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邦普朗環形山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邦普朗環形山
月球軌道器4號拍攝的圖像
坐標8°23′S 17°20′W / 8.38°S 17.33°W / -8.38; -17.33
直徑59.25公里
深度2.711公里
余經日出時17°
命名來源埃梅·邦普朗

邦普朗環形山(Bonpland)是月球正面知海東側一座古老的大撞擊坑殘跡,約形成於45.5-39.2億年前的前酒海紀[1],其名稱取自法國地理學家植物學家探險家埃梅·雅克·亞歷山大·邦普朗(1773年-1858年),1935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批准接受。

描述

[編輯]
邦普朗環形山的周邊,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拍攝。
阿波羅16號拍攝的邦普朗環形山(中左),美國宇航局照片

該隕坑北面和東側分別與弗拉·毛羅環形山帕里隕石坑相連,東南毗鄰托蘭斯基隕石坑,小隕坑柯伊伯位於它的西南偏西,一系列統稱為"帕里月溪"的細長溝壑分別從東北和東南縱貫整個隕坑,並延伸至相鄰的弗拉·毛羅環形山,而西南則橫亙著長約40公里的蓋塔山脊[2]。該隕坑中心月面坐標8°23′S 17°20′W / 8.38°S 17.33°W / -8.38; -17.33,直徑59.25公里[3],深度2.711公里[4]

邦普朗環形山的外觀輪廓呈五邊形狀,坑壁已嚴重磨損和侵蝕,由於東側帕里隕石坑的切入,它的東南側壁明顯向外突出,而與弗拉·毛羅環形山帕里隕石坑相交的東北側壁則構成了一座三叉形的山脊。該隕坑坑壁平均高出周邊地形1200米[1],內部容積約2961.33公里3[1]。碗狀的坑底已被熔岩淹沒,表面相對平坦。

月食期間曾記錄到該隕坑產生過熱異常現象。

衛星隕石坑

[編輯]

按慣例,最靠近邦普朗環形山的衛星坑將在月圖上以字母標註在它的中心點旁邊。

LAC-76 區域圖.
邦普朗 緯度 經度 直徑
C 10.23° S 17.50° W 4.2公里
D 10.16° S 18.28° W 5.2公里
F 7.34° S 19.37° W 4.1公里
G 11.61° S 18.81° W 3.7公里
H 11.37° S 19.97° W 3.8公里
J 11.39° S 20.40° W 2.6公里
L 7.55° S 21.21° W 2.8公里
N 9.41° S 21.48° W 2.3公里
P 10.93° S 21.56° W 1.7公里
R 10.70° S 18.62° W 2.5公里

太空探測器著陸點

[編輯]

1964年7月31日,美國太空探測器徘徊者7號在距衛星坑"邦普朗 P"東北約25公里處-月面坐標 10°21′S 20°35′W / 10.35°S 20.58°W / -10.35; -20.58,實施了硬著陸。

參引資料

[編輯]

另請參閱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