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場河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串場河,俗稱下河,為中國江蘇省東部的一條人工河流,貫穿蘇東諸鹽場,原是該地區物品南運航道。北起阜寧縣射陽河,經鹽城市東台市海安縣通揚運河。2010年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中,江蘇省水利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認定串場河南起海安縣海安鎮新園村新通揚運河,北至阜寧縣阜城鎮,全長174公里。

串場河以東台海道口為界,分南北兩段,由海安向北流經富安、安豐、梁垛至何垛場,為南串場河;由海道口向北流經丁溪、草堰(原屬東台北鄉)、白駒(原屬東台北鄉)、劉莊(原屬東台北鄉)、伍佑、新興、廟灣,為北串場河。

歷史[編輯]

運河始建於大曆元年(776年)淮南節度使判官李承主持在楚州揚州海濱創築海塘,名捍海堰(一名常豐堰)形成的復堆河。沿常豐堰(范公堤前身)西側,南北延伸。宋天聖二年至六年(1024~1028年),泰州知州張綸從西溪(今東台市)鹽官范仲淹議,於李堰西側大規模重修捍海堰,後人稱范公堤,形成斷斷續續的復堆河道。至和年間(1054~1056年),沈起又將范堤續修到呂四。南宋寧宗時(1190~1194年)又加疏通,統稱運鹽官河。沿新修捍海堤(世稱范公堤)一線有富安、安豐、梁垛、東台、何垛、丁溪、草堰、小海、白駒、劉莊十大鹽場。經南宋咸淳五年(1269年),兩淮制置史李庭芝重加修築。明永樂九年(1411年)及天順年間(1457~1464年)曾兩次浚河修堤。隆慶年間(1567年—1572年)改建、疏浚而成。明中葉以後,串場河一名始見於文獻記載。民國時期,原蘇中鹽場相繼廢灶興墾,串場河鹽運衰落,河道疏於治理,以致淤淺、狹窄、多彎,僅通行小型船舶。建國後對河道進行清障掃床。至1987年,全河除海安至東台47公里有多處河床水深不足2米、底寬不足10米、只能單向通行小船外,自東台至鹽城、阜寧129公里河段,水深2.5米,底寬20米,可達六級航道標準,惟全線尚有20處左右的彎道,最小曲度半徑僅40米。

1958年在串場河東平行開挖通榆運河南通贛榆),204國道新長鐵路一段也與之平行。

參考資料[編輯]

  • 中國地理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