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貴州會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北京貴州會館,位於北京市西城區東城區,共有8座(內含一附產),是貴州省人士在北京的會館。[1]

簡介[編輯]

貴州在北京的會館和其他省份在北京的會館不同,一不是按地望劃分,二均為省級會館,是以老館為中心,依新館的位置而分為東館、西館、南館、北館、新館、中館。[1]

  • 貴州老館:位於西城區櫻桃斜街11號,地處櫻桃斜街東端路北。其附近有廣東肇慶、陝西三原、山西襄陵、浙江嚴州、廣東潮州、蕉嶺等地的會館。貴州老館建於清朝嘉慶年間,後來道光咸豐年間因來京應試舉子增加,乃逐步修建東館、南館、北館等等。原先的會館即被稱為「貴州老館」,與這些後建的會館相區別。貴州老館建築宏偉,大門門楣上的匾是廣順縣劉清所題,字體清秀。[1]後來,該館改為「西單飯店」,留存至今的大門上方的石額題有金字「西單飯店」,上款為「甲申閏四月」(即1944年),下款為「張中英」。如今,此處已改為「長宮飯店」,在大門外添建門廊,上懸「長宮飯店」匾額。[2]貴州老館作為「西單飯店舊址」被列為西城區普查登記文物[3]
  • 貴州新館:位於西城區棉花胡同路北。為三進四合院。會館為貴州來京人員寓居之所,後院曾為楊樹宅。楊樹,字珍林,貴州安順人,同治六年中舉人,後來多次在北京參加會試而不中,乃捐官內閣中書,後來歷任山西省蒲州府澤州府太原府知府。他撰寫有《楊珍林自編年譜》,其中記述了八國聯軍占領北京的情況:「兵初至頗騷擾,同鄉殷子和詵,貴陽人,時在順天候補知縣,頗受其擾,來與余謀移居,因看校(轎)子胡同鄖陽會館並南橫街貴州會館俱不妥,二處均為界……」截至1990年代,貴州新館仍存在,已為民居。[1]
  • 貴州西館:位於西城區廣安門內大街東端路北。館內居住的大多是貴築人,該館又稱「二貴會館」。該館原名「貴州會館」,在所有貴州在京會館中建築時間最早,但後來因為櫻桃斜街又建了貴州會館,所以該館改稱「貴州西館」。該會館前面是江蘇揚州會館,對面是山西洪洞會館。陳夔龍曾寓居該館,直到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被榮祿賞識,奉旨到天津查辦,從天津回北京後,他便遷居順天府署,後來又遷居北城的黑芝麻胡同。《北京近代教育記事》中也提到該會館:「1898年4月12日,康有為與御史李盛鐸等倡組保國會,……,4月15日在嵩雲草堂召開第二次會議,4月19日在貴州會館召開第三次會議。」[1]
  • 貴州中館:位於西城區櫻桃斜街路南,是貴州老館的附產。清朝咸豐、同治年間,鄭珍(字子尹)曾寓居在此(可見民國十七年貴州《改進日報》)。[1]
  • 貴州南館:位於西城區教場二條,多居住畢節、黔西、平遠、大定等地人。[1]
  • 貴州北館:位於西城區教場六條,多居住普定、修文、黔東人。[1]
  • 貴州東館:位於東城區大江胡同[1]
  • 貴州會館:位於西城區南橫街。是清朝末年新建的會館。占地面積大,共有四套四合院。戊戌變法時期,曾在此設有黔學堂,但僅有兩個教室及簡單設施。[1]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胡春煥、白鶴群,北京的會館,中國經濟出版社,1994年,第127-130頁
  2. ^ 大柵欄西街改造:文化轉身重彰舊時風情,中華建築報,2009年4月21日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4年10月6日,.
  3. ^ 西城区普查登记项目,西城文化网,2014-06-10. [2014-1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