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柳開(948年—1001年),字仲塗,自號東郊野夫補亡先生大名人。北宋初年文學家政治人物軍事人物,曾經由文職改任武職,累官至如京使,死後被追封為河東縣開國伯。著有《河東文集》十五卷,為北宋古文運動的先驅,反對晚唐、五代的文風,提倡韓、柳乃至先秦散文。

生平[編輯]

早年生活[編輯]

柳開之父柳承翰,於後周乾德年間任監察御史,哥哥柳肩吾也曾任監察御史[1]柳開生於後漢乾佑元年(948年),年幼時即聰穎過人,且有膽識。顯德七年(960年)的一個夜晚,柳開與家人遇到了入室行竊的盜賊。眾人都不敢輕舉妄動,當時才十三歲的柳開就執劍追賊。賊欲翻牆逃離,柳開揮劍斬斷了他的腳趾。[2][3]柳開入學後,喜好談論經書的義理。受當地老儒趙生的影響,[4]他認為五代的文風不正,因而仰慕韓愈、柳宗元等人的散文以及先秦散文。在《上符興州書》一文中,柳開自稱「師孔子而友孟軻,齊揚雄而肩韓愈」,[5]故名肩愈(繼承韓愈),字紹元(繼承柳宗元)。後又不滿韓、柳,改名開,字仲塗,意欲開化當世之人。[6]十七歲時,柳開著《野史》,自號「東郊野夫」,作《東郊野夫傳》。二十歲時,柳開著《補亡書》,自號「補亡先生」,又作《補亡先生傳》。[7]柳開尚氣自任,不拘小節,結交豪傑。同時代的范杲也學習柳開的文風,世稱「柳、范」。柳開曾受到王祐楊昭儉盧多遜等人的賞識。[8][9]

宋太祖、宋太宗時期[編輯]

開寶六年(973年),李昉主持科舉,柳開中進士,但名次不高。[10]初為宋州司寇參軍。柳開治獄有方,升為宋州錄事參軍。太平興國年間,柳開被提拔為右讚善大夫。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宋太宗出兵征討北漢。柳開負責包括楚州泗州在內的八州的軍糧供應。戰後柳開升官殿中丞,差常州知州。爾後調官監察禦史,差潤州知州。任滿,柳開被召還,轉為殿中侍禦史,差貝州知州。雍熙二年(985年),因與貝州當地的監軍爭鬥,柳開被貶為上蔡縣令。[11]

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出兵伐,意欲收復燕雲十六州。柳開隨曹彬所率西路大軍北上,負責軍糧供應。大軍攻打涿州,且行且戰,於二十日內(暫時)收復了該州。此間將領米信曾帶兵與遼國騎兵交戰。正在雙方激戰之際,遼軍首領派使者前來求降。柳開認為這無緣無故的請和,實為遼軍設下的計謀。他向米信建議,應當一鼓作氣擊潰遼軍。但米信遲疑不決,最終沒有聽從這一建議。兩天以後,遼軍再來迎戰。事後方知遼軍求降是因為箭矢用盡,需要從後方幽州補充。[12]戰後,柳開上書朝廷,希望調往邊地任武官。宋太宗沒有同意,但對此舉表示讚賞,將其恢復為殿中侍禦史[13]

雍熙四年(987年),柳開被派往河北任地方官。柳開再次上疏朝廷,請求調任武官。在奏摺中,柳開自稱「年裁四十,膽力方壯」,希望朝廷能夠「賜步騎數千,任以河北用兵之地」,他將「出生入死,為陛下複幽、薊」。這一次,宋太宗認為武人不擅長為政,確有必要用文人擔任武職。於是他令侍禦史鄭宣、戶部員外郎趙載、司門員外郎劉墀一同擔任如京使,左拾遺劉慶擔任西京作坊使,柳開則擔任崇儀使、知寧邊軍[14][15]然另有一說認為宋朝向來重文輕武,文人充任武官乃常事,並非「武人不擅長為政」。[16]柳開在寧邊軍任上時,曾傳來遼國將犯邊的消息,雄州霸州等州都緊急加強了戒備,寧邊軍曾在數日間收到七十餘份公文,宋太宗也一度考慮起御駕親征的問題。但柳開不信這種說法。他寫信給郭守文,陳述了遼國不會犯邊的五點理由。後來證實的確情報有誤。[17]

寧邊當地有一位豪傑是遼國大將白萬德的親戚,兩人亦時常往來。柳開派此人作使者,以封侯為許諾,說服了白萬德率軍歸宋。然而這一計劃尚未實施,同年年底,柳開就被調任全州知州。[18]全州西溪洞一帶有粟氏聚族五百餘人,常常搶劫來往此地的百姓,朝廷在當地設置了五名將官,都無濟於事。柳開到任後,派三名使者前往,告知其利害關係。粟氏害怕柳開發兵將其殲滅,決定扣下兩名使者作人質,讓部族首領和剩餘一名使者一同歸來。柳開款待了這幾位首領,並賜予重金。幾日後,首領們返回部族,率全部歸降。柳開派首領入朝,被朝廷授予全州上佐。柳開本人也因弭盜有功,得到了朝廷的賞賜。[19][20]至北宋中期,該族仍然歸從宋朝,不惹事。[21]

柳開在全州任上時,曾有小吏向朝廷舉報柳開,被柳開發覺。柳開即杖責該吏,在其臉上刺墨字,然後送去朝廷。淳化初年(990年),柳開改任桂州知州,但不久就小吏一案被御史台彈劾下獄。出獄後削兩官,差複州團練副使,又改任滁州團練副使。後官復原職,任環州知州。環州吐蕃有貿易往來。常有環州人欺負吐蕃人,而環州官吏又偏袒本地人,吐蕃人為此而抱怨。柳開到任後,下令同一兩地的物價和單位,嚴懲欺負吐蕃人的環州商販,改善了當地的貿易環境。[22]淳化三年(992年),柳開任邠州知州。當時朝廷一再從邠州徵調民眾運送軍糧,以至百姓傾家蕩產、民怨沸騰。甚至有數千人入州府哭訴說,情願以死來免勞役。柳開給環慶路轉運使寫信,指出軍糧尚足以滿足軍隊需求,征民之舉竭盡民力,應予以取消。如不然,他將馳馬入京,為民請願。轉運使同意了這一請求。[23]此後,柳開又任曹、邢二州知州。[24]

宋真宗時期[編輯]

宋真宗即位後,柳開升如京使。回朝後,被派往代州任知州。他上書朝廷,認為舊制度並非盡善盡美,希望宋真宗能推行改革。具體措施包括:居安思危、選賢任能、分明賞罰以鞏固國防;改革官制以提高效率;注重對官吏品德的培養。柳開到了代州後,將城牆和兵器修葺一新。然而當地其餘將領並不認可這些舉措。柳開認為敵兵將至,而自己與諸將不和的局面對克敵不利,請求朝廷將自己調離。於是柳開改任忻州刺史。在刺史任上,柳開疏浚的當地的泉水,造亭植柳於其上,為當地增添了一道景觀。[25]遼國犯邊,柳開又請求調任前線。咸平四年(1001年),柳開任滄州知州,於路途中病卒。[26]朝廷追封其為河東縣開國伯,錄其子柳涉為三班奉職。[27]

軼事[編輯]

野史中的柳開豪爽仗義而不拘小節。《夢溪筆談》和《石林燕語》載柳開赴考前曾準備了千餘卷文章,向主考官自薦,然最終並未獲得高第。[28]後世有人認為此說有誤。[29]《事實類苑》載柳開任潤州知州時曾強娶民女,受害者錢氏向朝廷舉報,卻被宋太宗打發走了。[30]一些作品聲稱柳開有食用人肉的習慣。例如前述的《事實類苑》即載柳開在全州任上經常活取蠻人的肝臟,用佩刀切碎後蘸上鹽生吃。[31]《鐵圍山叢談》稱宋太宗一度要因為這個原因將柳開下獄治罪,後因有人求情而得免。[32]《談撰》載柳開曾手刃強娶民女的縣中小吏,並將其煮熟,與縣令一同享用,[33]此「名聲」甚至傳到了後世。[34]與柳開交往之人也是同樣地豪放不羈。《湘山野錄》稱柳開的好友潘閬曾扮鬼嚇唬柳開,令其承認了平生所為的種種不法之事;[35]《事實類苑》稱胡旦著新書與柳開看,結果被柳開持劍追趕。[36]

評價[編輯]

其人[編輯]

柳開具有多方面才能。《宋史》稱其不僅有文才,還擅長射箭,喜好下棋。[37]稍後的文人石介就感慨柳開懷才不遇。他在詩中說:「好文有太宗,好武有太祖。先生文武具,命兮竟不遇。」[38]柳開歷任各地地方官,也留下一些值得當地民眾稱讚的政績。例如柳開離任全州知州後,全州百姓為柳開立生祠。林山(字仲山)也在全州柳開讀書處的原址建立了「柳山書院」。[39]

其文[編輯]

柳開是宋初古文運動的健將,力主「古其理,高其意,隨言短長,應變作制,同古人之行事。」,「女惡容之厚於德,不惡德之厚於容也;文惡辭之華於理,不惡理之華於辭也。」他提倡散文,在〈應責〉中說:「吾之道,孔子、孟何、揚雄、韓愈之道。吾之文,孔子、孟何。揚雄、韓愈之文也。」又說:「文章為道之整也,簽可妄作乎?整之不良,獲斯失矣。女惡容之厚於德,不惡德之厚於容也。文惡辭之華於理,不惡理之華於辭也。」[40]。對柳開的散文,當時和後世之人也都說法不一。有人極力推崇,例如上文提到的石介范杲。也有人不屑一顧。盛如梓《庶齋老學叢談》說:「古文非在詞澀言苦,令人難讀,在於古其理,高其意。」明末清初學者王士禎也以「拗拙」來評判柳開的文字。[41]

柳開去世後,其門生張景將其平生所著整理成書,共十五卷,命名為《河東文集》。[42]

延伸閱讀[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閱讀此作者作品維基共享資源閱覽影像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宋史·卷440》,出自脫脫宋史

參考書目[編輯]

  1. ^ 《宋史·卷四四〇》:「柳開,字仲塗,大名人,父承翰,乾德初監察禦史。」又「開兄肩吾,至禦史。」
  2. ^ 《過魏東郊》:「十三斷賊指,聞者皆震怖。」
  3. ^ 《宋史·卷四四〇》:「開幼穎異,有膽勇……開揮刃斷二足指。」
  4. ^ 《故如京使金紫光祿大夫檢校使司空知滄州軍州事兵馬鈐轄兼御史大夫上柱國河東縣開國伯食邑九百戶柳公行狀》(以下簡稱《柳公行狀》):「公少誦經籍,大水趙生……因,為文章直以韓為宗尚。」
  5. ^ 《上符興州書》
  6. ^ 《補亡先生傳》:「其意謂將開古聖賢之道於時也,將開今人之耳目使聰且明也;必欲開之爲其塗矣」
  7. ^ 《過魏東郊》:「十七著野史,才俊凌。二十補亡書,辭深續
  8. ^ 《宋史·卷四四〇》:「既就學,喜討論經義……楊昭儉、盧多遜並加延獎。」
  9. ^ 《柳公行狀》:「兵部侍郎王祜得公書曰:『子之文出於今世,真古之文章也。』兵部尚書楊昭儉曰:『子之文章,世無如者已二百年矣。』」
  10. ^ 《石林燕語·卷八》:「柳開少學古文,有盛名,而不工為詞賦,累舉不第。開寶六年,李文正昉知舉,被黜下第。」
  11. ^ 《宋史·卷四四〇》:「開寶六年舉進士……貶上蔡令。」
  12. ^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十八》「敵當其前,且行且戰……果以矢盡,俟取於幽州也。」
  13. ^ 《宋史·卷四四〇》:「會大舉北征……複授殿中侍禦史。」
  14. ^ 《宋史·卷四四〇》:「雍熙中,使河北……開為崇儀使、知寧邊軍。」
  15. ^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十八》:「五月乙丑,以侍御史鄭宣、司門員外郎劉墀、戶部員外郎趙載並為如京使,殿中侍御史柳開為崇儀使,左拾遺劉慶為西京作坊使。」
  16. ^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十八》:「實錄及開本傳皆云……非為武臣不曉政事,人受其禍也。」
  17. ^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十八》:「是月,雄、霸等州皆相告以敵將犯邊……既而果諜者之妄。」
  18. ^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十八》:「有白萬德者,真定人,為契丹貴將……會詔徙開知全州,事遂寢。」
  19. ^ 《宋史·卷四四〇》:「徙全州……賜開錢三十萬。」
  20. ^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十八》:「全之西溪洞粟氏,聚族五百餘人……詔賜開錢三十萬。「
  21. ^ 《武經總要前集·卷二十一》:「全西溪洞……至今服從。」
  22. ^ 《續資治通鑑·卷十七》:「初,環州民與吐蕃相貿易……部族翕然向化。」
  23. ^ 《續資治通鑑·卷十七》:「是春,徙知邠州……卒罷之。」
  24. ^ 《宋史·卷四四〇》:「淳化初,移知桂州……又知曹、邢二州」
  25. ^ 《曲洧舊聞》:「鹹平間,刺史柳開疏泉,一支植千柳,為亭於其上,為一郡勝遊之地。」
  26. ^ 《宋史·卷四四〇》:「真宗即位,加如京使……年五十四。」
  27. ^ 《柳公行狀》
  28. ^ 《夢溪筆談·卷九》:「柳開少好任氣,大言淩物。應舉時,以文章投主司於簾前,凡千軸,載以獨輪車;引試日,衣襴,自擁車以入,欲以此駭眾取名。時張景能文,有名,唯袖一書,簾前獻之。主司大稱賞,擢景優等。時人為之語曰:「柳開千軸,不如張景一書。」
  29. ^ 《石林燕語辨·卷八》:「時進士及諸科及第,宋準等三十八人入謝,太祖親閱之,絀二人,又下第,徐士廉等訴訟,乃召對終場下第人閱之,得一百九十五人,令與宋準等試於講武殿庭,以殿中侍御史李瑩、左司員外郎侯陟、國子監丞郝益等考試,通得一百二十七人,並放及第。此雲盧多遜覆試,又雲再取宋準而下二十六人,皆非。」
  30. ^ 《事實類苑》:「柳開知潤州,有監兵錢供奉者……錢父不敢再言,但拜謝而退。」
  31. ^ 《事實類苑》:「知全州道,膾人肝……抽佩刀割啖之,坐客悚慄。」
  32. ^ 《鐵圍山叢談》:「一日,太宗聞開喜生膾人肝……文寶默然出,則其事立散。」
  33. ^ 《談撰》:「柳仲塗赴舉時,宿驛……適共食者乃其肉也。」
  34. ^ 在《夜航船》中,張岱說「殺負心仆,人知有張詠,而不知有柳開」。
  35. ^ 《湘山野錄·續錄》:「如京使柳開與處士潘閬為莫逆之交……閬素知公性躁暴,是夕潛遁。」
  36. ^ 《事實類苑》:「柳仲塗開知潤州……猶斫數劍於舷,聊以快忿。」
  37. ^ 《宋史·卷四四〇》:「開善射,喜弈棋。」
  38. ^ 《過魏東郊》
  39. ^ 《全州清湘書院率性堂記》:「吾友林仲山岊守全日,得柳侯仲塗氏讀書遺址,乃鉏荒築室,館士儲書,與邦人講肄其間,且以致懷賢尚德之意。」
  40. ^ 柳開〈上王學土第三書〉
  41. ^ 《池北偶談》:「其文多拗拙。」
  42. ^ 《池北偶談·卷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