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希阿島的屠殺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希阿島的屠殺
藝術家德拉克洛瓦
年份1824
媒介布面油畫
尺寸419 cm × 354 cm(164 in × 139 in)
收藏地巴黎羅浮宮

希阿島的屠殺》(英語:The Massacre at Chios;法語:Scènedes massacres de Scio希臘獨立戰爭之時,鄂圖曼土耳其對希阿島(希俄斯島)進行大屠殺,德拉克洛瓦以此為題材創作了這幅《希阿島的屠殺》。此畫於1824年的沙龍展出,刻畫了苦難的島民人物形象、土耳其軍事力量、荒涼的大地等,呈現受到屠殺的希阿島民的絕望。此畫使德拉克洛瓦被視為浪漫主義畫家,並與古典主義畫家安格爾的繪畫形成對比。[1]展出時普遍不受到當時的藝術家欣賞,而畫作在未經國王批准、未完成程序的情況下由官方藝術部門直接購入,亦引起爭議。[2]

歷史背景

[編輯]

希臘獨立戰爭

[編輯]

18世紀鄂圖曼土耳其統治之下的希臘,受到歐洲情勢如啟蒙思想法國大革命浪漫主義等影響,希臘民族意識興起。同時,歐洲列強包括俄國法國英國等介入希臘,加上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衰弱,提供了革命運動的背景。1821年3月,俄國襲擊今羅馬尼亞內的雅西與布加勒斯;4月,伯羅奔尼撒半島爆發起義,屠殺土耳其人,開啟了希臘獨立戰爭的序幕。[3]

希阿島的屠殺

[編輯]

希阿島位於愛琴海東部,主城距離土耳其城鎮切什梅的港口僅7英里,在希臘獨立戰爭爆發後,希阿島的領導者起先考慮到島上的人數、軍備的不足,以及地理位置鄰近土耳其,而並無參與,直到1822年3月11日薩摩斯島的革命人士Lycurgus Logothetis前來希阿島,才引發後續的革命。土耳其在得知希阿島的暴動後,同月22日起,派遣船艦與士兵前往希阿島,展開為期3個月的大屠殺。屠殺中,土耳其屠殺嬰孩、12歲以上的男性與40歲以上之女性,其餘的孩子與女性則成為俘虜,願意皈依伊斯蘭教者方可逃過。[4] [5]

畫作緣起

[編輯]

英國詩人拜倫其詩作是富有情感、戲劇力以及時事性的,而他對於希臘的關注,自其作品以及親身投入希臘獨立戰爭皆可以看出。因為他的詩作風格和其中希臘、土耳其元素的展現,藝術界開始了將拜倫作品圖像化的行動,以及對希臘獨立戰爭產生關注,例如馬里柯林(Alexandre-Marie Colin)、德拉克洛瓦等畫家使用拜倫作品「the Giaour」中主角Giaour戰勝Hassan的場景作為畫作主題。在此背景之下,德拉克洛瓦受拜倫啟發關注希臘獨立戰爭,而創作《希阿島的屠殺》。[6]

內容

[編輯]

畫面與構圖

[編輯]

全圖分為三景,前景為土耳其軍士與希阿島民眾,前景畫面密集但仍可見德拉克洛瓦將前景人物分為左右二群體,使中間畫面的空隙能夠成為與中景的連結,使畫面有向後延伸之感。中景為描述戰爭的平原,有火燒之煙霧、打鬥;遠景為佈滿黃褐色煙雲的天空,這樣的三度空間中,每個部分皆有其意義以及其展現的氛圍,增加了畫面的躁動與完整性,而並非只是單純的、平面性的敘事紀念畫作。

人物

[編輯]

前景的人物中,受難民眾與騎著高大駿馬的軍士形成強烈對比。[7] 畫面左邊的居民們看起來已經瀕臨死亡,黝黑的皮膚帶著紅色鮮血,無神的眼中又帶點絕望;右側裸露上身的女子正被軍士擄走,馬匹左側的人試圖阻止,而軍士則是抽出部分的彎刀準備攻擊。特別的是,這些人物看似為同一受難主題,但卻顯現出多個不同的意象:右前垂死的母親與其幼兒是依據目擊者維堤大校的記述想像創作的;中間老婦為被德拉克洛瓦反覆使用的主題——《墓地中的孤兒少女》(Orphan Girl at the Cemetery)便是使用同樣的姿勢與悲傷表情;右側騎兵則可以看見新古典主義畫家賈克-路易·大衛跨越阿爾卑斯山聖伯納隘道的拿破崙》對德拉克洛瓦的影響。[8]此外,畫中右方軍士的頭巾、服裝、飾品,為德拉克洛瓦經常使用的東方元素,他在日後創作的《阿爾及利雅的女人》(Women of Algiers)以及《薩達那帕拉之死》等畫作中,皆展現了更為鮮明的東方色彩。

色彩

[編輯]

德拉克洛瓦運用豐富的中間色調,並以色彩來表現光線、氛圍、凸顯人物。前景的人物便運用色彩的深淺,突出刻畫前面幾位人物,例如畫面中間身穿紅色長衫之婦人,以及右前垂死的婦人與其嬰兒的明亮膚色。此外,厚塗顏料與深紅的陰影使觀者聯想到彼得·保羅·魯本斯的強烈色彩畫風。[9]

評語

[編輯]
  • 安托萬-讓·格羅:「繪畫的大屠殺。」
  • 司湯達:「我無法欣賞德拉克洛瓦先生和他的《希阿島的屠殺》。這件作品我總是認為在呈現瘟疫的照片。」
  • 皮埃爾·阿塔納斯·肖萬:「這位狂妄的畫家無用地將這些殘酷的場面,流血、流淚、絕望和痛苦,結合在一起。再無用地獲得部分效果,並使對此一無所知的人大喊『奇蹟!』。後代永遠不會接受這樣的作品,而真誠的同時代人也到厭倦。」

參考資料

[編輯]
  1. ^ Gilles Neret. Eugène Delacroix 1798-1863: the prince of Romanticism. Köln: Benedikt Taschen Verlag GmbH. 1999: 90. 
  2. ^ Elisabeth Fraser. Uncivil Alliances: Delacroix, the Private Collector, and the Public. Oxford Art Journal. 1998, 21 (1): 87–103. 
  3. ^ 劉增泉. 希臘史:歐洲文明的起源. 臺北: 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2003: 105–119. 
  4. ^ William St Clair. that Greece might still be free; the Philhellenes in the War of Independence. Lond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2: 78-81. 
  5. ^ Revolution – The massacre of the island of Chios. chioshistory.gr. [November 28,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02. 
  6. ^ Joannides Paul. Colin, Delacroix, Byron and the Greek War of Independence. The Burlington Magazine. 1983, 125 (965): 495–500. 
  7. ^ Walter F. Friedlaender. David to Delacroix.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2: 111-112. 
  8. ^ 胡永芬 (編). 浪漫舵手:德拉克洛瓦. 臺北: 閣林國際圖書有限公司. 2001: 22–23. 
  9. ^ Walter F. Friedlaender. David to Delacroix. : 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