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韋蕃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韋蕃(?—?),字本培[1],號崧翹[2]四川敘州府富順縣人,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編輯]

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四川鄉試舉人,三十二年(1604年),登甲辰科進士,吏部觀政,本年授江陵知縣,三十三年丁憂,三十五年復除聊城縣知縣,四十一年留考選,四十七年授兵科給事中,泰昌元年升吏科右給事,本年升戶科左給事[3],天啟元年升工科都給事[4],本年調廬州府推官[5],二年升南工部虞衡司主事,三年升光祿寺丞[6],本年升大理寺丞[7],四年升右少卿,五年養病[8],本年為民[9]

參考[編輯]

  1. ^ 《萬曆三十二年甲辰科進士登科錄》:韋蕃,貫四川敘州府富順縣民籍,國子生。治詩經,字本培,行三,年二十六,四月二十日生。曾祖尚禮,祖鳳翥(禮部儒士),父一化,前母凌氏,母周氏。具慶下,兄篿,薦,弟前,茹,苞,茂。娶陳氏。四川鄉試第四十六名,會試第二百四十七名。
  2. ^ 《萬曆三十二年甲辰科進士履歷便覽》:韋蕃,崧翹,詩一,己卯四月二十日生,富順縣人,丁酉四十六,會二百四十七,三甲四十一,吏部政,甲辰授江陵知縣,乙巳丁憂,丁未復除聊城縣知縣,癸丑留考選,己未授兵科給事中,庚申升吏科右,本年升戶部左,辛酉升工科都,本年調廬州府推官,壬戌升南工部虞衡司主事,癸亥升光祿寺丞,本年升大理寺丞,甲子升右少卿,乙丑養病,本年為民。
  3. ^ 《明熹宗悊皇帝實錄卷之四》:泰昌元年十二月辛亥,升吏科給事中韋蕃、禮科周希令、兵科曾汝召、刑科暴謙貞各左給事中,蕃戶科、希令、汝召、謙貞仍本科。
  4. ^ 《明熹宗悊皇帝實錄卷之六》:天啟元年二月,升工科左給事中蔡思充、韋蕃俱都給事中,思充兵科、蕃工科。
  5. ^ 《明熹宗悊皇帝實錄卷之十二》:天啟元年七月,調工科都給事中韋蕃外任,以議欲畿內五丁抽一,及欲更調尚書張鶴鳴、王象乾也,鶴鳴疏救不允。
  6. ^ 《明熹宗悊皇帝實錄卷之三十二》:天啟三年三月,升南京工部虞衡司主事韋蕃為光祿寺寺丞。
  7. ^ 《明熹宗悊皇帝實錄卷之三十九》:天啟三年十月,升山東右布政使李右諫為南京太僕寺卿,光祿寺丞韋蕃為大理寺寺丞,浙江右參議錢春為尚寶司少卿。
  8. ^ 《明熹宗悊皇帝實錄卷之五十九》:天啟五年五月,大理寺少卿韋蕃再疏請告,許之。
  9. ^ 《明熹宗悊皇帝實錄卷之六十六》:天啟五年十二月辛巳,山東道御史陳睿謨疏吏部稽勛司郎中劉廷諫、文選司員外郎孫必顯、大理寺添注少卿韋蕃。得旨:劉廷諫倚藉權黨,以刑部郎中改調吏部,事屬破格;孫必顯世投門戶,罔上行私;韋蕃反覆亂政,躐躋華膴,都著削籍為民,當差仍追奪誥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