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兩論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兩論」是毛澤東的兩部作品《矛盾論》與《實踐論》的合稱,[1]它們均創作於1937年,[2]是毛澤東結合中國社會實踐對馬克思主義哲學辯證法認識論的理論論述。[3]《實踐論》與《矛盾論》於1950年12月29日與1952年4月1日分別於《人民日報》公開發表。「兩論」還可能是《關於無產階級專政的歷史經驗》和《再論無產階級專政的歷史經驗》二文的合稱。

哲學內容[編輯]

影響[編輯]

「兩論」起家[編輯]

1964年12月,周恩來總理在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大慶油田的建設,「是學習運用毛澤東思想的典範。用他們自己的話說,是『兩論起家』,就是通過大學《實踐論》和《矛盾論》,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去分析、研究、解決建設工作中的一系列問題」。[4]隨著中國開展「工業學大慶」運動,對「兩論」的應用地權威詮釋:[5][6]

把別人的經驗都學到手,但又不迷信別人的經驗,不迷信書本,我們要勇於實踐,發揚敢想、敢說、敢幹的風格,闖出自己的經驗。同時,我們在實踐中要不迷失方向,就要掌握……的理論武器,把實踐經驗上升到理論……使我們的實踐具有更大的自覺性。

評價[編輯]

中國評價[編輯]

國外評價[編輯]

國外學者對「兩論」的質疑,圍繞著下述問題:[7]

  • 「兩論」是毛澤東寫的嗎?
  • 如果「兩論」是毛澤東寫的,有多少是毛澤東自己的東西?
  • 新中國建國以後發表的「兩論」與1937年版本一致嗎?

可以看出這些質疑,並不是對「兩論」內容的質疑,而是對毛澤東人格的質疑。

外部連結[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张海文:重读“两论”多感悟 2016年05月30日《学习时报》. [2017年2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年2月25日). 
  2. ^ Lee Feigon, Mao, A Reinterpretation (Chicago: 2002), 72.
  3. ^ Philip Short, Mao, A Life (Great Britain: Hodder Headline, 1999), 355.
  4. ^ “两论”起家,新浪财经,2009年04月29日. [2017年2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年11月7日). 
  5. ^ 大慶石油會戰領導小組以石油工業部機關黨委名義1960年4月10日於黑龍江省安達縣城的臨時辦公點作出的《關於學習毛澤東同志所著〈實踐論〉和〈矛盾論〉的決定》,發表在4月13日大慶油田會戰指揮部機關報《戰報》的創刊號。
  6. ^ 馬英林:《大慶「兩論」起家研究》, 中共黨史出版社,2009年版.ISBN 978750980129
  7. ^ 郭小磊:国外学者对《实践论》和《矛盾论》的研究概述,《青海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第154-157页. [2017-0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