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阿爾巴達隕石坑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范阿爾巴達隕石坑
范阿爾巴達隕坑(下)和奧祖隕石坑(上),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拍攝。
緯度9.4°N
經度64.3°E
直徑23公里
深度3940米
月面座標日出時294°
命名來源加萊·布魯諾·范阿爾巴達英語Gale Bruno van Albada

范阿爾巴達隕石坑(Van Albada)是依附在奧祖隕石坑(Auzout)東南偏南邊緣上的一座月球撞擊坑。原名為"奧祖 A",197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荷蘭天文學家加萊·布魯諾·范阿爾巴達英語Gale Bruno van Albada(Gale Bruno van Albada)之名對它重新進行了更名[1]

位置[編輯]

該隕石坑位於危海東南,東北偏北方是更大的費爾米庫斯隕石坑,西北與奧祖隕石坑相連,正東坐落著直徑19.2公里的克羅隕石坑。東南方是浪海、西南為長存湖[2]。隕坑中心的月面坐標9°22′N 64°21′E / 9.36°N 64.35°E / 9.36; 64.35

描述[編輯]

范阿爾巴達隕石坑直徑約23公里,深約3.94公里[3]。外側邊沿形狀主要呈圓形,西北部略微向外凸出,東側邊緣上切入一座直徑12公里的隕石坑,東西跨度達30公里。很可能由於緊鄰奧祖隕坑外壁壘的緣故,隕坑北側內壁較其它部分稍高。坑內地表色調較周邊地形更暗,其反照率與西北月海相一致。

該隕坑的坑壁非常堅固,無階地結構和崩塌跡象;坑壁高出周邊地形800米[4],坑內總容積約270公里³。坑底表面不太平整,但無山丘、中央峰和射紋系統。由於位處陸地區[5],因而,也看不到流出的熔岩

參考文獻[編輯]

  1. ^ Directory of the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2016-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18). 
  2. ^ Van Albada Crater on the map LAC-62 (PDF). [2016-05-0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03-26). 
  3. ^ Westfall J.E. Digitized Lunar Crater Depths - Westfall (2000) Appendix. Atlas of the Lunar Terminato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284. ISBN 0521590027. 
  4. ^ Lunar Impact Crater Database
  5. ^ Morphological catalog of craters of the Moon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