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溝 (豫劇)
朝陽溝 | |
---|---|
基本資料 | |
導演 | 曾未之 |
編劇 | 楊蘭春 |
主演 | 魏雲,王善朴 |
製片商 | 長春電影製片廠 |
片長 | 106 分鐘 |
產地 | 中國大陸 |
上映及發行 | |
上映日期 | 1963年 |
《朝陽溝》是由編劇楊蘭春於1958年創作的一部著名豫劇作品,是現代豫劇的經典之作。該劇以中國大躍進時期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為背景,圍繞女主角銀環到未婚夫拴保的家鄉朝陽溝參加農業生產而展開的一系列矛盾衝突,最後立志紮根農村的愛情故事。河南豫劇院三團在1958年進行了首演,1963年被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成豫劇電影。此後,京劇、評劇、呂劇等其他劇種都對朝陽溝進行了移植。[1]
劇名由來
[編輯]朝陽溝的故事發生地為河南省登封市大冶鎮曹村,曹村以丘陵和山溝的地形居多,所在地的山坡上有個朝陽寺的山廟,編劇楊蘭春因此將這部戲的名字稱為朝陽溝。1976年初,曹村的幹部群眾聯名向大冶公社提議,建議將曹村大隊改名為朝陽溝大隊,並得到大冶公社的同意。目前,朝陽溝已成為一個旅遊景區。[2]
劇情
[編輯]高中同學銀環和栓保相愛,兩人畢業後準備到栓保家鄉朝陽溝紮根。但遭到家住城市的銀環母親的反對,經過思想鬥爭,銀環在未通知母親的情況下便隨栓保一同到朝陽溝。到了朝陽溝後,銀環被山村秀美的景色吸引,再加上栓保全家的熱情接待和村民的真誠鼓勵,銀環紮根農村的決心更加堅定。不料,銀環的母親趕到朝陽溝,大鬧一場,要求銀環回家,幸虧村支書替她解了圍,把她母親勸走,銀環暫且留了下來。
但隨著銀環體會到農村勞動的艱辛後,她的熱情逐漸消退,再加上農村單調的生活,銀環的思想開始動搖。恰好母親來信,稱自己臥病在床,並表達思女之情,次日,銀環不顧婆婆挽留,執意離開朝陽溝,在歸途中,銀環看到自己親手種的莊稼,以及和栓保共同嫁接的果樹,不禁觸景生情,思前想後,內心矛盾,在徘徊之際,栓保和村支書趕來,經過好言相勸,銀環決定重返朝陽溝,但老支書建議她先回家看望母親,銀環回城得知母親並未生病,而是騙她回家後,銀環當天就返回了朝陽溝。從此銀環立志獻身於農村,在農村安家落戶。[3]
演員
[編輯]- 魏雲 ——銀環
- 王善朴 ——栓保
- 高潔 ——栓保娘
- 韓登慶 ——栓保爹
- 楊華瑞 ——銀環媽
- 陳泓 ——李桂蘭
- 高頌喜 ——巧真
- 陳新理 ——老小孩
- 李素萍 ——玲歌
- 劉凌 ——青年乙
- 馬琳 ——二嬸
- 董芳 ——小董
- 朱義 ——老支書
- 孫大振 ——二小哥
- 朱凡 ——青年甲
- 馮文景、馬雲英 ——男女社員
關於曲作者
[編輯]曾有魯本修之女魯敬訴王基笑著作權侵權,2006年7月3日,河南省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駁回原告魯敬的訴訟請求。依據判決書《朝陽溝》著作權由河南省豫劇三團享有,在該劇創作完成過程中提供創作性勞動的個人只享有署名權。而享有署名權的音樂設計者應為王基笑、姜宏軒、張禹田、梁思暉等。[4]
影響
[編輯]《朝陽溝》是現代豫劇的里程碑之作。該劇1958年首演後曾受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接見演職人員。1963年拍成電影上映後流傳更加廣泛。在「文革」中,因其沒有突出「高、大、全」的人物形象而遭禁演。不過由於其在民眾中影響深遠而被要求重新改編,從1969年10月以來,《朝陽溝》創作組當時根據江青的指示,先後寫過7個修改本,並進行了5次試排,兩次公演,但是仍舊沒有拿出一個比較滿意的修改本。並且由於楊蘭春的堅持,終究沒有亂改。[5]1977年年初,豫劇《朝陽溝》重返舞台。[6]區別於「文革」時期樣板戲的《朝陽溝》顯得更受歡迎。
雖然《朝陽溝》的劇情與今天的生活相差較遠,但因其曲調歡快、內容喜慶,成為中國北方地區,尤其是中原及華北的農村地區舉辦婚禮時必不可少的曲目。[7]
參考資料
[編輯]- ^ 豫剧电影《朝阳沟》诞生50年久演不衰 专家争相探讨. 網易. 2008-06-19 (中文(簡體)).[永久失效連結]
- ^ 《朝阳沟》剧名的由来. 北方新報. 2010-03-25 (中文(簡體)).[永久失效連結]
- ^ 《朝阳沟》内容简介. 新浪河南. 2009年6月5日 [2012-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26) (中文(簡體)).
- ^ 豫剧《朝阳沟》唱段音乐,司法判决归原作曲所有. [2012-10-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01).
- ^ 创作7天半,至今唱不衰的《朝阳沟》. [2012-10-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28).
- ^ 《朝阳沟》大事记.[永久失效連結]
- ^ 河北邯郸农村新风俗 结婚必唱《朝阳沟》.[永久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