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渡县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弥渡县
铁柱庙,内有南诏遗物“南诏铁柱”
铁柱庙,内有南诏遗物“南诏铁柱
弥渡县在云南省的位置
弥渡县在云南省的位置
坐标:25°20′37″N 100°29′15″E / 25.34369°N 100.48746°E / 25.34369; 100.48746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隶属行政区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政府駐地弥城镇锦屏街14号
下级行政区
政府
 • 县长马志翔[1]
 • 县委书记舒进[1]
面积
 • 总计1,523.43 平方公里(588.20 平方英里)
海拔1,667.72 公尺(5,471.52 英尺)
人口(2020)
 • 密度215人/平方公里(560人/平方英里)
 • 户籍人口32.72万人
民族
 • 民族比例汉族88.09%
彝族9.67%
白族0.84%
回族0.53%
时区北京时间UTC+8
郵政編碼675600
電話區號+86 (0)872
气候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
年均温14.8 ℃
年降水1066.5毫米
行政区划代码53 29 25
国内生产总值(2020)¥85.99亿
毗邻东:祥云县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
南:普洱市景东县南涧县
西:巍山县
北:大理市
網站弥渡县人民政府
气候数据:[2],经济数据:[3]

弥渡县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下属的一个,县政府驻弥城镇。全县总面积1,523.43平方公里[4],2020年总人口(常住人口)261,205人[5]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11.91%,以彝族为主[4]

地理[编辑]

气候[编辑]

弥渡县气象数据(1981−2010)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历史最高温 °C(°F) 23.9
(75.0)
26.3
(79.3)
30.3
(86.5)
32.6
(90.7)
34.0
(93.2)
33.2
(91.8)
32.7
(90.9)
31.7
(89.1)
31.8
(89.2)
29.4
(84.9)
26.1
(79.0)
23.1
(73.6)
34.0
(93.2)
平均高温 °C(°F) 18.1
(64.6)
19.7
(67.5)
22.9
(73.2)
25.9
(78.6)
27.0
(80.6)
27.1
(80.8)
26.5
(79.7)
26.7
(80.1)
25.6
(78.1)
23.8
(74.8)
20.6
(69.1)
18.2
(64.8)
23.5
(74.3)
日均气温 °C(°F) 9.5
(49.1)
11.4
(52.5)
14.8
(58.6)
18.4
(65.1)
21.1
(70.0)
22.2
(72.0)
21.7
(71.1)
21.1
(70.0)
19.7
(67.5)
17.4
(63.3)
12.9
(55.2)
9.7
(49.5)
16.7
(62.0)
平均低温 °C(°F) 2.1
(35.8)
3.8
(38.8)
7.0
(44.6)
11.2
(52.2)
15.7
(60.3)
18.3
(64.9)
18.2
(64.8)
17.3
(63.1)
15.9
(60.6)
13.0
(55.4)
7.1
(44.8)
3.0
(37.4)
11.0
(51.9)
历史最低温 °C(°F) −4.7
(23.5)
−3.4
(25.9)
−1.4
(29.5)
3.0
(37.4)
6.8
(44.2)
12.9
(55.2)
12.7
(54.9)
10.6
(51.1)
7.2
(45.0)
4.9
(40.8)
−0.3
(31.5)
−5.9
(21.4)
−5.9
(21.4)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12.1
(0.48)
14.7
(0.58)
17.4
(0.69)
20.7
(0.81)
67.0
(2.64)
127.7
(5.03)
144.8
(5.70)
150.7
(5.93)
119.0
(4.69)
78.8
(3.10)
27.4
(1.08)
8.2
(0.32)
788.5
(31.05)
平均相對濕度(%) 61 56 52 52 59 72 79 82 81 77 73 68 68
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中心[6]

行政区划[编辑]

弥渡县下辖6个、1个、1个民族乡[7]

弥城镇、​红岩镇、​新街镇、​寅街镇、​苴力镇、​密祉镇、​德苴乡牛街彝族乡

截至2020年末,全县共有82个村民委员会、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925个自然村、1,289个村(居)民小组[4]

弥渡县行政区划图
区划代码[註 1] 区划名称 面积
(平方公里)
人口
(2020年普查)
下辖地区数量 政府驻地 邮政编码
社区 村委会 自然村 村(居)民小组
532925100 弥城镇 174.32 85,894 7 10 112 303 建设路56号 675600
532925101 红岩镇 126.6 36,506 12 108 165 北大街 675601
532925102 新街镇 124.6 37,341 12 107 165 新街村105号 675602
532925103 寅街镇 207.2 34,409 11 74 168 北街口 675603
532925104 苴力镇 195.56 20,224 7 96 132 北街口 675604
532925105 密祉镇 140 12,167 6 36 40 大寺街5号 675604
532925203 德苴乡 301.08 18,612 13 109 150 德苴村39号 675605
532925204 牛街彝族乡 263.89 16,052 11 145 289 大宏运 675606
[8] [9] [5] [9] [2]

人口[编辑]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弥渡县总人口(常住人口)共有87,512户、261,205人,城镇人口96,685人(占37.02%),乡村人口164,520人(占62.98%)[5]。2020年末统计,弥渡县户籍人口共有93,979户、32.72万人[4]

2020年人口普查中,弥渡县共有男性131,964人、女性129,241人,性别比为102.11。60岁以上人口共51,799人,占总人口的19.83%;65岁及以上的老龄人口共39,133人,占总人口的14.98%,按国际通行的标准界定,弥渡县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弥渡县15岁以上的文盲有10,325人,占15岁以上人口的4.70%,大学专科学历及以上人口有18,419人,占15岁以上人口的8.39%[5]

民族[编辑]

弥渡县境内有汉族彝族白族回族傈僳族5个世居民族。2020年,弥渡县有彝族31,653人(占9.67%),白族2,760人(占0.84%),回族1,738人(占0.53%)。[4]

交通[编辑]

其他[编辑]

特色食品:弥渡卷蹄、吹肝、香肠、腌菜、香酥梨、芋头。

特色歌舞:「花灯」舞蹈起源於此;是具有「东方小夜曲」之称的歌曲《小河淌水》亦起源於此。

名勝:南诏铁柱、天生桥、谷女寺、高娘寺、花鱼洞、密祉乡、太极顶等。

注释[编辑]

  1. ^ 民政部系统与国家统计局系统的区划代码不同,本表所列为民政部公布的行政区划代码,各条目中使用的是国家统计局的统计用区划代码。

参考文献[编辑]

  1. ^ 1.0 1.1 弥渡县出席大理州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册.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 2022-03-03 [2022-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0). 
  2. ^ 2.0 2.1 段丽元 主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云南省卷. 北京: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16: 2398–2411. ISBN 978-7-5087-5306-5. 
  3. ^ 弥渡县基本县情. 弥渡县人民政府. 2021-07-12 [2022-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9). 
  4. ^ 4.0 4.1 4.2 4.3 4.4 大理白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大理州年鉴·2021. 昆明: 云南民族出版社. 2021: 54–55. ISBN 978-7-5367-8809-1. 
  5. ^ 5.0 5.1 5.2 5.3 弥渡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弥渡县人民政府. 2021-09-03 [2022-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2). 
  6. ^ 中国地面气候标准值月值数据集(1981-2010年). 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中心. 2012-08-16. 
  7. ^ 2022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弥渡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22. 
  8.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行政区划简册 2019. 北京: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19: 377. ISBN 978-7-5087-6161-9. 
  9. ^ 9.0 9.1 走进弥渡>乡镇概况. 弥渡县人民政府. 2021 [2022-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8).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