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設國際法院法官
常設國際法院法官是國際聯盟下轄常設國際法院的法官。該法院起初由11名法官和4名暫委法官組成,他們由國際聯盟成員國推薦給國際聯盟秘書長,後者再將其提名至國際聯盟理事會和國際聯盟大會表決。理事會和大會必須牢記被選出的法官們必須代表國聯內的各個主要法律傳統,以及「每個主要文明」。每個成員國獲准推薦4名候選法官,其中至多只能有2名有該國國籍。法官由直接多數決選出,選舉在委員會和大會上獨立進行。[1]法官們的任期為9年,全部在任期屆滿後去職,即每次選舉都需要選舉全部新法官。[2] 法官們完全獨立,審判案件時不受其國籍限制,不效忠任何成員國,儘管每個成員國最多僅能有一名該國國籍法官。他們獨立於國家的標誌是他們從事法院工作時擁有豁免權。對法官的唯一要求是「高道德品質」,並且他們還要有「其各自國家對最高司法人員所要求的資格」或「法律專家公認的國際法專業能力」。[3]
第一批法官於1921年9月14日選出,暫委法官於2天後選出。[4]1930年時,法官的數量增加至15名,新增法官選舉於同年9月25日舉行。[5] 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法院在1940年代中的大部分時間沒能開庭,但法官們仍繼續任職至1945年10月集體辭職。[6] 法官每年收入15,000荷蘭盾,每天花50荷蘭盾用於生活費,此外院長還有額外45,000荷蘭盾的收入,但院長被要求必須住在海牙。法官的旅行費用也全額提供,開庭時每個法官還有「工作津貼」100荷蘭盾,副院長的「工作津貼」則為150荷蘭盾。法官們的工作津貼每年限額為20,000荷蘭盾,副院長的工作津貼每年限額為30,000荷蘭盾;鑑於此,聽審時間每年規定為200天,聽審時間超過此限則不提供工作津貼。暫委法官沒有工資,但當被徵調服務時,得提供其旅行費用,每天50荷蘭盾的生活費,以及每天150荷蘭盾的工作津貼。[7]
法官列表
[編輯]國籍 | 姓名 | 法官任期 | 其他職務 | 去職原因 | 備註 |
---|---|---|---|---|---|
日本 | 安達峰一郎 Mineichiro Adachi |
1931年1月15日 — 1934年12月28日 | 院長 1931-1933 | 去世 | [8] |
西班牙 | 拉斐爾·阿爾達米拉-克里維亞 Rafael Altamira y Crevea |
1920年1月30日 — 1945年10月 | 全體辭職 | [8] | |
義大利 | 迪奧尼西奧·安齊洛蒂 Dionisio Anzilotti |
1920年1月30日 — 1945年10月 | 院長1928 — 1930 | 全體辭職 | [8] |
巴西 | 魯伊·巴博薩 Ruy Barbosa |
1920年1月30日— 1923年3月1日 | 去世 | ||
古巴 | 安東尼奧·桑切茲·德·布斯塔曼特-席文 Antonio Sánchez de Bustamante y Sirven |
1920年1月30日 — 1945年10月 | 全體辭職 | [8] | |
中國 | 王寵惠 Wang Ch'ung-hui |
1931年1月15日 — 1936年1月15日 | 辭職 | [8] | |
芬蘭 | 拉斐爾·埃里奇 Rafael Erich |
1938年9月26日 — 1945年10月 | 全體辭職 | ||
荷蘭 | 約恩克海爾·范·艾辛加 Jonkheer van Eysinga |
1931年1月15日 — 1945年10月 | 全體辭職 | [8] | |
英國 | 羅伯特·芬雷 Robert Finlay, 1st Viscount Finlay |
1920年1月30日 — 1929年3月9日 | 去世 | ||
法國 | 亨利·弗羅馬若 Henri Fromageot |
1929年9月19日 — 1945年10月 | 全體辭職 | [8] | |
薩爾瓦多 | 胡塞·古斯塔沃·格雷羅 José Gustavo Guerrero |
1931年1月15日 — 1945年10月 | 副院長1931-1936, 院長 1936-1946 | 全體辭職 | [8] |
瑞典 | 奧克·哈馬舍爾德 Åke Hammarskjöld |
1931年10月8日 — 1937年7月7日 | 去世 | [8] | |
瑞士 | 馬克斯·胡伯 Max Huber |
1920年1月30日 — 1930年12月6日 | 院長1925-1927, 副院長1928-1931 | 未重新當選 | |
美國 | 曼利·奧特默·哈德森 Manley Ottmer Hudson |
1931年10月8日 — 1945年10月 | 全體辭職 | ||
美國 | 查爾斯·埃文斯·休斯 Charles Evans Hughes |
1928年9月8日 — 1930年1月15日 | 辭職 | [9] | |
英國 | 塞西爾·赫斯特 Cecil Hurst |
1929年9月19日 — 1945年10月 | 院長 1934-1936, 副院長 1936-1946 | 全體辭職 | [8] |
美國 | 弗蘭克·B·凱洛格 Frank B. Kellogg |
1930年9月25日 — 1935年9月9日 | 辭職 | [10] | |
荷蘭 | 伯納德·羅德爾 Bernard Loder |
1920年1月30日 — 1930年12月6日 | 院長1922-1924 | 未重新當選 | |
美國 | 約翰·巴賽特·摩爾 John Bassett Moore |
1920年1月30日— 1928年4月11日 | 辭職 | ||
日本 | 長岡春一 Harukazu Nagaoka |
1935年9月17日 — 1942年1月15日 | 辭職 | ||
羅馬尼亞 | 德米特爾·尼古拉斯哥 Demetre Negulesco |
1931年1月15日— 1945年10月 | 全體辭職 | [8] | |
丹麥 | 迪德里克·尼霍姆 Didrik Nyholm |
1920年1月30日 — 1930年12月6日 | 未重新當選 | ||
日本 | 織田萬 Yorozu Oda |
1920年1月30日 — 1930年12月6日 | 未重新當選 | ||
比利時 | 愛德華·羅林-雅各麥恩斯 Edouard Rolin-Jaequemyns |
1931年1月15日 — 1936年7月11日 | 去世 | [8] | |
波蘭 | 米歇爾·羅斯特沃羅夫斯基 Michel Rostworowski |
1931年1月15日 — 1940年3月24日 | 去世 | [8] | |
德國 | 瓦瑟·許京 Walther Schücking |
1931年1月15日 — 1935年8月25日 | 去世 | [8] | |
巴西 | 埃皮塔西奧·達席爾瓦·佩索阿 Epitacio da Silva Pessoa |
1923年9月10日 — 1930年12月6日 | 未重新當選 | ||
中國 | 鄭天錫 Cheng Tien-Hsi |
8 October 1936 — 1945年10月 | 全體辭職 | ||
哥倫比亞 | 弗朗西斯科·胡塞·烏魯蒂亞 Francisco José Urrutia |
1931年1月15日— 1942年1月9日 | 辭職 | [8] | |
比利時 | 查理·德·維斯切爾 Charles de Visscher |
1937年5月27日 — 1945年10月 | 全體辭職 | ||
法國 | 查理·安德烈·維斯 Charles Andre Weiss |
1920年1月30日 —1928年8月31日 | 副院長 1922-1928 | 去世 |
暫委法官列表
[編輯]國籍 | 姓名 | 暫委法官任期 | 去職原因 | 備註 |
---|---|---|---|---|
挪威 | 弗雷德里克·Beichmann Frederik Beichmann |
1920年1月30日 — 1930年12月6日 | 未重新當選 | [11] |
中國 | 王寵惠 Wang Ch'ung-hui |
1920年1月30日 — 1930年12月6日 | 未重新當選 | [11] |
芬蘭 | 拉斐爾·埃里奇 Rafael Erich |
1931年1月15日 — 1936年2月1日 | 職位取消 | [8] |
葡萄牙 | 何塞·卡埃羅·達·馬塔 José Caeiro da Mata |
1931年1月15日— 1936年2月1日 | 職位取消 | [8] |
羅馬尼亞 | 德米特爾·尼古拉斯哥 Demetre Negulesco |
1920年1月30日 — 1930年12月6日 | 未重新當選 | [11] |
南斯拉夫 | 米萊塔·諾瓦科維奇 Mileta Novacovitch |
1931年1月15日 — 1936年2月1日 | 職位取消 | [8] |
奧地利 | 約瑟夫·雷德利希 Josef|Redlich |
1931年1月15日 — 1936年2月1日 | 職位取消 | [8] |
南斯拉夫 | Michaelo·Yovanovich Michaelo Yovanovich |
1920年1月30日 — 1930年12月6日 | 未重新當選 | [11] |
參考文獻
[編輯]引用
[編輯]- ^ Scott (1921) p.556
- ^ Hudson (1930) p.719
- ^ Moore (1922) p.504
- ^ Scott (1921) p.557
- ^ Hudson (1931) p.23
- ^ Hudson (1957) p.569
- ^ Moore (1922) p.506
- ^ 8.00 8.01 8.02 8.03 8.04 8.05 8.06 8.07 8.08 8.09 8.10 8.11 8.12 8.13 8.14 8.15 8.16 8.17 8.18 Hudson (1931) p.23
- ^ Hudson (1931) p.21
- ^ Hudson (1931) p.22
- ^ 11.0 11.1 11.2 11.3 Scott (1921) p.558
來源
[編輯]- Permanent Court of International Justice Organizational Chart of Judges. League of Nations Archive. [25 January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23).
- Permanent Court of International Justice Individual Judges. League of Nations Archive. [25 January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01).
- Hudson, Manley O. The Election of Members of the Permanent Court of International Justic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American Society of International Law). 1930, 25 (4). ISSN 0002-9300.
- Hudson, Manley O. The Ninth Year of the Permanent Court of International Justic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American Society of International Law). 1931, 25 (1). ISSN 0002-9300.
- Hudson, Manley O. The Success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to the Permanent Court of International.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American Society of International Law). 1957, 51 (3). ISSN 0002-9300.
- Moore, John Bassett.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Permanent Court of International Justice. Columbia Law Review (Columbia Law School). 1922, 22 (6). ISSN 0010-1958.
- Scott, James Brown. The Election of Judges for the Permanent Court of International Justic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American Society of International Law). 1921, 15 (4). ISSN 0002-9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