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苦 (味覺)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英語:Bitterness)是味覺的一種,食物中苦瓜是帶有苦味的典型例子。苦是味覺中最敏銳的一種,經常被形容為一種令人無法入口、不舒服的感覺。人類先天抗拒苦味,但可以經由後天的學習過程,來學會接受某些苦味。

苦也被引伸為一種情緒反應,「辛苦」、「苦況」等指難以忍受的景況、納悶的感覺,即是痛苦

現代醫學的看法

[編輯]

苦是味覺的一種。

苦味不是由單純的某一類化學物質所引起,但會造成苦味的幾乎是有機物質,主要有兩大類,一是含氮的長鏈有機化合物,二是生物鹼。其中生物鹼常被醫學上用作藥物,例如奎寧(Quinine)、番木鱉鹼(Strychnine)、尼古丁咖啡因、藜蘆素、毛果芸香鹼、阿托品古柯鹼嗎啡等。

有些物質,例如糖精(Saccharin),嘗起來先有一點甜味,後來卻轉變為苦味,因此受到部分人的排斥。

當味道太苦時,通常會使人或動物排斥這種食物。許多致命的植物所含的毒素屬於生物鹼,會引起強烈的苦味。因此,苦味無疑扮演了一個重要的保護生命的角色。以奎寧來說,引起苦味的最低濃度是0.000008M,因此人類對苦味味覺特別敏感,苦味的閾值如此低,在保護作用上是很重要[1]。人類能品嘗到苦與TAS2R基因家族有關。[2]

中醫的看法

[編輯]

苦是中藥五味之一。

藏醫的看法

[編輯]

藏醫之中,苦是藥物的六味之一。藥物來源於五元,即。土是藥物生長的本源,水是藥物生長的汁液,火是藥物生長的熱源,風是藥物生長的動力,空是藥物生長的空間,五大元素缺一不可。由於五大元素的成分多寡不同,而產生了藥物的六味,即、苦、。其中,水與風偏盛則生出苦味藥,例如山豆根秦艽、唐古特烏頭、兔耳草、小檗皮、獐牙菜等。

一般而言,具有苦味的藥物,其功能有開胃、驅蟲、止渴、清熱、解毒、開竅、收斂等作用,主要醫治食慾不振、蟲病、口乾煩渴、中毒、痲瘋病、暈眩、瘟病、嘔吐、赤巴病、乳房炎症、聲音嘶啞等。然而,服用過量則會誘發體倦無力、隆病培根病等。

藥物服後,與胃火相遇,會被三種胃火依次消化。首先被能碎培根磨碎,其次被能化赤巴消化,最後被伴火隆分離為精華與糟粕。其中,苦味、辛味、澀味的藥物在後期消化後,轉化為苦味,而能醫治培根病與赤巴病[3]

注釋

[編輯]
  1. ^ 林佑穗譯,《Guyton新編蓋統醫用生理學》,p675~676,臺北,合記圖書出版社(2000年),ISBN 957-666-677-5
  2. ^ Davide Risso; Sergio Tofanelli; Gabriella Morini; Donata Luiselli & Dennis Drayna. Genetic variation in taste receptor pseudogenes provides evidence for a dynamic role in human evolution. BMC Evolutionary Biology. 2014, 14: 198. PMC 4172856可免費查閱. PMID 25216916. doi:10.1186/s12862-014-0198-8. 
  3. ^ 土旦次仁、強巴赤列、措如次朗等,《中國醫學百科全書·藏醫學》,p191~192,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年),ISBN 7-5323-4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