,参与者多数为慈济大学的大一新生,因为对于维基百科的编辑概念感到好奇而前来参与。现场的维基老手们协助新加入的朋友申请账号,并介绍了百科全书的概念、wiki语法、以及维基百科的视觉化编辑器等对与会人士所好奇的内容,以Wiki协作聚方式呈现,进行一些维基语法教学与互动讨论,新手当场发问并由老练维基人解惑。该聚会希望能在台湾东部地区建立社群及招募协作人才。 参见:Wikipedia:聚会/台湾维基人花莲聚会、FB活动页
召集创意项目:社群实验补助开放申请您是否有一个帮助社群发展的创意和项目?维基媒体基金会的个人参与补助计划旨在帮助个人或小型团队开展为期六个月的实验性项目。您可以将您在组织线上社群、宣传、工具开发或研究等方面的创意付诸现实,帮助中文维基百科更好地发展。3月,我们期待您的提案。 以往个人参与补助计划的项目案例:
提案截止日期为2014年3月31日。你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参与其中! 非常希望您能参与。 --维基媒体基金会个人参与补助计划负责人Siko Bouterse于维基百科:互助客栈/消息 2014年2月28日 (五) 19:44 (UTC)发送[回复] 消息发送者 User:AKoval (WMF)@metawiki,使用的列表为 http://meta.wikimedia.org/w/index.php?title=IEG/MassMessageList&oldid=7675744
外界关注维基媒体的新社群商标政策公布美国维基媒体基金会原先在 2009 年实施的商标政策,其本意是要保护维基媒体的标志。然而维基国际社群后来开始引进了并非原先预期的其他用途。维基基金会为此而更新了商标政策,以利于在法律规范内维护维基社群对于商标的使用许可能更加平衡。本次的草案是以仿照 Mozilla 基金会的商标政策来拟定,新的商标政策将根据社群的意见回馈来作为起草基础。 维基媒体的新社群商标政策自2014年1月19日公布,本次新政策是专门为社群志工量身打造,其特色为:
本政策将提交美国维基媒体基金会理事会讨论,如顺利通过,将取代自 2009 年以来采用的旧商标政策。两个版本的差异请参见下表。 参见:Announcing Wikimedia’s New Community-Centered Trademark Policy、来源 美教授出版专书探讨维基媒体识读教育来自西东大学的 William James Hoffer 与新泽西理工学院(NJIT)的 Davida Scharf 两位学者所共同撰写的大学教育书籍《教导大学生研究的成功策略》(Successful Strategies for Teaching Undergraduate Research,中文暂译)。此书试着扭转学术界对维基百科的污名化。 历史系副教授 Hoffer 认为“对教师来说,认识维基百科的威力(并警觉其负面影响),会比当个钻地鸵鸟,来得好处多更多。”他指出毕竟学生无论如何都会使用维基百科。 Hoffer 鼓励大学教师们可以把维基百科视做第三级文献,去检查页面里参考来源的有效性。教授也说,目标是让学生“把维基百科当成一切的起点,而非终点。” 由美国西东大学(Seton Hall University)的 Marta Deyrup 与 Beth Bloom撰写的书评,详见:http://reviews.libraryjournal.com/2013/11/reference/wiki-literacy/ 瑞士港台三地教授合编维基与学校教育专书瑞士港台三地教授合编维基与学校教育专书《维基之道:协同与创造性学习》于 2013年 11 月出版,《维基之道》是德文原著的翻译本,由瑞士伯恩师范大学讲师 Michele Notari、瑞士 University of Teacher Education Schwyz(PHSZ)的 Beat Döbeli Honegger、香港大学教育学系副教授朱启华、以及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图书资讯学系陈昭珍教授共同编译。中译本另外收录了两个新的章节,分别谈及香港及中国大陆的学校运用维基支援学习的情况。 本书各个章节都是作者们对维基应用在教学与学习过程的个人见解。前段章节讲解维基的概念及其学习原理,之后展示不同学校级别的具体应用例子,最后以启动维基项目方面的提示及建议作为终结。 专书全文: (繁体中文)开放下载 维基共享资源的一个提议:我们是否允许MP4格式视讯?维基媒体基金会的多媒体团队正在征求有关支援 MP4 影片格式提案的意见咨询,MP4格式数位影片标准在世界各地均很普遍,而维基媒体网站目前未采纳。 支援 MP4 格式可让使用者更容易浏览及贡献影片,可继续支援现有的开源格式 WebM与 Ogg Theora。目前的开放影片格式在没有安装附加软件的情况下,无法在众多的手机装置及网络浏览器上直接观看。影片贡献者也受限于多数手机及录影机所录下的影片只有 MP4 格式的现实问题。对于一般使用者而言,转档软件比较缺乏而且不容易上手。 然而 MP4 是专利限制格式(Patent-Encumbered Format),使用这样的专有格式会悖离维基目前的作法,也就是在维基媒体网站上只提供支援开放格式。并且这需付一小笔 MP4授权费用。 维基百科移动端烦恼:阅读更便捷 撰写却更难手机越来越成为许多人主要的上网设备(甚至是唯一设备),这种变迁开始影响了电视、图书、新闻媒体等行业,他们被迫作出调整。相比之下,维基百科的转型,似乎慢了一些。目前,英文版维基百科的访问流量中,只有20%来自移动设备。这一比例低于其他的媒体网站。而在文章编辑的流量上,移动端的比例更低。 维基媒体基金会的副总监米勒(Erik-Miller)对媒体表示:“2013年,这个问题让我们很困扰。”为了适应移动设备热潮,维基百科组织了一个10人的软件开发团队,专门聚焦移动设备。去年7月份,移动用户终于可以修改和创建词条。每个月通过移动设备编辑文章的用户也从去年7月份的三千人,增加到目前的两万人。 一些专家还建议,移动设备时代,维基百科可以推出一些新的编辑方式,比如“微编辑”模式,比如用户在手机上阅读词条时,如果看到一个错误,可以用一个类似Facebook“Like”的按钮,标志错误,提醒其他编辑修改。另外,维基百科也可以考虑支援编辑人员通过智能手机上传词条所使用的照片。 沃尔沃推新车载系统,植入维基百科信息沃尔沃推出的名叫 Sensus Connect 的车载多媒体系统把维基百科整合进去了,司机可以用这个收到从维基百科搜出来的周边环境信息。来源
技术报告近期维基媒体技术变更与可视化编器的更新技术新闻来自维基媒体技术社群,由技术大使制作并由MediaWiki信息递送送达,志愿者可前往作出贡献,亦可在此获得帮助 ,若有兴趣定期流览的用户可前往 订阅或退订,了解新近的软件变化对维基人的影响,技术新闻小节将会每周发送到您的用户讨论页面上,文字通俗易懂。 监视及理解维基媒体活跃中的所有已发生技术变化是一个麻烦且长期的工作。因此特别汇整自2014/06与2014/07变化的翻译版本,由于并非所有变化都将有影响,故仅摘录可能有影响部分,以及可视化编器的持续更新,也会登载一些比较重要未来更新,若遇到任何问题请至Wikipedia:互助客栈/技术或m:Talk:Tech/News(英文)回馈。 最近软件变更
可视化编辑器新闻 将来软件变更(可能在您观看此文已经发生作用)
WPCleaner自动进行维护工作的维基百科工具WPCleaner是一款用来帮助进行各种维护工作的工具。它的主要功能是帮助修复链往消歧义的内部链接和帮助检查固定的拼写和排版,以及帮助从其它语言的wiki翻译条目。它工作在超过40个维基上并且可以配置使其在其他维基上工作(英文)。 它被完整或部分翻译成超过20种语言,还可以增加新的翻译版本。 这个工具使用Java开发,能够在运行Java 5或更新版本的计算机上运行。 WPCleaner 安装非常简单。源代码可在 sourceforge.net 上找到。 该软件支持少数种类的语言。欢迎志愿者们前来帮助完成现有翻译或开始翻译到一个新的语言。翻译可在launchpad.net上完成。为了帮助翻译,您仅需要在launchpad.net上注册一个账号并开始翻译。 当前的翻译(完全及部分)有 (zh_CN) 简体中文。至于(en) 英语版本,该软件作者说明其英语并不是很流利,所以英文版可能会有些不完美的文字。如果您有建议来改进这些用英语写的文字,请告诉他。 “草稿”功能为编辑条目提供了一个平和的环境由英文维基百科社群要求的新的草稿名字空间于2013年12月在英文维基百科启用。其给予所有用户(无论是注册用户还是匿名用户)一个以草稿为起点的新条目编辑方式,而非立即发布(这样可降低条目得到改善之前就被提删的可能)。于2013年12月份推出新的草稿功能,是以一个名为“草稿:”(Draft:)的名字空间来储存有待完成的条目内容,搜索引擎的网络爬虫(Crawler)无法索引该类页面。这项功能主要是希望能帮助新手争取更多的时间来完善他们的条目,而不是短短几分钟内就被挂上条目维护模板及快速删除。惟草稿功能目前暂时仅可手动方式输入名字空间名称,并无明确的说明来导引新手如何产生草稿,与现有的WP:沙盒(Sandbox)功能相似。 而维基简讯亦有提供类似的技术方案添增“我的沙盒”,不过必须限定以注册用户在用户页的.js 页面编写源代码方能启用,该技术方案经资深维基人安可测试可用。 详细资讯可参考:http://blog.wikimedia.org/2013/12/20/new-draft-feature/ 使用HotCat维基百科工具以快速便捷的分类HotCat是维基百科的特殊小工具,较能方便地为页面增加、删除或修改分类,具备分类名称联想功能。HotCat以JavaScript编写的工具,帮助已注册用户增加、移除及修改页面分类,并具备分类名称联想功能,让用户能直接选取现有的页面分类。这个工具引入自维基共享资源的HotCat原始版本,而且在您的账户就可直接启用。 每当载入任何页面时,HotCat会查找页面分类列。若页面已有可见分类,HotCat会提供可移除、变更或增加分类的连结。但页面并无分类时,它依然会给出(+)和(++)的按钮。当点选"(-)"后,分类将被自动移除。点选"(±)"后将开启可供变更此分类的输入栏。 分类后的"(↓)"或(↑):点击后将开启输入栏,并显示可用子分类的列表。"(↑)":点击后将开启输入栏,并显示可用母分类的列表。分类列后的"(+)":点击后将开启可供增加分类的输入栏。前面的"(++)":点击后将进入“复变更”模式,允许修改多个分类。 请注意填写分类名时不用加上“Category:”前缀。名称的简繁和大小写HotCat可以自行检索。"(↓)"及"(↑)"连结只于现有分类旁显示,红链分类(即尚未建立的分类)没有母分类或子分类,因此显示这些连结并不合理;亦请注意当点击红链分类时只会显示输入栏(但没有列表),显示此分类并无母或子分类。 若要启用必须注册登入后,在您的参数设置的小工具里勾选来启用HotCat,在某些浏览器可能无作用。 参见:Wikipedia:维基百科工具/HotCat、Wikipedia:分类
专题报告中文维基百科方针通过:“游戏维基规则”有关游戏维基规则的方针于2014年2月4日经社群讨论之后正式通过。游戏维基规则(Gaming the system)是指恶意使用维基百科方针和指引,阻碍维基百科目标实现的行为。维基百科的方针和指引以最容易理解的字词来传达社群对如何管理百科所得出的共识,从而维护百科运作顺畅有效。然而这些条文并非法律文件,因此缺乏法律严谨性。部分用户可能会利用这一点来阐述有违方针理念原则的观点,并同时用所谓的方针字面意思来作证明。所谓“游戏”,即试图“以方针,反方针”。此次设立这一方针,是为了避免这种扰乱性行为。 玩弄游戏维基规则的用户可能有以下的行为:
一般动机包括:阐释观点、持续进行编辑战或强化某一特定的非中立观点,因此有必要时可把以上特定方针与此方针结合使用。这一类行为的真正意图与任何方针本身的设立目的相驳,且扰乱百科的正常运作,但却经常没有明文禁止。《游戏维基规则》方针让社群在遇到这一类情况时,有据可循,有法可依。 新方针:“假冒签名”中文维基百科社群另外还通过一项新方针“假冒签名”。该方针规范您绝不应该冒用另一名编者的签名。 维基百科严禁任何用户签注他人的用户名来冒充其他用户,篡改签名代码使其与另一名用户的签名极为相似也可能算作一种冒充的行为。维基百科也不允许您将自己的签名代码链接至他人的用户页,这终究会是徒劳无功,因为各页面的修订历史记录着所有编者的IP地址或用户名。因此,如果版本差异中的签名与该编者的常用或默认签名大不相同的话,冒签的用户很容易被发现。尽管这不是绝对要求,但签名在某种程度上与自己的用户名比较相似是常用而且也是较能保护自己名誉的做法。 如果您发觉一名用户的签名具有扰乱性,或者好似在冒充另一名用户,您理应要求该用户更改签名以符合相关方针规定。当要求用户时,您应注意态度文明、注重礼仪、善意推定。请不要立即假定用户在刻意使用扰乱性或不适当的签名;当然同时若其他维基人请求您更改签名,还请您不要将礼貌的请求视为人身攻击。维基百科的成功取决于有效的团队合作,双方应该合作配合,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一名乌克兰维基人去世乌克兰维基人伊霍尔·伊霍若维奇·柯斯登柯(乌克兰语:Ігор Ігорович Костенко、英语:Ihor Ihorovich Kostenko)是一名乌克兰大学地理系学生,同时担任体育刊物的记者。柯斯登柯在利沃夫大学学习地理。他还担任过体育网站“Sportanalitika”的记者。 不幸地,维基人User:Ig2000于2014年2月20日在乌克兰基辅的抗议行动中中弹身亡,得年22岁,仅此让我们永远缅怀他。 他也是一名乌克兰语维基百科活跃的编者,2011年7月23日加入在维基注册而使用者名称是Ig2000,为该语言的维基百科撰写了280个条目,编辑次数超过1,600次。编辑的内容包括体育(特别是足球跟一级方程式赛车)、地理、经济,还有乌克兰军史。另外他也替乌克兰版维基新闻写些体育报导。除了进行编辑之外,还为推广维基百科做出过一些努力,例如:经营维基社群,他担任乌克兰维基Facebook社团页的管理员。去年8月他提出一个名为Wiki Flashmob维基写作活动的计划,原先预期于今年1月份举办,由于这次的抗议事件而被迫取消。 2月18日,他与其他来自利维夫的大学生因为受到乌克兰群众爱国精神的感召加入首都基辅的抗争,2月20日,他带着盾牌走在抗议人群的前方,结果遭到两颗子弹击中,其中一颗击中头部当场身亡。对于这个不幸事件,乌克兰维基百科2月21日在维基球标志以及他的用户讨论页上加上了黑丝带以做为哀悼;23日,成千上万的民众参与他的葬礼。 维基新闻:乌克兰维基人Ihor Kostenko死于2月20日基辅的抗议活动 案例分享(二)捷克分会的推广经验此为Wikimania 2013的会前会(Preconference)“维基百科教育专案在做什么?”专题报告,这期继续分享案例之一
~本文完~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