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灰分檢測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灰分指在分析化學或生物材料定性分析中,化學分析之前為了預先濃縮微量物質,通過高溫灼燒等手段,使有機成分逸散得到的殘留物。灰分一定是某種物質中的固體部分而非氣體液體部分,做為該物質中無機物含量的標示[1]。灰分檢測旨在測量物質中灰分的含量,比如在食品科學中,食品可被檢測總灰分(或粗灰分)、水溶性灰分、水不溶性灰分、酸溶性灰分、酸不溶性灰分等[2]

灰分檢測

灰分是指煤在規定條件下完全燃燒後剩下來的殘渣。這些殘渣絕大部分來自煤中的礦物質。煤中礦物質來源主要有三種[3]

  • 原生礦物質--生成煤植物中所含的無機元素
  • 次生礦物質--煤形成過程中混入的或與煤伴生的礦物質
  • 外來礦物質--煤炭開採和加工處理中混入的礦物質

煤灰分檢測是煤工業分析的重要內容之一,灰分含量是判斷煤品質的重要指標[4]

煤灰分檢測方法[需要較佳來源]

  1. 緩慢灰化法(仲裁法):灰皿——新灰皿灼燒至質量恆定,存放在乾燥器中;稱樣——分析煤樣(1±0.1)g,稱准到0.0002g,均勻地攤平在灰皿中,使其每平方厘米的質量不超過0.15g;灰化——將灰皿送入<100℃的馬弗爐恆溫區中,爐門留有15mm左右的縫隙,緩慢升溫至500 ℃(30min以上),保持30min,繼續升溫到(815±10) ℃,灼燒1h;冷卻——取出灰皿,放在耐熱瓷板或石棉板上,在空氣中冷卻5min左右,移入乾燥器中冷卻至室溫(約20min);稱量;檢查性灼燒,時間每次20min,溫度815±10℃,終止條件為連續兩次灼燒後的質量變化不超過0.0001g,灰分<15 %時,不必進行檢查性灼燒;結果計算:以最後一次灼燒後的質量為計算依據。
  2. 馬弗爐法:升溫——馬弗爐加熱到850 ℃;灰皿——新灰皿要灼燒至質量恆定,灰皿放在乾燥器中;稱樣——分析煤樣(1±0.1)g;稱准到0.0002g,均勻地攤平在灰皿中,使其每平方厘米的質量不超過0.15g;灰化——灰皿緩慢推入馬弗爐,先使第一排灰皿中的煤樣灰化,待(5~10)min後煤樣不在冒煙,以不大於2cm/min的速度把其餘各排灰皿順序推入熾熱部分(若煤樣著火發生爆燃,試驗應作廢);灼燒——關上爐門並留有15mm左右的縫隙,灼燒40min;冷卻——取出灰皿,放在耐熱瓷板或石棉板上,在空氣中冷卻5min左右,移入乾燥器中冷卻至室溫(約20min );稱量;檢查性灼燒——同緩慢灰化法。

結果計算:Aad=m1/m×100%

  • Aad——空氣乾燥基灰分的質量分數,%
  • m——稱取的一般分析試驗煤樣的質量,單位為克(g)
  • m1——灼燒後殘留物的質量,單位為克(g)

參考[編輯]

  1. ^ 周雲龍、劉寧、劉全儒、張金屯 .植物生物學(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版,1999年11月第一版、2011年1月第三版 :第141頁.
  2. ^ 食品伙伴网,2013-10-29,酸不溶性灰分和酸溶性灰分的测定. [2017-0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02). 
  3. ^ 付守平. 原煤灰分測定方法的簡化[J]. 選煤技術, 2007, (6):42-43.
  4. ^ 高奇,中国论文网,2014年9期,辐射测量法在煤的灰分测试中的应用. [2017-0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