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詞
《天地之詞》(日語:天地の詞)是日本平安時代初期出現的,包括當時的全部48個清音假名的詞句。天地之詞是類似於伊呂波歌的全假名句,也是平安時代早期仍存在え(あ行え)與𛀁(や行え)區別的證據之一。[1][2]
天地之歌
[編輯]《天地之歌》(日語:天地の歌)是以《天地之詞》為第一個假名和最後一個假名的一組48首的和歌,見於日本平安時代中期的歌人源順創作的和歌集《源順集》中。源順創作的和歌最先的四首如下:[3]
春
あらさじと打ち返すらし を山田の苗代水にぬれて作るあ
めも春に雪間も青くなりにけり 今こそ野辺に若菜摘みてめ
つくば山 咲ける桜の匂ひをば 入りて折らねどよそながら見つ
ちぐさにもほころぶ花の繁きかな いづら青柳 縫ひし糸すぢ
類似這樣,分為春·夏·秋·冬·思·戀6部分,每部分各8首,總計48首和歌。
同時代的女歌人相模也創作過天地之歌,但歌集中只流傳下來了春·夏·冬各四首,總計12首和歌。[4] 源順自述在其之前,最早創作四十八首天地之歌的是歌人藤原有忠朝臣藤六,但藤六之詩現已全部亡佚。
若從源順的天地之歌中取出首個假名,即得到天地之詞:
あめ つち ほし そら(春)
やま かは みね たに (夏)
くも きり むろ こけ (秋)
ひと いぬ うへ すゑ (冬)
ゆわ さる おふせよ (思)
えのえを なれゐて (恋)
や行え
[編輯]天地之詞中存在著兩個え,而作為全假名句,兩者應有一定的區別,否則沒有保留兩個相同假名的必要性。雖然現代日語中い與ゐ、え與ゑ、お與を已經完全混同,但中世日語中是存在發音上的區別的。而關於更早的日語是否也合併了音素這一問題,橋本進吉通過對萬葉假名中上代特殊假名遣的研究發現,え 的萬葉假名是分為兩種的。
前者使用衣、依、愛、哀、埃等萬葉假名,用於
小松英雄認為根據天地之詞推測,在相似時期創作的、同為全假名句的伊呂波歌和大為爾之歌在創作時也是48個假名,而在語言演變的過程中,え與𛀁合併,造成え的重複而最終其中之一脫落。[1] 小松推測其本來形式為:
いろはにほへと ちりぬるを わかよたれそえ つねならむ
うゐのおくやま けふこ𛀁て あさきゆめみし ゑひもせす
たゐにいて なつむわれをそ きみめすと あさりおひゆく
やましろの うちゑへるこら もはほせよ えふねかけぬ𛀁
解讀
[編輯]天地之詞的前36個假名是兩音節的名詞,從形式上模仿了千字文:
中田祝夫則認為其為「
影響
[編輯]在10世紀半成書的《宇津保物語》的「國讓上」一卷中,提到以「あめつちそ」等用於習字。[7] 而南北朝時代的《古今集序注》中也提到了當時有人認為伊呂波歌的佛教成分較重,而使用天地之詞習字。
備註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小松英雄. 《いろはうた》. 中公新書. 1979 (日語).
- ^ 亀井孝. 《「あめつち」の誕生のはなし》. 國語と國文學. 1960.5 (日語).
- ^ 橋本不美男編. 《源順集》(《御所本三十六人集》23)(影印本). 新典社. 1970 (日語).
- ^ 続群書類従完成會. 《相模集》(《群書類従》第十五輯和歌部). 1960 (日語).
- ^ 橋本進吉. 《古代国語の音韻に就いて》. 岩波文庫. 1980 (日語).
- ^ 大矢透. 《音図及手習詞歌考》. 勉誠社. 1969 (日語).
- ^ 河野多麻校注. 《宇津保物語 三》(《日本古典文学大系》 12). 岩波書店. 1908 (日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