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櫸根關古徽道

座標30°24′01″N 117°59′02″E / 30.40028°N 117.98389°E / 30.40028; 117.98389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櫸根關古徽道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地址安徽省池州市石台縣
分類古遺址
時代
編號7-1053-1-195
認定時間2013年3月5日
櫸根關古徽道
安徽省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池州市石台縣仙寓山
分類古遺址
時代
編號5-50
認定時間2004年10月28日
櫸根關古徽道
徽池古道、太平天國石長城、明清古建築遺蹟
池州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池州市石台縣仙寓山
分類古遺址
時代
編號CZV-19
認定時間2020年3月4日

櫸根關古徽道位於中國安徽省池州市石台縣仙寓山

2013年3月5日,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歷史[編輯]

建造[編輯]

櫸根關古徽道始建於唐代[2]清朝嘉慶七年(公元1802年),當地居民建成扛梁橋。[2]太平天國時期(公元1851-1864年),曾國藩湘軍在此建造石長城以防禦貴池太平軍南下。[2][3]

太平軍、清軍的拉鋸戰[編輯]

咸豐十一年二月二十三日(1861年3月16日),清軍太平軍在此爆發激戰,史稱「櫸根關之戰[2]。關於此戰,曾國藩家書中有詳細記載[4]

現狀[編輯]

櫸根關古微道至今遺存明清時期大量的古建築遺蹟,以及曾國藩湘軍建設的一道軍事關隘[2]

文物遺存[編輯]

  • 啟源亭,因位於櫸根關古徽道最南端而得名,由青石條堆砌而成,長8.7米,寬4.7米,高3.5米,有二門[2]
  • 古稀亭,因當地一名老人投資捐建而得名。建於光緒十四年,長5.45米,寬3.4米,高3.5米[2]
  • 古長城,全長14千米,用石塊砌成[2]
  • 石長城中的關隘,史稱「櫸根關」,該關隘高達3.5米,用青石板砌成,僅《清史稿》中記載,此處至少發生過兩次戰爭[2]
  • 杠梁橋,高2.1米,長3.4米,寬0.4米,用一巨大青石板雕刻而成,旁有「杠梁橋記」碑[2]
  • 明代的仙寓庵、密岩庵、天上庵、園通庵、上明庵、紅亭寺、毛亭寺[2]

交通[編輯]

從池州市區自駕:

參考來源[編輯]

  1.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PDF). [2013-05-0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09-01) (中文(中國大陸)).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安徽省文物局編. 安徽省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縱覽. 合肥: 安徽美術出版社. 2015.06: 82–85. ISBN 978-7-5398-6147-0 (中文(簡體)). 
  3. ^ 光緒《池州府志》記載:「咸豐間,曾文正公相度形勢,建置石塹於此,以御粵匪。」
  4. ^ 曾國藩曾國藩家書》載:「此間二十三日,櫸根嶺之賊破卡而入,不知歷口沈寶成營足御之否?……櫸根嶺之賊若併入饒州一帶,尤非左軍所能處處速了」、「此間犯櫸根嶺之賊,二十五日圍沈寶成等營盤,猛撲二時半。二十六日,朱雲岩等進剿獲勝,賊三四百人,追賊出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