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天 (小說)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第七天
封面
作者余華
類型長篇小說
語言簡體中文
發行資訊
出版機構新星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3年
出版地點中華人民共和國
媒介印刷(平裝書)
頁數232
規範控制
ISBN9787513312103

第七天》,作家余華在2013年出版的長篇小說

內容[編輯]

該書描寫一個走向火葬場的死人(楊飛)在死後7天中的人生經歷和回憶,帶出中國社會的問題。

風格[編輯]

該書採用西方創作技巧,開篇即引用基督教聖經》的《舊約·創世記》,通過「荒誕」寫法描述現實生活。[1]

評價[編輯]

對於有讀者把該書比作《百年孤獨》,余華回覆說:「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裡寫了很多當時哥倫比亞報紙上的事件和話題,他說他走到街上,就有讀者對他說:你寫得太真實了。《第七天》不能和《百年孤獨》比,人家寫下的是一百年的孤獨,我只是寫下七天的孤獨,而且人家的一百年只用了二十多萬字,我的七天花費了十三萬字。我深感慚愧。」[1]

也有讀者批評該書是「《第七天》就不過是近年來的社會新聞集錦或什錦或拼盤」。[2]

中國作家網的專文對「強拆、賣腎、火災、瞞報、車禍、地陷、冤獄、殺警、『偽娘』賣淫、死嬰等」是「新聞串燒」、「微博彙編」等惡評持有不同意見。專文認為「余華用作家的胃口艱難地吞咽並頑強地消化著「新聞」,以絕不遺忘和咀嚼反芻的姿態,讓痛深入骨髓,讓愛融入心靈。」[3]

北京大學教授黃燎宇認為:《第七天》把中國人的悲哀和善良都寫絕了。[4]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張新穎稱:「網友之所以會認為余華只是在做新聞剪報,是因為余華寫的是我們已經視而不見的日常生活,太真實,觸及了我們這個時代一些我們遠遠沒有講清楚、不願意講的東西。」[4]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第七天》:荒诞的绝望?. 光明網. 2013-07-27 [2013-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2. ^ 写在《第七天》之后. 新浪. 2013-07-25 [2013-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3月4日). 
  3. ^ 《第七天》为何遭遇“恶评如潮”?. 新華網. 2013-07-29 [2013-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7月21日). 
  4. ^ 4.0 4.1 潘卓盈. 余华捍卫《第七天》:最能代表我全部风格的小说. 騰訊. 2013-07-04 [2021-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6).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