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趾跳鼠
三趾跳鼠 |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哺乳綱 Mammalia |
目: | 齧齒目 Rodentia |
科: | 跳鼠科 Dipodidae |
屬: | 三趾跳鼠屬 Dipus |
種: | 三趾跳鼠 D. sagitta
|
二名法 | |
Dipus sagitta (Pallas, 1773)
|
三趾跳鼠(學名:Dipus sagitta),別名:跳兔、沙跳,北方三趾跳鼠,屬於囓齒目跳鼠科,分佈在中亞地區。
分布
[編輯]甘肅省內分布於張掖、高台、酒泉、嘉峪關、金塔、玉門、安西、敦煌、肅北、阿克塞等地; 中國見於青海柴達木盆地、山西、陝西、河北北部、內蒙古、寧夏、新疆、吉林、遼寧西部;國外分布於蒙古、蘇聯中亞和哈薩克斯坦以及伊郎北部。
形態特徵
[編輯]外形似五趾跳鼠,體長大於110毫米。頭圓吻鈍。眼大。耳殼發達,耳前方有一排白色硬毛,成柵狀但貼頭前折不達眼前緣。尾長,其長約為體長的1/3。前肢短小,具五趾,二、四趾爪發達,爪細長而銳利。後肢約為前肢的三倍,具三趾,各趾下被有梳狀硬毛。門齒前面橙黃色,中央有縱溝。背毛及後肢外方深沙黃色微沾黑色,毛基部灰色,中段深沙黃色,毛尖黑色;少數毛深沙黃色的一段為黑色所代替;體側淺沙黃色,毛基白色;腹面、前肢、後肢內側均為白色;白毛區繞過臀部向後一直延伸到尾基部;耳殼外方棕黃色,內面為稀疏白毛;耳後有一白斑,頰部至眼上方色淺,毛基白色;鼻上方小部分被以短而硬的純沙黃色毛;尾上下兩色,背方為純沙黃色,腹方白色,尾末端有黑褐色和白色毛相間而成的毛束,但其黑褐色環在腹方為白毛隔斷。頭骨寬而短;額骨在肋骨後緣部分最窄;顴弓雖細,但向上分支很寬;眶下孔大,呈卵圓形;鼻骨與額骨相接處有凹陷,但較羽尾跳鼠的凹陷淺;頂間骨大,聽泡中等,兩聽泡前端距離寬。乳突部不膨大。門齒孔後緣一般不超過前臼齒。齶孔兩對,較小。
生活習性
[編輯]棲息範圍很廣,固定和半固定沙丘,礫石荒漠、鹽漬荒漠、沙丘、荒地、農田附近的草地均有。1982年河西走廊調查,幾乎各種生境均有,捕獲率高達34%,為當地優勢種群。不集群,呈彌散式分布。洞穴簡單,多築於沙丘上。洞口底平,上為半圓形,直徑約7厘米,向下有一攢段長約80厘米的斜道,洞道稍微彎曲。在深約60厘米處有一膨大窩室,窩室中鋪有乾草,側方有一條向上斜伸的盲道、接近地面表層,遇敵時可由此破土而逃走。夜間活動,但白天也偶爾出洞。雨天躲在洞內,雨後晴夜則活動頻繁,在沙質荒漠中常可見三趾跳鼠所挖的許多小坑。
三趾跳鼠多在地勢高而乾燥、地表植被稀疏、長有沙生植物的沙質土壤中棲居。喜歡在沙蒿、檉柳、錦雞兒等灌木叢間活動。洞穴比較簡單,多築於植被稀疏的沙質土壤、半固定沙丘過流動沙丘上。一個洞有洞口一個,直徑約8-9厘米,向下通窩巢。洞道長一般為1.2-1.5米,距地面深30-60厘米 。在洞道末端擴大的地方為巢室。在繁殖期窩巢鋪墊乾草。窩呈圓形,外徑13-15厘米,其深約為3厘米。窩巢側方有向地面 斜伸的盲道,通到地面下方,遇有險情時,由此破土逃跑。
三趾跳鼠每年有兩次活動高峰,6月份植物生長繁茂,食物豐盛,它的活動範圍大,頻次加強,達到全年活動的第一個高峰。8月下旬,天氣逐漸變涼,大量覓食,積蓄體內脂肪,以備蟄眠期耗損,活動極為頻繁,因而出現第二個活動高峰。
晝伏夜出,黃昏後出洞覓食,白天偶爾出洞,有冬眠習性,冬眠期六個月左右。
食性及繁殖
[編輯]三趾跳鼠以植物種子及幼嫩根、莖為食,亦食少量昆蟲。
三趾跳鼠一年繁殖一胎,懷孕期約28天,每胎產仔2-5隻。
每年繁殖一次,1982年5-7月在河西走廊各地捕獲的11隻孕鼠中,一個胚胎的兩隻、兩個胚胎的兩隻、三個胚胎的五隻、四個胚胎的一隻。8月以後未見孕鼠。天敵同羽尾跳鼠。
對人類危害特點
[編輯]三趾跳鼠在草場盜食沙蒿、檸條等固沙植物種子及其幼苗,嚴重損害沙地植被,破壞固沙造林事業。在農區,啃食作物幼苗,掏食瓜類。
防治的辦法
[編輯]1)可採用化學防治和人工捕打兩種滅鼠方法。採用化學防治時,用毒餌或熏蒸的方法都可收效。
2)人工捕打分為兩種方法,一是挖洞法;二是火誘法:在其密集地區,無月的夜晚,點燃火堆,當跳鼠發現火光後即會前來。此時,人們可手持樹枝等工具緊貼地面橫掃其足,使其腿部受傷,不能跳躍,乘機捕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