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伊恩·斯蒂文森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伊恩·斯蒂文森
出生1918年10月31日 編輯維基數據
蒙特婁 編輯維基數據
逝世2007年2月8日 編輯維基數據 (88歲)
夏洛蒂鎮 編輯維基數據
就讀學校
職業精神科醫師、parapsychologist、大學教員 編輯維基數據
僱主

伊恩·普萊蒂曼·史蒂文森(英語:Ian Pretyman Stevenson;1918年10月31日—2007年2月8日)是一位在加拿大出生的美國精神科醫生,是維吉尼亞大學醫學院感知研究部的創始人和首任主任。他在維吉尼亞大學醫學院擔任教授長達50年,他於1957年—1967年擔任該院精神病學系主任,1967年—2001年擔任卡爾森精神病學教授,2002年—2007年去世前擔任精神病學研究教授[1]

作為維吉尼亞大學醫學院感知研究部(最初起名為「人格研究部」)的創始人和主任,史蒂文森以其長期研究具有轉世跡象的案例而聞名——即情感、記憶甚至身體特徵可以從一次轉世傳遞到另一次轉世[2]。在他進行國際實地研究的40年間,他研究了3000例聲稱記得前世的兒童案例[3][4][5]。他的觀點是,某些恐懼症戀物症異常能力和疾病無法完全用遺傳學或環境來解釋。他認為,除了遺傳和環境外,轉世可能提供了第三個可能的因素[6][7]

1982年,史蒂文森幫助創立了科學探索學會[8]。他是關於轉世的大約300篇論文和14本書的作者,包括《二十案例示輪迴英語Twenty Cases Suggestive of Reincarnation》(1966年)、《轉世類型的案例》(4卷,1975-1983年)和《歐洲轉世類型的案例》(2003年)。他在1997年發表的著作《轉世與生物學:對先天性胎記和先天缺陷病因學的貢獻》中報告了200例胎記和先天缺陷似乎與兒童回憶的死者的傷口有某種對應關係的案例。他為普通讀者寫了同樣研究的簡短版本:《轉世與生物學的交匯處》(1997年)[9]

史蒂文森在提出有關轉世的觀點時非常謹慎[10]。他強調,他收集的信息只是表明轉世可能性的證據,但並不能證明它的發生[11][12][13]。然而,他確實相信自己已經提出了一個必須認真對待的轉世證據體系[14]。他說:「這些證據並非毫無瑕疵,當然也無法強迫人們相信這種觀點。即使是最好的證據也可以被解釋為其他可能性,(但)只能用來譴責那些說根本沒有證據的人。」[15]

對他的研究的反應褒貶不一。在《紐約時報》對史蒂文森的訃告中,瑪格麗特·福克斯寫道,史蒂文森的支持者認為他是一個被誤解的天才,他的批評者認為他是認真但輕信的,而大多數科學家簡單地忽略了他的研究[11]。史蒂文森的研究基於被科學界認為不可靠的軼事案例報告,因為他沒有進行受控的實驗性工作[16]。他的案例報告也受到批評,因為它們包含錯誤和遺漏。批評者認為,最終史蒂文森的結論受到了確認偏見、錯誤和動機推理的影響[14]。支持他工作的人包括吉姆·B·塔克英語Jim B. Tucker,他是維吉尼亞大學的一名精神病學家,也是史蒂文森創立的部門的同事。

參考文獻[編輯]

  1. ^ Williams Kelly, Emily. Dr. Stevenson's obituary (PDF). University of Virginia School of Medicine. May 12, 2022. 
  2. ^ Tanne, Janice Hopkins. Ian Pretyman Stevenson. BMJ. 31 March 2007, 334 (7595): 700. PMC 1839221可免費查閱. doi:10.1136/bmj.39141.529792.65. 
  3. ^ Woodhouse 1996, pp. 143–144.
  4. ^ Bache 2000, p. 34ff.
  5. ^ Professor Ian Stevenson. [May 12,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December 23, 2007). 
  6. ^ Stevenson, I. The phenomenon of claimed memories of previous lives: Possible interpretations and importance. Medical Hypotheses. 2000, 54 (4): 652–9. PMID 10859660. S2CID 15947669. doi:10.1054/mehy.1999.0920. 
  7. ^ Stevenson, I. The explanatory value of the idea of reincarnation. Th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 1977, 164 (5): 305–26. PMID 864444. S2CID 30398311. doi:10.1097/00005053-197705000-00002. 
  8. ^ Sturrock, Peter. Ian Stevenson and the Society for Scientific Exploration. Journal of Scientific Exploration. 2008, 22 (1): 125–127. CiteSeerX 10.1.1.561.2521可免費查閱. 
  9. ^ For his having been on the founding committee of the Society for Scientific Exploration, see Stevenson 2006 (PDF). [September 1, 2016].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July 21, 2006). , p. 19.
  10. ^ Sarah Thomason. Xenoglossy in Gordon Stein. (1996). The Encyclopedia of the Paranormal. Prometheus Books. ISBN 1-57392-021-5, p. 2 of the pdf on the author's website.
  11. ^ 11.0 11.1 Fox, Margalit. Ian Stevenson Dies at 88; Studied Claims of Past Lives. The New York Times. February 18, 2007. 
  12. ^ Almeder, Robert 1992, p. 60.
  13. ^ Prabhu, Joseph, "The Idea of Reincarnation," in "Death and Afterlife," Stephen T. Davis, ed., Palgrave Macmillan, 1989, p. 74. "Stevenson is scrupulous in asserting that he has uncovered possible evidence for reincarnation and not definitive proof."
  14. ^ 14.0 14.1 Carroll 2009, article on his website The Skeptic's Dictionary.
  15. ^ Carroll 2009, article on his website The Skeptic's Dictionary, quoting Stevenson 1989.
  16. ^ Angel, Leonard (2015). Is There Adequate Empirical Evidence for Reincarnation? An Analysis of Ian Stevenson’s Work. In Keith Augustine & Michael Martin (eds.). The Myth of an Afterlife: The Case against Life After Death. Rowman & Littlefield. pp. 575-583. ISBN 978-0-8108-86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