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阳县
元阳县 | |
---|---|
县 | |
![]() | |
坐标:23°13′25″N 102°50′04″E / 23.22363°N 102.83445°E | |
国家 | ![]() |
隶属行政区 |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面积 | |
• 总计 | 2,212.32 平方公里(854.18 平方英里) |
人口 | |
• 總計 | 396,777人 |
时区 | 北京时间(UTC+8) |
郵政編碼 | 662400 |
車輛號牌 | 云G |
行政区划代码 | 53 25 28 |
元阳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下属的一个县。位於雲南省南部,因地處紅河上游元江之南,故得此名。元陽縣面積2,212.32平方公里[1],2020年总人口359,155人[2]。县政府驻南沙镇。该县是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梯田的核心区。
历史[编辑]
明、清及民国时期,今元阳县地为土司政权控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方废除土司制度[3]。1950年1月27日,由建水、个旧、蒙自三县析置新民县,属蒙自专区[4]。9月20日,改称新民办事处(县级)[4]。因与辽宁省新民县重名[5],1951年3月2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改名为元阳县[4]。1954年1月1日,红河哈尼族自治区成立,红河县属红河哈尼族自治区,自治区人民政府与红河县人民政府同驻新街[4]。1957年11月18日,隶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4]。1988年县城出现山体滑坡,此后在南沙建设新县城[6],1995年,元阳县四套班子迁至南沙镇[6],1998年12月19日,国务院批准元阳县人民政府迁至南沙镇[7]。
行政区划[编辑]
南沙镇、新街镇、牛角寨镇、沙拉托乡、嘎娘乡、上新城乡、小新街乡、逢春岭乡、大坪乡、攀枝花乡、黄茅岭乡、黄草岭乡、俄扎乡和马街乡。
地理[编辑]
元阳县气象数据(1981-2010)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历史最高温 °C(°F) | 35.0 (95.0) |
37.8 (100.0) |
41.3 (106.3) |
42.7 (108.9) |
43.2 (109.8) |
40.5 (104.9) |
42.0 (107.6) |
40.9 (105.6) |
42.2 (108.0) |
38.3 (100.9) |
37.0 (98.6) |
35.6 (96.1) |
43.2 (109.8) |
平均高温 °C(°F) | 23.5 (74.3) |
26.5 (79.7) |
29.6 (85.3) |
33.3 (91.9) |
33.9 (93.0) |
34.8 (94.6) |
34.1 (93.4) |
34.3 (93.7) |
33.6 (92.5) |
31.0 (87.8) |
28.0 (82.4) |
24.4 (75.9) |
30.6 (87.0) |
日均气温 °C(°F) | 17.5 (63.5) |
19.9 (67.8) |
23.1 (73.6) |
26.5 (79.7) |
27.7 (81.9) |
29.1 (84.4) |
28.7 (83.7) |
28.3 (82.9) |
27.2 (81.0) |
25.2 (77.4) |
21.1 (70.0) |
18.2 (64.8) |
24.4 (75.9) |
平均低温 °C(°F) | 13.6 (56.5) |
15.6 (60.1) |
18.5 (65.3) |
21.6 (70.9) |
23.3 (73.9) |
25.3 (77.5) |
25.2 (77.4) |
24.7 (76.5) |
23.2 (73.8) |
21.5 (70.7) |
16.7 (62.1) |
14.2 (57.6) |
20.3 (68.5) |
历史最低温 °C(°F) | 4.5 (40.1) |
7.0 (44.6) |
8.3 (46.9) |
14.3 (57.7) |
15.8 (60.4) |
20.1 (68.2) |
22.0 (71.6) |
20.1 (68.2) |
16.0 (60.8) |
12.7 (54.9) |
8.6 (47.5) |
3.7 (38.7) |
3.7 (38.7) |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 29.0 (1.14) |
34.0 (1.34) |
42.2 (1.66) |
87.6 (3.45) |
174.7 (6.88) |
176.6 (6.95) |
182.7 (7.19) |
143.1 (5.63) |
115.3 (4.54) |
91.1 (3.59) |
77.7 (3.06) |
27.1 (1.07) |
1,181.1 (46.5) |
平均相對濕度(%) | 68 | 64 | 63 | 64 | 68 | 73 | 77 | 77 | 74 | 73 | 72 | 71 | 70 |
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中心[9] |
文化[编辑]
元陽縣世居哈尼族、彝族、傣族、苗族、瑤族、壯族等少數民族。少数民族人口408,073人,占总人口的89.56%;人口自然增长率8.18‰。《哈尼矻扎扎节》、《哈尼阿培聪坡坡》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交通[编辑]
旅遊[编辑]
著名景区:箐口民俗村、坝达景区、多依树景区、老虎嘴景区、猛弄土司署等。
特產[编辑]
民族特色食品有梯田红米、葛根粉、哈尼豆豉、南沙牛肉干巴等。有梯田印象、土司红米、红河秀峰、磨锅茶、绿色蔬菜为主的一批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特色性的知名农产品品牌。元陽縣是雲南熱帶水果和雲霧茶重要產地之一。
圖片[编辑]
箐口村哈尼族文化圖騰:白鷳鳥(圖左)
參見[编辑]
- 红河哈尼梯田:分佈於雲南省紅河州元陽縣、紅河縣、金平縣和綠春縣)
- 同春縣:國民政府於民國38年(1949年)計畫設立新縣時所擬用之縣名,取自縣內同春山,轄區與後來之元陽縣大致相同,因國共內戰實際上未實施。
参考文献[编辑]
- ^ 元阳概况. 元阳县人民政府. 2021-04-14 [2023-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26).
- ^ 元阳融媒. 元阳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澎湃新闻. 2021-07-30 [2023-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26).
- ^ 历史沿革. 元阳县人民政府. [2023-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26).
- ^ 4.0 4.1 4.2 4.3 4.4 红河州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编. 红河史话. 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7: 44–45. ISBN 978-7-222-16687-5.
- ^ 李期博主编.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哈尼族辞典. 昆明: 云南民族出版社. 2006: 100. ISBN 7-5367-3368-2.
- ^ 6.0 6.1 《中国市县经济社会发展概览》编委会编. 中国市县经济社会发展概览 第1卷. 北京: 中国言实出版社, 改革出版社. 1998: 472. ISBN 7-80128-114-4.
-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1998年). 中国政府网. 2007-03-23 [2023-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28).
- ^ 2022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元阳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22-10-31 (中文(中国大陆)).
- ^ 中国地面气候标准值月值数据集(1981-2010年). 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中心. 2012-08-16 [2022-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7).
外部链接[编辑]
![]()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元阳县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