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薰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南薰橋
南薰橋(廊橋)
雲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所在大理州賓川縣
坐標25°44′19″N 100°34′55″E / 25.73853°N 100.58207°E / 25.73853; 100.58207座標25°44′19″N 100°34′55″E / 25.73853°N 100.58207°E / 25.73853; 100.58207
分類古建築
時代、民國
編號7-97
登錄2012年1月7日

南薰橋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雲南省大理州賓川縣州城鎮,是一座單孔石拱廊橋,長15.6米,寬5.16米,孔高7米、寬6米,兩邊有牌樓式門,橋廊中間建歇山頂方形亭閣一間。[1]始建於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由賓川知州朱官主持興建。現存的橋梁為清光緒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九月黎元熙主持重修。[2]1936年4月20日,賀龍任弼時中國工農紅軍第二軍團紅六軍團長征經過賓川,在州城與當地民團發生衝突,戰鬥中,南薰橋成為紅軍的掩體和搶救傷員的臨時救護所。[3]1988年5月27日,大理州人民政府公布南薰橋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12月26日,中共大理州委決定,將南薰橋列為州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4]2012年被列入雲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參考資料[編輯]

  1. ^ 邱宣充. 《云南名胜古迹辞典》 (M) 1. 昆明: 雲南科技出版社. 1999. ISBN 754161056. 
  2. ^ 《大理文化》2006年第04期,主辦:大理白族自治州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出版周期:雙月刊,出版地:雲南省大理市,語種:中文,ISSN:1009-3249
  3. ^ 李雪濤,大理文化[J]. 編輯部郵箱. 2006(04)
  4. ^ 張旗. 宾川南薰桥. 大理日報. 2011-03-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