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顧振清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顧振清(1964年),生於中國上海當代藝術策展人、藝術批評家。

生平[編輯]

顧振清生於中國上海,1987年畢業於中國上海復旦大學歷史系。2003年參與創辦上海多倫美術館隨後擔任美術館藝術總策劃及副館長,2006年任上海朱屺瞻藝術館執行館長與總策劃,2007年創辦中國內地第一本當代藝術的中英雙語刊物《視覺生產》並任總編,2008年於北京創立北京荔空間文化藝術交流中心。2009-2011年擔任北京白盒子藝術館藝術總監。2014-2016年任西安賈平凹文化藝術館學術館長。2017-2018年任廈門MORE ART藝術館學術館長。2018-2020年任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系客座副教授。曾兼任中國美術學院天津美術學院,西安美術學院,台灣東海大學客座教授;2004中國當代藝術獎(CCAA)藝術總監;第五屆台新藝術獎決審評委;2008中國當代藝術獎(CCAA)終審評委。

獎項[編輯]

2012年,顧振清獲《新京報》發布的2012年度十佳「引領社會風尚公眾人物大獎」。[1]《新京報》「引領社會風尚公眾人物大獎」致顧振清的頒獎辭為:「當代藝術批評界的先行者,國際知名策展人。在當前文化跨界潮流中,他積極開拓,用先鋒思潮挑戰陳舊審美,以藝術與時尚為旗幟,倡導未來生活方式」。[2]

2018年,顧振清以總策展人的身份策劃「2018烏蘭巴托國際藝術節」,獲蒙古國藝術家聯盟頒發的「2018烏蘭巴托國際藝術節最佳策展人獎」。[3]

參考[編輯]