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 (2005年電影)
2005撒哈拉 Sahara | |
---|---|
基本資料 | |
導演 | 布瑞克·埃斯納爾 |
製片 | 霍華德·鮑德溫 斯·紐菲德 |
編劇 | 詹姆士·哈特 |
原著 | 克萊夫·卡斯勒《撒哈拉》 |
主演 |
|
配樂 | 克林特·曼塞爾 |
攝影 | 西穆斯·邁克加維 |
剪輯 | 安德魯·麥里芝 |
製片商 | 布里斯托灣公司 |
片長 | 124分鐘 |
產地 | 美國 |
語言 | 英語 法語 阿拉伯語 |
上映及發行 | |
上映日期 |
|
發行商 | 派拉蒙電影公司 |
預算 | $1.6億美元 |
票房 | $1.22億美元 |
各地片名 | |
香港 | 撒哈拉奇兵 |
新加坡 | 2005撒哈拉 |
《2005撒哈拉》(英語:Sahara)是一部2005年4月6日在美國上映的動作冒險片。該片改編自美國小說家克萊夫·卡斯勒1992年出版的的作品《撒哈拉》。
劇情
[編輯]影片開始源於美國維吉尼亞州的德州號船舶,在1866年神秘失蹤於非洲大陸的馬利境內。美國國家水底搜索公司的總裁吉姆·桑達克正在非洲打撈722年前的巴廷王石棺,他的下屬探險家德克·皮特偶然獲得了一枚金幣,來自於德州號船舶。於是他決計前往馬利尋找該船舶。
世界衛生組織派遣醫生伊娃·羅傑斯和法蘭克·霍普前往馬利調查那裡出現大規模的傳染病死亡情況。她剛到那兒,就被刺客暗殺,幸虧探險家德克·皮特救了她。
傳染病來自美國商人尤夫斯·馬沙德和馬修的軍事獨裁者卡吉姆合作的太陽能工廠,用於銷毀廢棄物,污染了地下水。當他們得知世界衛生組織在調查死因時,獨裁者卡吉姆派軍隊殺害了醫生法蘭克·霍普,而伊娃再次被德克·皮特和他的搭檔艾爾·吉奧迪諾救得。
三人悄悄地潛伏入運送廢棄物的火車,進了尤夫斯·馬沙德的工廠,但是被活捉了。一對士兵奉命處死德克和艾爾,兩人被鎖在吉普車上,但是德克的金幣撬開了車上的螺絲,兩人順利逃脫了,並且依靠一架破爛的飛機滑行到了鎮上。德克打電話給自己的總裁吉姆·桑達克,請他支援,吉姆於是找到美國國務院的工作人員,請他在國會上討論研究此事,但是國會反映很冷淡。吉姆說他們只能靠自己的力量去拯救處於傳染病中的人群了。
德克和艾爾於是請求當地的特瓦瑞格人幫忙拯救他們自己和世界,特瓦瑞格人的首領莫迪波同意支援,但是只有他一個人。而艾爾在莫迪波的村莊一個石洞內發現了失蹤的德州號的地圖被畫在石洞內的牆壁上,三人欣喜若狂。他們三人喬裝成獨裁者卡吉姆來到工廠,準備營救被抓的伊娃,此時,伊娃被尤夫斯·馬沙德帶到了樓頂的直升機旁,準備起飛逃命,而工廠被他裝在了炸藥準備炸毀,艾爾前去解除炸藥,而德克則前去營救伊娃,尤夫斯·馬沙德扔下伊娃匆匆逃回了美國。
正當三人打算和吉姆·桑達克會合時,獨裁者卡吉姆開著直昇機帶著軍隊追到了他們,他們駕著小車匆匆逃命,一路上用從工廠帶出來的炸藥在沙地上爆炸製造煙霧,擋住卡吉姆的視線。當一陣炸藥使用過後,卻把埋藏在沙子裡的德州號炸了出來,他們扔掉汽車,躲藏到德州號內,卡吉姆開著直昇機不定地射擊。他們三人找到一百多年前的炸藥和炮筒,打開艙門,一彈射中了卡吉姆的直昇機。直昇機迅速爆炸,卡吉姆機毀人亡。
演員
[編輯]演員 | 角色 | 備註 |
馬修·麥康納 | 德克·皮特 | 探險家,美國國家水底搜索公司一員 |
史提夫·扎恩 | 艾爾·吉奧迪諾 | 探險家,美國國家水底搜索公司一員 |
潘妮洛普·克魯茲 | 伊娃·羅傑斯 | 世界衛生組織的醫生 |
連尼·詹姆士 | 卡吉姆 | 馬里的軍事獨裁者 |
藍柏·威爾森 | 尤夫斯·馬沙德 | 美國商人 |
威廉姆·梅西 | 吉姆·桑達克 | 美國國家水底搜索公司的總裁 |
票房
[編輯]該片在美國播出後的第一個周末,獲得了1800萬美元的票房,被認為是好萊塢歷史上一個巨大的金融失敗。[1][2][3]雖然有1.22億美元的總票房銷售,但是成本1.6億美元和和票房支出8110萬美元,使得電影的總票房扣除所有成本費用幾乎無法盈利。[4]
參考文獻
[編輯]- ^ Biggest Box-Office Bombs of All Time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8-07-23.
- ^ Glenn F. Bunting, $78 million of red ink?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Los Angeles Times, April 15, 2007.
- ^ Glenn F. Bunting, Jurors hear tales of studio maneuvering Archive.is的存檔,存檔日期2012-09-06, Los Angeles Times, March 5, 2007
- ^ Sahara: Budget melts in the deser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Los Angeles Times, April 15,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