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沈遘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沈遘(1025年—1067年),文通西溪,錢塘人(今浙江杭州)人,北宋官員、文學家書法家沈遼之兄。[1]

生平

[編輯]

沈括兄沈扶之子。[2]生於天聖三年(1025年),以門蔭擔任郊社齋郎。皇祐元年(1049年)進士,廷試第一,因已官者不得為第一,改第二。通判江寧府,召爲集賢院校理,權三司度支判官,出京知越州,徙杭州。在杭州為官時,以西湖為放生池,禁捕魚;又以青蛙能捕食田野害蟲,遂禁止百姓食蛙。[3]治平二年(1065年),五月以知制誥權發遣開封府,不久遷龍圖閣直學士。治平三年(1066年),丁母憂,歸蘇州。治平四年(1067年)卒,年四十三。[4]有《西溪文集》十卷。

注釋

[編輯]
  1. ^ 吳䍩木; 胡文虎. 中国古代书法家辞典.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 ISBN 7-213-01717-9. 
  2. ^ 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17曰:「括於文通為叔,而年少於文通。世傳文通常稱括叔。今四朝史本傳以為從弟者非也。文通之父扶,扶之父同,括之父曰周,皆以進士起家,官皆至太常少卿。」《宋史·沈遘傳》中稱其從弟為沈括,誤。
  3. ^ 《墨客揮犀》卷6記載:「浙人喜食蛙,沈文通在錢塘日切禁之。」
  4. ^ 據王安石《臨川文集》卷九十三《沈公(遘)墓志銘》可知,沈遘生於仁宗天聖三年(1025),卒於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四十三。《宋史》本傳與《東都事略》均謂沈遘享年四十。《夢溪筆談·神奇》亦記:「後數年,果為學士,而丁母喪,年三十九歳。明年秋,捷忽使人與文通訣別;時文通在姑蘇,急往錢塘見之。捷驚曰:『公大期在此月,何用更來?宜即速還。』屈指計之,曰:『急行,尚可到家。』文通如其言,馳還,遍別骨肉;是夜無疾而終。」皆誤。

延伸閱讀

[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舊五代史/卷131》,出自薛居正舊五代史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宋史·卷331》,出自脫脫宋史

參考書目

[編輯]
  • 宋史》卷三三一
  • 王安石:《臨川文集》卷九三《內翰沈氏墓誌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