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徽州城隍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徽州城隍廟是原徽州府城隍廟,在今安徽省黃山市歙縣,已不存。舊在烏聊山洪武三年(1370年)移建南山門內,成化二年(1466年),由紫陽觀道士柯永懋、仇道輔、錢啟玄供祀事,並將殿宇修葺一新。[1][2][3][4]

參考資料[編輯]

  1. ^ 丁希勤著. 古代徽州和皖南民间信仰研究. 安徽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6: 18. ISBN 978-7-5676-2524-2. 
  2. ^ 《(康熙)徽州府志·卷八》. 城隍廟:(本府)舊在府城東門內烏聊山。明洪武三年,移建南山門內,即古郡學改江東道院及紫陽書院故址也。按五代南唐,凡城隍俱封輔德王,今德興縣尚存南唐誥。又按宋朝會要,城隍在鎭江爲紀信祠,在廬陵爲灌嬰祠,在高安爲唐刺史應氏祠。夫城隍者,城池之神也,何王之可封,何人之可祀哉?明洪武二年,猶循舊誥封監察司民城隍威靈公。至洪武四年,大正祀典,在府曰本府城隍之神,在縣曰本縣城隍之神,每春秋及新官上任,或有災旱,皆祭。 
  3. ^ 孟義昭. 塑造名山:徽州社会与乌聊山的开发和形塑. 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1,45, 45 (4): 1–9. doi:10.13796/j.cnki.1001-5019.2021.04.001. CNKI ADZS202104001. 
  4. ^ 李子豪. 徽州古城历史地理研究(617—1368) (碩士論文). 安徽師範大學. 2019. CNKI 1019239809.n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