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弗特·埃洛蘭塔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埃弗特·埃洛蘭塔
出生弗蘭斯·埃弗特·埃洛蘭塔
(1879-10-10)1879年10月10日
芬蘭大公國哈爾亞瓦爾塔
逝世1936年 (56–57 歲)
蘇聯
國籍芬蘭
職業政治家
知名於芬蘭大公國議會議員、芬蘭赤衛隊總司令

弗蘭斯·埃弗特·埃洛蘭塔芬蘭語Frans Evert Eloranta;1879年10月10日—1936年),芬蘭政治家,1908-1918年為芬蘭社會民主黨議員;芬蘭內戰期間,埃洛蘭塔曾擔任芬蘭社會主義工人共和國的農業部長。1918年3月,他作為與埃諾·拉赫亞阿道夫·泰米組成芬蘭赤衛隊「三巨頭」中的一員,其當選為赤衛隊總司令;戰後,埃洛蘭塔逃往蘇維埃俄國,隨後1936年在那裡去世。[1]

生平[編輯]

埃洛蘭塔出生於薩塔昆塔地區的哈爾亞瓦爾塔,是貧窮佃農約翰·埃蘭·埃蘭松(1852年生)和埃娃·克里斯蒂娜·弗蘭斯多特(1854年生)的兒子。他們一家住過幾個地方,最後於1894年定居在芬蘭本土區米奈邁基。埃洛蘭塔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工作,且只上過一年的學校。而他做過農場工人、建築工人、石匠和伐木工人。埃洛蘭塔在卡爾亞拉市鎮芬蘭語Karjala (Suomen entinen kunta)也有一個自己的莊稼地,而他在那裡加入了當地的工人協會和芬蘭社會民主黨[1][2]

洛蘭塔很快就開始擔任演講者和黨地區秘書;1908年的大選中,他從芬蘭本土選區當選為芬蘭議會議員。在俄國統治下的芬蘭大公國時期,其議會經常被解散,埃洛蘭塔在1908年至1917年期間曾六次當選議員。[1][2]

1918年1月芬蘭內戰爆發時,埃洛蘭塔是芬蘭社會民主黨秘書團的一員;內戰爆發後他被選入芬蘭人民代表團,即紅色芬蘭的政府機構,並成為「農業代表」。3月20日,埃羅·哈帕萊寧被解去芬蘭赤衛隊總司令一職,由埃羅蘭塔、阿道夫·泰米埃諾·拉赫亞三人組取代。然而他們擔任這個職務不到兩個星期。坦佩雷戰役英語Battle of Tampere失敗後,芬蘭紅色政府與赤衛隊從首都赫爾辛基逃到芬蘭東部的維堡。三人組被庫勒沃·曼納芬蘭語Kullervo Manner取代,他被賦予了獨裁的權力。[1][2]

4月底的維堡戰役英語Battle of Viipuri結束後,大多數芬蘭紅軍領袖流亡蘇俄;埃洛蘭塔很快如同許多流亡芬蘭紅軍一樣加入了流亡的芬蘭共產黨;其後,他進入彼得堡紅色軍官學校,其後參加了俄國內戰。1921-1922年,埃洛蘭塔在彼得羅扎沃茨克擔任圖書管理員。後來,他作為戰鬥無神論者同盟的發言人在全國各地旅行;20世紀30年代他在列寧格勒當木匠。埃洛蘭特在1929年被授予蘇聯公民身份。他的最後幾年生平不為人知,但據說埃洛蘭塔1936年死在蘇聯。[1]

參考來源[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Keravuori, Kirsi. Eloranta, Evert (1879–1936). National Biography of Finland. 20 April 2000 [23 May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8) (芬蘭語). 
  2. ^ 2.0 2.1 2.2 Evert Eloranta. Parliament of Finland. [23 May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23) (芬蘭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