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錫伯渡

座標47°15′42″N 88°16′34″E / 47.26168°N 88.27611°E / 47.26168; 88.27611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錫伯渡,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勒泰地區阿勒泰市東郊的一處地名,因西遷錫伯人額爾齊斯河渡河而得名。

沿革[編輯]

清朝平定準噶爾叛亂後,乾隆三十年(1765),東北瀋陽一帶抽調了1020名錫伯族青年及其家屬共3275人,分兩批去伊犁戍邊。1765年,第一批隊伍經過烏爾莫蓋提達坂進入阿爾泰,當時正值盛夏,額爾齊斯河洪水暴漲,難以逾越。額爾齊斯河岸有許多野獸和魚類,錫伯人自古是打獵捕魚高手,因河水暫時阻擋道路,他們只能在此休整數日,便成為後人記錄的錫伯渡經歷,並在當地紀錄了「錫伯渡」地名[1]。六月下旬,過霍博克賽爾察罕鄂博等地,兩隊人馬才得到接濟。繼而,又過額敏巴圖魯克博爾塔拉等地,穿越隘道果子溝,於乾隆三十年(1765)七月下旬抵達伊犁綏定一帶[2]

現狀[編輯]

錫伯渡當地有野生的中藥疏花薔薇果[3]。錫伯渡的南部臨216國道。1993年9月17日,國道216線錫伯渡至火燒山段通車,至此國道216北屯—大黃山公路全線通車。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副部長李居昌自治區副主席阿不來提·阿不都熱西提為公路通車剪彩[4]

參考[編輯]

  1. ^ 高建群著. 相忘于江湖. 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2017.06: 156–158. ISBN 978-7-5699-1558-7. 
  2. ^ 任樂明著. 天堂阿勒泰. 北京:研究出版社. 2011.07: 124–125. ISBN 7-80168-661-6. 
  3. ^ 彭成,黃正明主編. 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 中药饮片卷. 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2018.11: 916. ISBN 978-7-5067-9887-7. 
  4.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 新疆年鉴 1994. 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4.08: 220. ISBN 7-228-030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