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滯留鋒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天氣圖上滯留鋒的標誌
日本氣象廳發布的天氣圖,時間是2017年8月,滯留鋒從長江中下游跨越黃海,延伸至日本中部

氣象學上的滯留鋒是指移動緩慢的,又稱靜止鋒準静止鋒。滯留鋒兩側的冷暖氣團勢力相當,使鋒在一定區域內來回擺動,造成長時間的晴雨相隔天氣。在實際應用中,通常將 6 小時以內位置無較大變化的鋒認為是滯留鋒。[1][2]天氣圖上,滯留鋒常以紅藍相間的實線標識,其指向暖氣團的一側附有紅色的半圓形,指向冷氣團的一側附有藍色的三角形。[3]

形成過程

[編輯]

滯留鋒可能由移動緩慢的冷鋒暖鋒轉變而成,當鋒的移動速度降低至 9 km/h 以下時,就會演變成為準靜止鋒。滯留鋒兩側的風向通常與鋒面平行且方向相反,這亦是阻礙滯留鋒移動的原因之一。[4][5]

冷空氣在移動過程中遇山受阻時常會形成滯留鋒,中國大陸常見的此類滯留鋒有天山滯留鋒、秦嶺滯留鋒、南嶺滯留鋒和雲貴滯留鋒等。[2]

天氣過程

[編輯]

滯留鋒的天氣類似於冷鋒中的第一型冷鋒:在地面鋒線過後開始出現降水,風速增大且天氣轉差,待高空槽過境後,降水逐漸停止,天氣開始轉晴。但由於滯留鋒的坡度第一型較冷鋒更小,其雲雨區亦較第一型冷鋒更加寬廣。當準靜止鋒的坡度特別小時,暖空氣常需爬升一定距離後才能凝結成雲、雨,因而其雲雨區不一定緊靠地面鋒線。[2]

春季夏季,若暖空氣的層結不穩定,滯留鋒亦可能出現雷雨天氣,在低空有切變線或低渦配合的情況下還可能產生暴雨等顯著的降水現象。[2]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朱乾根等.天氣學原理和方法(第四版).北京:氣象出版社,2007.ISBN 978-7-502-90989-5
  2. ^ 2.0 2.1 2.2 2.3 孫淑清,高守亭.現代天氣學概論.北京:氣象出版社,2005.ISBN 978-7-502-94030-0
  3. ^ Stationary Front: a front that is not moving. WW2010 (the weather world 2010 project). Atmospheric Sciences at Illinois. [2020-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0) (美國英語). 
  4. ^ Ahrens, C. Donald. Meteorology Today: An Introduction to Weather, Climate, and the Environment 12. Brooks/Cole, Cengage Learning. 2017 [2020-06-17]. ISBN 978-1-337-61666-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09) (英語). 
  5. ^ Fronts. North Carolina Climate Office. [2020-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7) (美國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